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伟大”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是“美丽”的收集者和传播者

来源: 2018年11月08日

    在第19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昨晚,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河南省2018记者节特别节目”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来自省内新闻媒体与中央驻豫媒体的13位特邀代表,以“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为主题,向观众分享工作中的见闻感悟。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曹爱文:开放,让河南更出彩

    今年4月13日,在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播放的形象宣传片,仅仅几天,这个片子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0亿次。河南的精彩让世界为之惊艳。

    短短8分钟,上下五千年。为制作这个宣传片,我们河南广电创作团队整整奋战了8个月,单是“大玉米”这样一个镜头,我们就把CBD内环高层建筑都爬了一个遍儿,而像这样的镜头整个片子就有100多个。如此精益求精,目的只有一个——让世界看见一个“不一样的河南”。

    正是这“不一样”,让与会的各国驻华使节近距离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河南。

    在推介会上,不但饺子摆上了“世界餐桌”,还有南美的水果、欧洲的红酒、澳洲的蜂蜜……

    如今的河南,正搭建着“四条丝路”联通世界的新桥梁。世界,敞开胸怀拥抱河南;河南,也正迈着大步走向世界。

    今年7月份,河南代表团访问卢森堡、德国、俄罗斯,10天时间里,与政商界人士进行了15场会谈,签署合作项目20多个……这一串串数字,勾勒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一个加快开放的新河南。

    出访的每一个国家都能见到河南企业的影子。在汉堡,郑州陆港公司和汉堡港集团公司是合作关系;在卢森堡,河南航投与卢货航早已是合作伙伴,他们打算在今年年底开通郑—卢客运航线,朝着客货“双枢纽”的目标迈进。

    卢森堡议长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在卢森堡,河南这一名字家喻户晓。”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河南就是这翅膀上鼓动劲风的羽翼。

    生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和我的同行就是“伟大”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生活在河南这片美丽的热土,我和我的同行就是“美丽”的收集者和传播者。

    画面是我们的语言,镜头是我们的力量。讲好故事,让奋进的河南“家喻户晓”,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担当,更是我们的骄傲!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赵宇:这是人民奋斗的故事

    袁勇刚被称为“蜘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手里的长柄刷清洗高楼外部的窗户。虽然辛苦,但他还是希望楼能再高一点,因为楼越高擦的平方数越多,挣的钱就越多。2003年刚来郑州时,袁勇刚的工资每天是35块钱,5年前是200块,现如今每天450块。看着干净整洁的大楼,袁永刚内心很有成就感,他说,我丈量城市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安全绳,五年前用150米,现在楼房越盖越高,绳子不够用了,已经增加到了300米,足足长了一倍。前不久,袁勇刚给我发了条微信,今年,他和家人搬进了在郑州刚买的新房,给别人擦了15年窗户,现在他也可以给自己擦一回了!

    在高空中袁勇刚看到了城市的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换个角度,各位有没有观察过脚下的城市?在这里,一列列地铁来回穿梭,保证着城市动脉的畅通。修地铁,挖隧道,大家知道用什么设备最给力吗?对,就是这个庞然大物,有五层楼高,4800多吨重,它的名字叫盾构机。

    作为盾构机的设计师,范磊在城市的地下工作了九年的时间。他告诉我,以前,我们用的盾构机全部靠进口,处处受制于人。为了自主研发,中国人用了几代人的时间。如今,80后范磊已经是异形盾构机研发团队中的第三代主力。

    一个盾构机,十几万个零部件,每个细节都不能有瑕疵,在开挖测试过程中,范磊经常会冒着塌方被埋的危险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检查。经过反复试验,2013年12月,中国第一台超大断面矩形盾构机研制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异形掘进机研制技术的国家。在采访范磊的时候,他特别骄傲地告诉我,现在,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盾构机,我们都能做!他最期待的事儿就是等孩子长大了,带她看地铁看隧道,然后骄傲地说:瞧,这是你老爸建的!

    从一个人到几代人再到整个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个像“袁勇刚”、“范磊”一样的普通人,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同时,组成了出彩河南人的群像,汇聚成了13亿奋斗者的“中国梦”!

     滑县广播电视局记者李艳丽:暖心妈妈李淑鸽

    2003年,外出务工的大潮席卷了豫北以农业为主的滑县,村子里剩下孩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李淑鸽目睹孩子因亲情缺失而孤独自闭、过早辍学甚至误入歧途,便萌生了一个办学梦想,她东拼西凑、搬砖和泥、瘦了30斤、欠了一身债,盖好了一所简易的学校。

    15年来,9788个孩子从学校走出,1000多名孩子考上大学,而其中有12名孩子放弃大城市选择回母校任教,去传承淑鸽妈妈的那句话: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新生活。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开封记者站站长 童浩麟:这些年,我这样写兰考

    2011年的秋天,作为河南日报驻开封记者站站长,我来到了兰考。驻站7年来,我采写兰考新闻报道600多篇,循着焦裕禄的足迹,走遍了这里所有的乡镇和数不清的村庄。我的手机里存了289个兰考老百姓的电话号码,过去4年的大年三十我都在兰考,和乡亲们一起过的……

    在兰考,所有兰考人的创新精神一直没有变;变化的,是他们对兰考发展的思路更加开阔了。现在,85万兰考人民牢记嘱托,按照习总书记“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争做一个个出彩河南人,创造了一个个兰考奇迹、开辟了一个个兰考模式:河南省第一个脱贫县、第一个金融普惠区、第一个金融扶贫试点县、第一个驻村扶贫试点县……这些兰考模式在全省各地乃至全国,不断地被复制、被推广。

    信阳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淑君:一次未曾谋面的采访

    18年的记者生涯中,有过太多难忘的经历,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对李芳老师的采访。

    2018年6月11日下午5点50分,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正值放学时间,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队护送学生离校返家。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摩托车,突然失控闯红灯向学生冲来。李芳老师为救孩子被撞出十多米远,当场昏迷。6月13日凌晨4点40分,李芳老师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从20岁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开始,李芳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29年来,她先后在4所乡村小学任教。这些学校里,留守儿童和寄宿生比较多。她的手机里存了很多家长的电话。接通电话,她是爱的桥梁;放下电话,她就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妈妈。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农村版 赵川:我的丹江小妞妞

     采访南水北调10年,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收获了一座新闻富矿,还在淅川采访时认了俩小妞妞,从此,她们成了我一生的牵挂。

    今年大妞考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妞考到西安交大。

    扶贫扶智,天道酬勤。作为唯一的家长代表,9月16日,我参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开学典礼。当我看着大妞代表八千名新生慷慨发言时,我热泪盈眶,泪光中浮现出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依依不舍挥别故乡的场景。我也从妞妞身上,看到了南水北调无私奉献、拼搏担当精神的传承。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消费》周刊 记者赵涵清:“无臂羊倌”三退低保

    今年7月12日,我和同事到郑州荥阳市汜水镇民政所采访。突然,走进来一位没有双臂的老乡,直接冲着工作人员喊:“这回你们肯定能把我的低保给退了!”

    他叫曹建新,荥阳汜水镇新沟村村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退低保了。

    曹建新5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失去双臂,丧失了劳动能力。精准扶贫后,当地政府通过入户调查、精准识别等一系列扶贫工作,给曹建新量身定制了养羊脱贫的计划。不仅免费送他种羊,还出资为他修整羊圈,积极帮他寻找销路。

    曹建新开始学着干农活:打扫羊圈、挑水喂羊、翻整草料,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羊群很快从最初的2只繁殖到现在的138只。

    现在,曹建新不仅脱了贫,还和驻村第一书记牵头在山沟里开始创业,带动更多人脱贫。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里,太多像曹建新这样的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河南站记者王涛:寻找李芳

    我要讲的,是采访背后,一段寻找李芳的故事。

    在长达5天的连续报道中,我们的镜头勾勒出了这样一个李芳,她爱美,热爱生活,从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当乡村老师,她在董家河实现了初心,因此,29年她不愿意离开,她对生活很满足,她见人爱笑,见到新来同事遇到困难,就想帮助他们,她爱自己的学生,见到学生淋了雨,她也不忍心,她甚至替离家远的丈夫承担了为老人养老送终的责任,把公公一直照顾到98岁的高龄,她也憧憬着退休后家人团聚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学生遇到了危险,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冲了上去,用力一推,完成生命最后的绝唱。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殷洁:中国速度中国骄傲

    2016年7月15日,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客运专线上演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仅用1.9秒,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时速421公里的高速交会试验。我清晰地记得,两趟列车完成交会的那一瞬间,车厢里爆发出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也看到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利军重重挥舞着拳头,他激动地说:“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感谢记者的身份,让我有机会见证并记录了发展中的郑州和正在腾飞的祖国,而我,也将紧握手中的笔和话筒,在时代的浪潮中与祖国同行,书写伟大祖国发展新篇。

     郑州电视台记者王超逸:致敬,援疆人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们做到了!”这是张贴在援疆指挥部会议室墙壁上的一句话,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激励,更是对援疆人的一种肯定。

    在新疆哈密“7·31”抢险救灾中,近百名河南援疆干部冲在第一线,从紧急维修道路到建设信号塔,从灾区防疫到安抚受灾群众,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抢险结束,援疆干部要走了,看着满身泥泞,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现场群众哭成一片。

    作为一名记者,很荣幸见证了豫哈人民的情深意长,采访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的镜头仍将继续。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辛静:心中有爱,情系人民

    去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人民日报》准备出一组“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报道(河南篇)。为做好这组报道,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八路记者分头行动,进工厂、下农村,一次次约采访对象,一遍遍挖故事、细节,几易其稿,终于在2017年8月25日如期推出了这组报道。我们分别从经济布局、脱贫攻坚、依法治国、改善民生等八个方面,全面深入报道了十八大以来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工作思路和经验亮点。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我见证了这组新闻精品的诞生过程,真切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人民”二字的分量有多重。做新闻,我们要离人民更近些,再近些,永远饱含对党和人民的真情,用心去感受百姓的冷暖。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品力作!

     新华社河南分社 记者宋晓东: 扎根河南 带我读懂中国

    2013年,我来到“中原粮仓”河南,开始做一名三农记者。五年多时间,作为生在草原长在城市的人,从开始麦苗和韭菜分不清,老乡一开口就蒙圈,到也能说出几句标准的河南话。我已经是半个河南人。爱上河南,不仅因为这片土地,更是因为这里的人。

    看到农民的勤劳朴实,记录他们生活的点滴改变。我发现,中央的每一项政策落地,在河南都有最鲜活的写照;国家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在河南找到最生动的痕迹。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记者侯梦菲:逆行的背影

    两年前,湖北荆州发生洪灾,在驻豫部队的丈夫奔赴灾区抗洪;同时,安阳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我和同事前往现场。

    在洪灾区,百姓被困时,解放军出现了,我们坐着铲车去采访,通过我们的报道,政府调出直升机,空投食品用品。军人第一时间抵达是为了救援,记者第一时间抵达是为了报道。很荣幸,我们两个都占全了。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