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 我是河南走出去的“洋博士” 有义务回家建设家乡

来源: 东方今报 2017年09月15日

他是从河南出去的农村孩子,学成归国,作为“洋博士”的他,毅然选择留在了家乡河南,回报家乡。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

在9月13日举行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开幕式上,张改平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张静宋迎迎/文邱琦/图

留洋博士归来

省农科院院长接机

“我是从河南出来的农村孩子,回国后成为河南省农科院的第一个‘洋博士’,我有责任、有义务回家建设家乡。”谈及自己为什么要回河南时,张改平说。

上世纪90年代,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取得多项广泛赞誉的科研成果后,张改平决定返回祖国。“当时,河南农科院听说有个博士后要回中国工作,派了三个人到首都国际机场去接我,其中一个就是河南农科院院长。”

张改平说,有人质疑“用得着这么小题大做吗”,“院长当时就说,他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河南人?人家从国外回来,我们接他们回家有什么不好?”

他回忆说,来到省农科院后,当时的省农科院院长把手中掌管的所有经费都拨给了他,虽然只有9万元,但在那个年代并不算特别少。靠着这笔经费,张改平得以打下了日后科研的基础。

老院长一句话

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作为动物免疫学和免疫膜层析快速检测技术专家,张改平院士率先建立了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过,起初他从事的也是基础科学研究,在被要到河南省农科院后才改行应用科学,而这,也缘于获得9万元经费时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当时老院长说,你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得好我把我掌管的经费全都给你。”张改平说,老院长问:河南省农科院是做什么的?

“我回答说,是做农业科研的机构。老院长说,你答对了一半,但我还是要把经费给你。河南省农科院是个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它要面向全省的农业发展。既然投身这里,就要多做些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大事。”攻读博士期间,张改平做的是膜蛋白研究,属于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受这番话影响,他开始转向应用科学领域。

做科学研究要既能“思”又会“想”

“中国有句俗话,有为才有位。”张改平说,无论在国外取得什么成绩,立身中国社会,还是要趁年轻多做些有用的大事。“你干了大事,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大家,你干了一个小事,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小家。这句话对我后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

除了要肯干,还要有思想。张改平说,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创造世界,但我对细节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上帝创造世界的思想是什么。

“我很喜欢这句话,还把它印在自己博士论文的扉页上。”张改平说,“思”和“想”都是一个意思,用一个就行了。直到后来自己有了实践,才发现原来“思”是要有想法、有策划,而“想”是要把事情弄明白。所以,我们做科学研究要既能“思”又会“想”,才能成为好科学工作者,成为大科学家。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