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传统戏曲人新晋成“网红”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年05月23日

    “真不好意思,我的嗓子哑了!”5月20日抵达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豫剧领军人李树建面对镜头向大家表达歉意。

    身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的他,最近入驻快手平台,每天晚上开直播,坚持互动,一段时间下来,“累得够呛”。这也是这位新晋“小网红”幸福的小烦恼。
    用李树建的话说,“点击量”就像观众进剧场的人数,“点赞”数就是观众的掌声,“进直播间”就是观众进剧场看戏。□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临近花甲之年的他晋升为“小网红”

    作为中国豫剧界的一名老兵,今年58岁的李树建演了45年的戏,演遍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访了29个国家和地区。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入驻快手,临近花甲之年的他晋升为“小网红”。

    3月7日,李树建开启了快手首秀。多年“行走江湖”,让他深刻感受到:传统戏曲领域有许多优质内容,但缺少优质传播,尤其是当下基于新媒体的传播。网络直播与传统戏曲结合,既能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又能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提升网络直播的内涵。
    3月7日至今,李树建发布了202条小视频,点击总量2亿+,获赞232万+,评论10万+,粉丝数达到73万+。
    “我觉得,‘点击量’就像观众进剧场的人数,‘点赞数’就是观众的掌声,‘进直播间’就是观众进剧场看戏,‘评论’就是过去我们在剧场发的问卷,只不过戏迷从剧场走向了网络。”直播之余,自称“小网红”的李树建作了这样的总结。
    “谁拥抱移动互联网,谁就活,谁就火。”李树建说这句话,有自己的数据支撑:我演了45年的戏,每年按100多场计算,45年就是5000场左右,每场按2000名观众,45年就是1000万人次的观看,可近两个月在互联网就有4000万观众。
    热爱豫剧的李树建,为了弘扬豫剧,马不停蹄。不但自己演、自己唱,他还邀请更多人走进直播间,一起来光大豫剧。而请进直播间的嘉宾,有资深老艺术家王善朴、杨华瑞、刘忠河、虎美玲,中青年艺术家范军、贾文龙、李金枝、申小梅、方素珍、刘艳丽等,还有豫剧新秀孙敬鹏、杜永真、王献光等。
    建议出台相关规则,促进戏曲院团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合作交流交融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树建,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戏曲+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并不是没有问题。

    “由于互联网上一些快餐文化没有足够的内涵,年轻人的关注会逐渐递减,在党和国家支持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会自觉回归。但互联网传播平台上,包括戏曲演员在直播中也很大程度上存在为了吸人眼球而过于娱乐,从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戏曲的内涵和灵魂。”
    李树建说,用互联网关注传统戏曲的用户与平台主流用户相比,年龄更大,如果不能乘势而进紧抓互联网发展良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戏曲的发展必然受限。另外,互联网活跃了大量戏迷群体,他们有着传唱经典戏曲的强烈需求,但互联网平台缺乏高质量的戏曲唱段伴奏,制约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发展。针对“戏曲+互联网”发展现状,李树建建议,应结合戏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互联网+传统戏曲”工作实施意见。通过政府补贴等形式,加强传统戏曲在网络音视频平台的推广传播,促进互联网+传统戏曲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网信部门应该出台相关规则,促进戏曲院团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合作、交流、交融,在技术、流量支持和收益分配上,给予戏曲院团和戏曲人更多的倾斜。”李树建还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推动建立网络青年戏曲节和网络民间艺术节,为戏曲的传承和年轻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