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救助知识 远比质疑更有意义

来源: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3年05月27日

    21岁的杨华清救人溺亡,被授予“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有网友评论:这位小伙子不该去救,人都不在了,要一份荣誉有什么用?引发不少公众对见义勇为的讨论:遇到求助,该不该舍身相救?

    见义勇为是口口相传的美德,河南人李学生在温州的铁轨旁,因为一次义举拯救了2个孩子的生命,一命换两命;被誉为“最美学警”的李博亚,在执行暑期教学见习任务时,因救人双小腿被轧断……此外,在每一次灾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人好事不绝于耳,相信这些施救者的初衷,也不是为了一份荣誉。

    见义勇为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毋庸置疑。正是有勇于“出手相助”的平凡人在我们身边,无形中,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增加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对于这件事,不应该去质疑施救的行为,更应该讨论如何做好见义勇为。近年来,因为施救落水者牺牲的事件屡屡发生,对公众科普救助安全知识,减少施救风险显得尤为迫切,讨论这些,远比质疑见义勇为的行为更有意义。

    任何施救都要保证自身安全为前提,需要量力而行,有勇气也要有能力。早在2016年, “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行为,在武汉就不再被鼓励,该市实施的新版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鼓励和倡导科学、合法、适当地“见义智为”。

    提倡“见义智为”、普惠“救人教育”,应该被达成社会共识,这是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