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病留在乡里看——郸城县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工作调查

来源: 2015年12月03日

李克强总理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方便群众就医。会议确定,今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构建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医疗机构均衡发展,做到上级医疗机构不虹吸患者,下级医疗机构能留住患者,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是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郸城县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工作是怎么做到的?□东方今报记者田林通讯员刘杰胡恩来/文图

郸城县域医疗联合

2014年10月,作为河南省5家县域医疗联合试点县(市)之一的郸城县,由县人民医院牵头,从20多个乡镇中挑选了12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民营医院作为成员单位,成立了县域医疗联合。围绕“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乡镇卫生院”这一中心任务,县级医院人员、技术下沉,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县级医院先进检验检查设备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开通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实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一体化、零差距。该县县域医疗联合根据当地卫生现状,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逐步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做出了积极探索。

郸城县是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边是县级医院人满为患,尤其在高峰期不堪重负;而另一边,乡镇卫生院病床闲置、门可罗雀。怎样打破这种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建立有序的就医格局,使县乡村医疗机构协调发展?该县县域医疗联合成立后,尝试并推行了多种创新措施。

名医下乡,盘活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病人少,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名医。

记者调查中发现,郸城县县域医疗联合12个乡镇卫生院成员单位中,绝大部分没有主治医师,其中有两个卫生院仅有两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越是缺少名医,病人就越少;病人越少,医生积极性就不高,技术好的医生都想方设法“跳槽”了,成了恶性循环。

吴台镇大牛岭行政村68岁的陈守田老汉患神经内科疾病多年,经常来回折腾几十里地往县人民医院跑,有时住院只能住在走廊里。用陈守田的话说:“乡卫生院就那几个年轻医生,他们的技术俺不敢相信。”最近听说吴台镇卫生院有一位县医院的专家长期坐诊,去一趟骑电动车也就十来分钟,坐诊专家孙医师曾经为他看过病,对他的病情比较了解。住了几天院,病情好了大半,花费也比县医院少得多。

名医下乡坐诊,是该县县域医疗联合推行的创新举措之一。县级医院派业务骨干常年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并指派科室主任到成员单位担任院长助理。规定医师晋级前在各成员单位坐诊时间不得低于一年,或达到一定病人量。

县医院专家到了乡里,给乡镇卫生院增加了人气。“我们东风乡卫生院离县城40多里,县医院每周有4天的时间每天指派2名医师坐诊帮扶。卫生院今年前9个月的诊疗量从去年同期的47691人次增至56628人次,增幅达18.74%。”东风乡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

当然,从长远来看,基层卫生院要想长久留住病人,还是要培养本土化人才。县域医疗联合通过两条途径,为基层卫生院培养人才。一条是县医院专家下乡坐诊以师带徒,现场说法;另一条是乡镇卫生院人员分批到县医院跟班学习,参与值班查房,由科主任一对一带教。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郸城县医院派神经内科专家到吴台镇卫生院坐诊,并负责组建了神经内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诊病人每天达50余人次,同时孙医师带的两名徒弟也成了业务骨干。一个名医盘活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带动一个医院。

会诊转诊

县乡两地零距离

乡镇卫生院专科设置不全,一旦遇到需要多专业会诊的病人,如何处理呢?该县医疗联合开通了远程会诊,专门铺设了网络专线,为成员单位乡镇卫生院配备了高清显示器、摄像头,县医院专家可以通过视频软件,网上查看病人病历、检查报告。

该县南丰镇村民徐某患心脏病到乡卫生院就诊,医生了解到他同时还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病症,需要相关专业医师会诊。于是乡卫生院通过网络向县医院发出会诊请求,15分钟内,县医院已组织了心内、内分泌、药剂等5名相关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接收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及检查检验结果,实时分析、讨论患者病情,制订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用药指导。

医疗联合还为5个紧密型试点单位配备了远程心电系统,购置了高清胶片扫描仪。徐某在乡卫生院做心电图检查,远程心电系统即刻将数据上传到县医院远程心电中心,仅5分钟左右,诊断结果就回传到乡卫生院。影像检查胶片通过高清扫描后,传输至县医院远程影像中心,相关专家阅片会诊,提出诊疗方案及建议。徐某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收到了与在县医院一样的治疗效果。

对于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医疗联合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简化转诊转院流程,达到患者“转院如转科”的效果。

“医疗联合制定了县乡一体化的临床路径模板,住院患者病情稳定或术后康复期,按标准化医嘱出院带药,回居住地成员单位按路径进行后续治疗,真正实现简化医疗流程,一个路径走到底。”该县县域医疗联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异地收费

优质资源共享用

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没有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没有可靠的临床检验检查报告,医生就很难明确诊断病情。针对这种情况,医疗联合推出了异地收费项目。

该县汲水乡村民王某咳嗽日久,到乡卫生院就诊,需要做胸部CT扫描,但乡卫生院没有CT。医生为其开具CT检查单,并在乡镇卫生院缴检查费,随后与县医院CT室预约检查。王某到县医院做过CT检查还在返回途中,检查结果已通过网络传至乡卫生院。

该县汲水乡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乡镇卫生院检验项目少,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县域医疗联合配备了标本运转箱,各乡镇采集的检验标本由专车送到县医院做化验,化验结果网上及时传到乡卫生院。”

如此一来,病人在乡卫生院住院同样可以享受到先进设备的检验检查,乡镇卫生院也无需再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医疗联合成员单位之间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共用。

急诊急救

十五分钟到现场

乡镇卫生院没有急诊科,遇到急诊病人只有打急救电话,再拉到县医院救治。那么急诊病人该如何留在乡卫生院救治呢?

该县医疗联合分别在县城的东、西方中心位置选择了辐射区域较大的两个乡镇卫生院,作为县域医疗联合内“15分钟急救圈”网络建设单位,在两个镇建设急救分站。据该县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两个急救站均配备了除颤仪、洗胃机、心电监护等,县医院向每个急救站派了6名医生、6名护士和1名医技人员,24小时值班,急诊病人就近送到急救分站,确保第一时间正确应对急诊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5年前三季度,该县乡镇卫生院就诊率同比平均增长10.52%,成效最好的石槽镇卫生院就诊率同比增长38.6%,新农合资金有39.8%都留在了乡镇,较去年同期增加15.9%。

要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标,远不是这么容易的事。调查中记者了解:目前,县域医疗联合遇到的最大困难,一是患者在上转下转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何统一纳入新农合报补,二是信息化建设还需投入一定的资金,三是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方面还需要创新方式。

对此,郸城县县域医疗联合理事会理事长、县人民医院院长于健表示:“我们将根据现有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逐步在乡镇卫生院打造重点专科,培养全科人才,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使乡镇卫生院诊疗量达到总诊疗量的65%以上;加强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筹建后勤服务中心,采取集中消毒供应的方法,提升乡镇卫生院控感水平;建设车载流动医院,解决异地检验检查为患者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力争实现医疗联合内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文化理念,为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构建有序就医的新格局,提供可借鉴的经验。”s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