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十三五”必须创新 否则就要为自己转型迟缓买单

来源: 2015年12月28日

国家“十三五”规划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创新,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在我国经济规划史上史无前例。在河南“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同样是重中之重的发展理念。如何看待“十三五”重心与企业创新?企业如何布局,破解发展难题?日前,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济战略学会和河南省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十三五规划”与河南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为河南企业指点迷津。

【主持人】东方今报首席记者李长需记者章衡

【本期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

关键要实现经济的止稳回升

在“十三五规划”中,创新摆在了经济发展理念的首位,这在我国经济规划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为什么?

张永伟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从我国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时间上来说,目前是我们发展非常困难的一个时期。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从比较高的增长,出现经济下行的形势,中央把这种形式称为经济进入新常态。

这个阶段从积极的角度讲,我们的经济进入一个成熟的增长期;消极地来看,经济下行没有一个止稳的态势。明年,经济增速会不会继续往下走?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实现经济的止稳回升,成为现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企业、行业和区域分化成为新常态

当前,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的转换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积聚,企业、行业和区域的走势出现了分化。一些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但是,产能过剩的动力却没有减弱。

企业、行业和区域分化主要表现在哪里?

张永伟认为,区域分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增速,比如在重庆、贵州等地,经济增长超过10%,而东北、华北等地多数省份过早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行业分化表现在投资拉动、资源型、重化型行业比较困难,煤炭、化工、钢铁、装备、机械、建材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而创新驱动的产业与业态发展迅速。

企业分化主要表现在靠规模发展和特殊资源驱动的大企业纷纷陷入困境,技术融合、技术投入大、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和业态发展迅速。

企业要规划行业也需要规划

那么,这种分化原因何在?

张永伟认为,现在受影响比较大的企业,都是前几年资本比较宽松时在市场上做得比较好,扩张过度、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张永伟举例说一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当时年产能两万台,三年之后八万台。这个企业的老总当时宣布“我们是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里规模最大的企业”。但因为扩张步伐太快,让这个企业现在举步维艰。

尽管大环境不好,但创新型企业还在成长。比如说,深圳从1月到11月份,本地财政收入有4000多亿,当地企业效益都还不错,IT等6个政府关注比较多的重点行业,发展得非常好。这和规划有关,企业要规划,行业也需规划。

有些地区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城市有什么样的特点?

张永伟认为,深圳马上要进入高收入区域,成功避免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但有些城市已经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地方有三种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的长时间迟缓,产业调整没有希望,居民收入下滑。具体表现就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活跃,第二产业比重大,新增力量出现快速增长但比重太低,新增力量创造的经济空间远远比不上传统力量下滑力量,经济结构出现时空错位。

二是就业结构不健康,就业岗位多是低收入缺乏弹性的岗位。人才流动不活跃,导致创新能力不行。

三是资本没有流动性,银行都不愿意放贷款。还有个特征就是市民储蓄率比较高。

破解产业失衡只能靠创新

如何破解产业失衡?

张永伟认为,破解产业失衡只能靠创新。靠现在的结构,企业无法存活。改变结构的手段必须要创新,创新和结构调整是一个含义。靠不创新调整结构,这是理想状态,很难实现。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改革有个新提法,叫加强供给侧改革。这就是加大源头改革。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逻辑,加大投资就行了,但经济发展有产业关联性,下游拉动投资,投资的结果可能会加剧过剩。所以必须要用新的理念促进发展,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解决一系列发展问题必须多元考虑

国家为企业发展会出台相关政策,有哪些制约?

张永伟说,经济政策有太多的挑战,国务院每出台一个政策,只能解决单方面的问题。要想出台解决不同方面问题的政策,就牵涉到多元的问题。过去出台一个政策就能解决一系列发展的问题,现在必须多元考虑。

目前,多元的考虑包括保增长的压力与经济转型的冲突,普惠型的政策与有差别的、精准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以退出机制为主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兼并重组、重整机制还是破产退出,经济下行时的金融机制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等。

经济政策的“多元困境”逼迫企业不得不创新转型。张永伟认为,政府就是要通过倒逼机制,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创新要从高端做起

企业创新应该寻求怎样的定位?

张永伟认为,IT企业创新很快,这是因为其技术突破很快。我们创新就要摆脱自己低收入产业定位,一开始就要从高端做起。

张永伟很佩服的一个企业是做大型容器罐的企业。他们曾经卖一个罐都很困难,他们就转型。转型后卖一个罐子几百万,后来不光卖罐子了,还做怎么使用罐、维护罐等上下游的产业,做得很好。但过了几年不行了,就再转变。将罐子租给工厂,转卖压缩空气,这样企业就做得很好。

中国互联网企业做汽车的“北慕硅洛模式”

创新不容易,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模式吗?

张永伟说,硅谷是技术创新高地,很多企业的盈利性很强。我认识的几个中国互联网企业要做汽车,他们的模式就是“北慕硅洛模式”。他们在北京总部设研发中心,在慕尼黑把宝马大众设计总监挖来搞车型设计,在硅谷搞IT研发把智能技术加进来,在洛杉矶时尚的地方把时尚思维整合进来。

这就是新的干预研发模式逻辑。这种事情,只有今天才能出现,这种模式能改变创新的逻辑。这些年是一个难得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张永伟说,研发创新不是唯一的创新手段,还有资本价值流的创新。对企业来讲,创新是一个多项的选择。

我们有一个概念叫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想摆脱低端走向高端。

美国就是把互联网和工业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改造工业。在德国叫工业4.0,不过其和美国相反,他们制造业很强,但信息能力很弱,不想走美国道路,以制造业为主的升级他们叫智能工厂,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目前,我们看到的机器人以手臂机器人为主,不能移动,现在德国慕尼黑最先进的机器人都是可以移动的,还有情绪,你批评它,它还会生气,机器人之间工作一段时间还会互相交流交流。

所以说,目前的环境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要认清差距了解前沿,来实现转型升级。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