在哈密 满大街都有河南味儿

来源: 2016年05月24日

▶从黄河岸边,到天山脚下。他们抛家离子,从5000里之外的中原大地来到大漠戈壁,活跃在哈密地区的每个角落,带来了资金、技术、理念、活力。焦裕禄精神、援疆项目、河南援疆干部,这些打上了“河南烙印”的元素,已在戈壁滩上留下串串脚印。 □东方今报特派新疆记者 夏萍/文图

满大街跑的都是“河南援助”的公交车、校车
5月9日下午,记者随同河南广电全媒体采访团在乌鲁木齐下了飞机后,便坐上了前往哈密的火车。
一路上是广阔无边的荒草地,直到离哈密越来越近,眼前的荒草地变成了绿洲,绿色植物也多了起来,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方田地里有人干农活。
刚到哈密,记者就被眼前印有“河南援助”字样的公交车吸引了。原来,去年8月,河南向哈密地区及兵团第十三师捐赠了28辆公交车,缓解了当地人民出行难的问题。
在一些学校门口,记者也看到了印有“河南援助”字样的校车。同行的援疆干部告诉记者,也是在去年8月,河南省科技厅为哈密地区捐赠了两辆总价值160万元的新能源校车。校车采用了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平台,学校可通过互联网查看和掌握车辆、司机及乘员的状态等信息。
据说,该校车属于国家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车型,是国内最早示范运行的新能源校车。去年9月,河南省信阳市为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四场学校量身定制了价值60万元的两辆校车。
同行的援疆干部告诉记者,别看公交车、校车在其他地区不算什么,在哈密可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河南牡丹花开哈密 成当地“稀罕物”引游客观赏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谁能想到,边塞瓜乡哈密的牡丹花也正在盛开。
记者在哈密市区西路军纪念园、全民健身广场、大泉湾金道城社区都看到了牡丹盛开的场景。
这是咱们河南援疆干部、牡丹专家张龙渤精心培育的品种。去年国庆前引种的,初次共种了5000株,共有10亩地大小。因苗子小,今年4月下旬才陆续开花。
随后,在哈密地区吐哈石油公园和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文化广场,记者看到大片芍药花含苞待放。
晚上9点半,哈密的天空刚刚微暗下来,花海里依然有大量游客在合影留念。
牡丹花、芍药花在哈密绝对是个稀罕物,不少市民说,“在戈壁滩上从来没有这么大的花海”。
居住在附近的张先生把拍下的芍药花发到朋友圈,立刻就有人回复:“这还是新疆吗?新疆有花海了?”
张先生说,希望家门口有更多的牡丹花和芍药花,希望河南与哈密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哈密图书馆是河南援疆中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
当然,河南援疆带来的还不止这些。在哈密市天山南路,河南为当地新建的哈密地区图书馆,吸引了不少市民。
馆内设有基本书库、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及汉文、维吾尔文、外文藏阅一体化阅览室等,总建筑面积有10000平方米,软件硬件配备都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的标准,成为哈密地区标志性建筑和文化传播中心。
河南省援疆干部、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副局长范志军告诉记者:“我来到哈密后,发现这里缺少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场所非常有限,便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省里。”目前,哈密图书馆在河南省援疆建设项目中是投资额最大的单体项目。
而考虑到当地的娱乐、健身设施也不完善,河南还专门为兵团第十三师援建了一个文体活动中心。
“受援地群众需要什么,援助方就服务什么。这是河南省文化援疆的一大亮点。”据河南省援疆干部、哈密地委副秘书长李红运介绍,河南援疆工作,从另一方面展示了河南与哈密的密切关系。
“十二五”时期 河南累计安排援建资金17.64亿元
沿着丝绸之路,源自河南的元素正越来越多地在哈密汇集,剪纸和汴绣在这里也可以很容易见到。
除了在哈密援建项目外,河南还积极搭建平台,实现产业对接,涉及教育、医疗、食品等多个行业。现在,河南人遍布哈密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的诚实和打拼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重。
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哈密地委副书记刘金山介绍,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援疆工作,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经过援疆干部近三年的努力,探索出了文化援疆的新思路。在2015年全年中,投资42435万元,安排援疆资金11862万元,完成援疆项目17个。
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河南对口援疆五年来,哈密地区和兵团第十三师经济社会进入了最好最快发展时期,河南累计安排援建资金17.64亿元,建设援疆项目168个,援建项目100%完工、100%投入使用、100%审计合格。哈密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 167.38亿元增加到4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372元增加到27951元,年均增长1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5934元增加到13177元,年均增长17.3%。哈密地区和兵团第十三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列全疆前列。
2016年,在新的“十三五”开局之年,河南又安排援建项目26个,安排援助资金58854万元。
■记者手记
提起援疆干部 他眼圈儿红了
到哈密的第二天早上,记者来到河南援疆干部之“家”——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
一进大院,记者看到花池里的月季正在怒放,这些从南阳引来试种的月季,已适应了当地气候,在此安家。
河南援疆干部、哈密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周相寅告诉记者,第八批河南援疆干部计划内共202名,同时还有卫生、教育、文化、旅游、广电等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定期结对帮扶。这其中,不少人没能在父母床前尽孝,有8位经历了没赶上看自家老人最后一眼的伤痛,还有20多位援疆干部患上了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们克服困难,全力做好援疆工作。”说到这儿,记者看到周相寅眼圈儿都红了。
周相寅说,从新疆到河南,回家一趟谈何容易,手头上的工作也牢牢牵系着援疆干部的心。可以说,他们更多的是舍小家,为大家。
河南援助的公交车成为当地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