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拉链式”马路说拜拜 郑州进入“非开挖”修复时代

来源: 2018年11月16日

    “地下穿越”改变人们的生活,又考验着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城市早期铺设使用的排水管道的老化和损坏,管道修复同管道更新成了大问题。11月15日上午,2018(河南省)城市道路塌陷防治研讨会在郑州顺利召开,囯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城市道路地下隐患探测和排水管道检测及非开挖修复等世界前沿技术,利用先进技术解决城市道路塌陷风险,为保障城市安全建言献策。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夏萍

    郑州道路塌陷八大原因

    本次研讨会由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共有来自我省12个地级市180名城管市政系统人员参加。作为此次演讲的嘉宾,来自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专家扶涛涛说,道路“十塌九漏”,多与水患有关。他通过PPT演示,总结了郑州市道路塌陷成因大致有以下8点。

    1.污水管道:老化渗漏,雨、污水涮空地下土体,形成地下空洞;

    2.路基回填不实:回填不实,土的空隙大,土在自身重力和外部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雨水浸泡减少土颗粒间摩擦力,降低土的强度,加剧沉降;

    3.公共管线漏水:电缆套管、热力、自来水等公共管线漏水,涮空地下土体,形成地下空洞;

    4.雨水管道:管道有漏点,雨水涮空地下土体,形成地下空洞;

    5.盖板断裂:雨水涵、盖板井等盖板断裂,道路点位下坠;

    6.防空洞:防空洞顶部漏水,涮空地下土体,形成浅层地下空洞;

    7.户管质量:管节没处理好、管道和检查井接口不密实;

    8.顶管或盾构超挖土体。

    近两年郑州典型道路塌陷案例

    扶涛涛坦言,根据市政工程管理处统计,最近5年,共处置道路塌陷182起。其中2013年5起,2014年7起(不含西三环特殊情况15处塌陷),2015年15起,2016年83起,2017年72起。

    较为典型的案例有,2018年6月26日,建设路与河医转盘东50米路南人行道、慢车道(郑大一附院围墙处)突然塌陷,面积约40㎡,坑深11米(下口150㎡),2棵10米高的大树和6米长的隔离栏失踪。原因是防空洞老化、坍塌形成过水通道引发的道路塌陷。

    2016年7月19日发生在煤厂北拐的道路塌陷。原因是防空洞老化沉降,降雨时积水顺道路薄弱处长期渗透造成水土流失并形成过水通道,加之7月份雨水天气频繁,道路下方出现大容积空洞路面达到荷载极限引发道路塌陷。同年2月10日发生在桐柏路与建设路口向南100米路东的慢车道塌陷。原因是雨水沿路基缝隙流入防空洞、长期冲刷形成过水通道出现水土流失,最终引发道路塌陷等。

    非开挖技术不用“开膛破肚”

    地下“顽疾”从未停止,城市的发展更是急速猛进,难道现代化的今天还要使用老旧的“设围挡、挖路”修复模式吗?非也!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修复,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安全,且耐久性高。

    扶涛涛介绍,这一技术源于德国,并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迅速推广及应用,相比常温固化、热水加热固化、蒸汽固化等传统非开挖原位修复技术,更为先进科学。在当天的研讨会现场,德国专家也来到现场,分享了玻纤紫外固化内衬修复技术在重力管及压力管的应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市东明路、丰产路等路段的污水管道维修已经尝试使用非开挖技术,效果不错,既不用给道路“开膛破肚”,还大大缩短了工期,未来将会继续大面积普及。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