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刷屏 伦理审查申请书系伪造?

来源: 2018年11月27日

    11月26日,人民网的一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稿件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称,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随后,这场将基因编辑实践于人体的研究引起了来自科学界的强烈反弹,对于该研究能成功通过伦理审查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事件相关各方也表态不一。

    莆田系医院参与其中

    据一份网传《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显示,贺建奎的上述实验正是在该院进行的伦理审查。

    查询工商资料可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法人代表为林玉明,注册资本4000万元,由“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有限公司”控股92%。而“贵阳和美妇产医院有限公司”是注册在北京的“和美医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均为林玉明。

    而林玉明本人曾在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莆田系第二代”的身份表示:“莆田系,以前大家不看好,口碑很差,这两年是一个难得的调整机会。我看好莆系医院的未来,它更贴近市场,更了解中国。”

    不过,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于11月26日下午回应称:“医院和贺建奎没有过合作。该项目不是在医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医院出生的。”

    审查申请书签名可能是伪造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写明,贺建奎的这项CCR5基因编辑项目起止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项目类别为科研项目。

    申请书还写道:“这将是超越2010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体外受精技术领域的开创新研究,将为无数的重大遗传疾病的治疗带来曙光。”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落款处明确,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贺建奎项目的审批意见是:“符合伦理规范,同意开展。”并有龙宏、黄华锋、褚振忠、王菘等7人的签名。

    不过,据《南方都市报》11月26日下午报道,上个月刚从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离职的医务部主任秦苏骥表示,根据申请书显示的时间,其当时还在医院任职,同时他也是伦理委员会成员,但是他并没有印象医院开过这个会议。作为伦理委员会成员,他的签名没有在申请书上。

    秦苏骥因此表示,他特地去找了上面有签名的前同事了解情况,几名前同事表示,自己并没有签过这张申请书,也没有印象召开过有关这个项目的会议,签名可能是伪造。

    只是“自主探索”

    尽管人民网稿件只字未提贺建奎的所属学校。不过通过查询可知,贺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南科大官网显示,其2010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方向为基因测序技术、免疫基因组学、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发布关于贺建奎副教授对人体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的情况声明称: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26日下午,贺建奎的助理对《科技日报》回应称,该项研究只是“科学家(贺建奎)的自主探索”。

    不过,在海外社交网站YouTube上,澎湃新闻记者却发现了一段由“The He Lab”于11月25日上传的4分43秒的视频。该视频详细用中英双语字幕介绍了这项研究。

    贺建奎在视频中称,葛女士通过常规试管婴儿技术开始怀孕,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将丈夫的精子注入卵子后,贺建奎团队还注射了一点点蛋白质和指引信号,去做基因手术。在露露和娜娜还是单细胞的时候,去关闭艾滋病毒感染的大门。

    贺建奎在视频中还说,当马先生看到他女儿的时候,他说:“我下半辈子有了牵挂,也有了期盼,要为太太和女儿好好生活。” 贺建奎说,马先生并不想要定制宝宝,只想要让孩子能预防疾病,并且平平静静茁壮成长。他也在视频中坦言:“我知道我的工作会有些争议,但我相信这些家庭需要这个技术。为了他们,我愿意接受指责。”

    如今,身处舆论漩涡的贺建奎对该事件如何回应呢?11月26日,他回复“封面新闻”称,他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将于11月27日至29日由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和香港科学院联合举办。根据峰会日程,贺建奎将于周三中午和周四下午各进行一场发言。

    ■最新消息

    广东省卫健委:针对基因编辑已展开调查

    当天下午,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独家获悉,针对这一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省卫健委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基因编辑婴儿 获临床试验注册号

    澎湃新闻最新获悉,该研究已经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注册号为:ChiCTR1800019378,并且该项目的经费或物资来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下的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

    ■声音

    难以相信,伦理上不能接受

    贺建奎这项在人类胚胎上“动刀子”的研究,外界已经准备好了吗?答案是措手不及。

    长期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谢安勇表示,“第一感觉是难以相信,不是技术上行不通,只是许多副作用难以排除,只能为这两个婴儿的未来祝愿。”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表示:“这已远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后果将是不可预测的严重。”北大教授饶毅则表示,已知CCR5缺失导致心血管异常。美联社报道中也提到,几位科学家审阅了相关材料后表示,到目前为止的测试还不足以证明编辑工作有效,或排除了伤害。

    至于这对双胞胎婴儿是否有必要通过这项技术来预防艾滋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表示,“HIV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这对新生儿是不伦理的。”另外,陈志伟提到,CCR5编辑在不能保证100%不出错之前,是不可以用于健康人的。

    更有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坚决反对、强烈谴责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及其带来的脱靶效应科学界内部争议很大,在得到大家严格进一步检验之前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不过,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基因工程知名专家George Church 对此似乎持支持观点。他表示:“考虑到HIV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胁有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贺建奎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基因。”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美国科学家声称他参与了这项在中国的科研项目,但这种基因编辑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因为DNA变化可以传递给后代,并且有可能伤害其他基因。

    综合新京报、澎湃新闻等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