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距离到零距离 代表委员记者都要适应云采访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年05月23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肖萌/文 记者 李新华/图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改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可以说今年全国两会的看点是非常多的。
    此外,今年全国两会相较往年召开时间晚,会期缩短,国内外的上会记者人数也大幅减少,国内各省份媒体记者也都采用了更高端的技术与代表、委员相约“云端”,用一种全新方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两会忙碌工作状态。
    从往年采访代表、委员提前约时间、约地点的“人找人”,到今年上会记者大幅减少后,采访变成了定时间、定地点的“屏对屏”。如此全新的工作方式对媒体而言可谓是“挑战”,不仅是挑战各平台的技术,还挑战着记者们的功底。
    技术平台让屏幕是卡顿还是顺畅直接影响观看效果,而对记者功底的挑战,时间紧张是原因之一。今年全国两会会期缩短,但议程丰富,因此代表、委员都很忙,像以往面对面在房间里一聊几个小时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镜头前,记者要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抓住关键,问到点上,聊到精髓。
    今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在技术方面就采用了全息投影的方式,让记者与代表、委员虽在异地,但画面呈现却能同框出现,仿佛面对面地交流。而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河南广电全媒体两会报道组的采访功底更是毋庸置疑。
    除了技术与记者的功底之外,不少媒体往年熟悉的代表、委员在今年也都能很快地接受“云采访”方式,并且格外配合。
    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在大会结束后,住豫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就在人民大会堂内通过手机自拍了一段视频传给了记者。如果说上会的记者报道两会是“近距离”,那代表、委员自拍自说,而且说出感受,说出关键,可谓是真正的“零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全体与会者集体肃立,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和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分钟的场景。
    其实这次默哀仪式,委员们并没有事先得到通知,这也是时隔六年,全国政协开幕会再次为普通民众默哀。在此之前,2014年3月3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全体与会者为在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中遇难的群众默哀。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定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推迟到了5月底,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付出和勇气控制住了疫情,“抗疫精神”也正在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此我们也向所有参与到抗疫、复工一线的人们致敬。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