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土坯房 在家门口上班 这生活以前做梦也不敢想

来源: 东方今报 2017年09月15日

秋雨初霁。在信阳息县曹黄林镇谢老寨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平房,一片片正在晾晒的水稻,一阵阵欢声笑语……如今的谢老寨村,已由昔日的贫困村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让人刮目相看。

这是息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息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形成了专项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余超

李光远通讯员余江/文图

易地搬迁:搬出土坯房农闲有活干

9月11日,趁着天晴,谢老寨村村民余大利在新房里收拾地方,准备储存即将收割的水稻。

46岁的余大利是曹黄林镇出了名的贫困户,自己身体不太好,还要照顾有智障的妻子,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原来的家,除了一间土坯房、两间棚子,连个像样的院子都没有,用村干部的话说“遇到刮风下雨,都担心他家里的安全”。

今年5月13日,作为第一批搬迁户,他搬进了村头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套100平方米的平房。“现在住得好,要不是有政策,这房子我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说起自家的房子,言语不多的余大利说话也利索了。

前几天,他妻子的娘家人从外地来,看到新房子,一个劲儿地夸“住得好”。“他妻姐还给他们买了热水器,添了几件家具。”村干部梁国超说。

梁国超告诉记者,谢老寨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占地27.75亩,建筑面积5500多平方米,可安置78户23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入住了60多户。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安置点北边正在建设扶贫工厂。“听说有柳编厂和面条加工厂,到时候,像余大利他们这些人,农闲时可以去里面干活儿了。”梁国超说。

聚力产业: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

“这样的生活,以前做梦也不敢想!”东岳镇杨庄村贫困户杨高飞,是息县众多产业扶贫受益者之一。

三个孩子上学,父亲体弱多病,让杨高飞一家生活长期窘迫。产业扶贫政策出台后,杨高飞顺利成为对口帮扶企业——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道农业)的一名员工,每月除了3000元左右的工资,还能享受到每季度固定1000元的分红。家里的3亩多地,也早早种上了公司提供的红薯苗。

豫道农业副总兼生产厂长刘其红告诉记者,豫道农业是以红薯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为息县食品产业园里众多企业中的一家。今年5月,公司通过扶贫贷款,与息县东岳镇、彭店乡等4个乡镇970多户贫困户签署了扶贫贷款协议,每季度给贫困户分红1000元利润,目前,第二季度的利润已经全部发放。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豫道农业还在村头投资厂房和设备,建了4个红薯粉加工基地,进行红薯粉粗加工,豫道农业进行回收,目前已投产两个。“请当地人来管理,一方面好管理,另一方面也把更多的利润让给了农户。”刘其红说。

在息县项店镇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河南省行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厂房里,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一天能挣六七十元,离家不远,不耽搁照顾孩子,下了班还能到地里干活儿。”来自息县邵楼村的李振萍告诉记者,自从办了这个生产户外帐篷的厂,她和50多名贫困户一样,经过厂里举办的短期技术培训,就在家门口上了班。

公司生产部经理吴召兵告诉记者,公司还在多个村里建了加工点,吸纳贫困户和附近村民。“近300名工人,大部分为贫困户。每人每月收入均在2000元以上”。

近年来,息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通过规划引领、贷款支持、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壮大县产业集聚区内的主食企业,吸引市场主体和农民参与到企业生产的产前种植养殖、产中生产加工以及产后销售运输等环节,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

因地制宜,在淮南缓丘垄岗地带,鼓励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在有着高效林果、特色蔬菜种植传统模式的中部乡镇,搭建平台,组织贫困户和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或带动发展合同,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实现企业、贫困户双赢。在土地平整肥沃的北部区域,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突出高产优质粮油产业带动致富。

进一步完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龙头企业+扶贫基地+贫困户”长效机制,通过“风险补偿基金+企业+贫困户”的模式,金融部门发放扶贫贷款3.459亿元,21家涉农重点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带动691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可领取固定收益4000元。

全县申报“多彩田园”建设108个,已建成20个,带动8000多贫困户。与中原农险合作推出的“保险+就业”扶贫新模式,中原农险息县分公司共聘用6500余名贫困人员担任助理协保员、宣传员,增加贫困家庭收入800多万元。

“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办事处)的工作成效实行档案管理,以实绩论英雄。”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各乡镇成立了“英雄榜”,对各村党支部书记、企业家、创业群体都有要求。党支部书记当好“带头人”,带头学习政策,带头创办实业,带头开展招商引资,为落户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创业者引得来、留得住、扎下根;企业家和创业群体要时常“测体温”,既不能遇到困难、挫折就半途而废,犯“低烧病”,也不能盲目扩张,自我膨胀,犯“高烧病”,更不能弄虚作假,幻想钻政策空子,害“冷热病”。“这样的要求,既是对村干部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