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一位从“官场”走出来的著名作家

来源: 东方今报 2017年11月03日

▶从县政府到市政府再到省政府,他在政府机关工作了近20年。从1999年的官场小说《国画》一夜成名,到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引起轰动,再到乡土小说《漫水》荣膺鲁迅文学奖,他的创作题材宽阔而深刻,令人称奇。如今,他又出版了首部人生随笔集《无违》。他就是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日前,他接受了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的采访,回顾文学人生。□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无违

从事文学创作30年后,王跃文的首部人生随笔集《无违》,呈现在读者面前。

无违,出自《论语·为政》: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那么,如何做到无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这本书中,王跃文将无违的概念更扩大化,不仅指对父母孝道的无违,对自己也要无违,对天地对这个世界也要无违。换句话说,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和整个社会达成一个关系,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

“人要做到无违,其实非常之难。我不敢说自己处处做到无违了,只是努力而已。”王跃文说。

◎规矩

王跃文一直说自己是一个乡下人。

乡下孩子,就像植物一样随着季节生长。春天放风筝,夏天捉蝉,秋天打陀螺,冬天踩高跷。

王跃文的童年,一方面很快乐,一方面很不快乐。快乐是因为不懂事,孩子有爱玩的天性;不快乐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他没出生的时候,父亲是个干部,等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是农民了。他的父亲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个戴着右派分子帽子的农民。

“我当时不能体会到他的痛苦,只是害怕他。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父亲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他内心该多么痛苦!他被打成右派,年仅二十四岁。”

在人们印象中,王跃文的小说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他是一个很不守规矩的人。但王跃文说,事实上,他这种“卑微的、受压抑”的出身,决定了他是个很守规矩的人。只能说,他守规矩,但有些人不守规矩,他反而成不守规矩的了。

◎母亲

王跃文说自己“心性高傲”,从来不崇拜任何人,但崇拜母亲。

有一次,父亲在大会上挨批斗,母亲当场举手请假,回家取了饭来,冲上父亲跪着的台上,说:毛主席说了,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你饭也不吃,想自绝于人民?你马上把饭吃了,好好接受群众批斗。

会上的干部没有办法,只好叫人给父亲松绑。王跃文的父亲就跪在台上吃饭,全场几百人看着。

常常有人问王跃文:你写了这些小说,会有压力吗?他说,压力是相对的。同样的重量,放在不同的人肩上,压力感觉是不同的。自己是个有力量的人,所以没有感觉到压力。

“我母亲在听说我有压力之前,劝我笔头子要软些,不要太硬;当她老人家知道我也许会遭遇不好的待遇的时候,她说: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不要怕;哪怕被开除了,回老家去,家里还有几亩地,养得活你。”

◎宿命

王跃文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去看《红灯记》。回来之后,学校要求高年级学生写作文,但低年级的王跃文也写了一篇,交上去后校长特别高兴,批评高年级学生的作文还不如王跃文的好。从此以后,王跃文的作文,始终都被作为范文在学校里传诵。应该说,他走上写作之路,跟这种鼓励和肯定是分不开的。

王跃文上的不是名牌大学,只是家乡的一所专科学校,当时叫怀化师专,现在改名怀化学院。到了学校,最兴奋的是见到了图书馆。记得入学第一天,老师发给大家一个长长的必读书单。看着那个书单,王跃文真是幸福得胸口直跳。此后三年间,他读完了书单上的所有书。

学校背后有座小山,长着并不太茂密的松树。每天一大早,他就会钻进松林里背书。王跃文还为此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发在同学们办的油印文学刊物上。小说名叫《山娘娘》,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也许,这是一个人的宿命。

◎从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王跃文大学毕业时,恰逢县政府要从新毕业的大学生中挑选个笔杆子。而且,当时有两个副县长同他家又有些故旧关系,王跃文就这样进了溆浦县政府。

在县政府工作几年,当王跃文熟练掌握写作机关材料后,业余时间渐渐变多,他又想起文学创作了。另外,那时候他刚处于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对人生也有一点迷茫。写作,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夜里,王跃文在家写县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写得头大了,他就把政府工作报告推到一边写小说。有时候三五天或者一周,政府工作报告写好了,小说也写好了。

1988年8月8日,《湖南日报》文艺副刊刊发了王跃文的千字散文《书房小记》,在溆浦小城文坛引起震动。

1992年,王跃文调到怀化市政府工作。他依然一边写官样文章,一边写小说。他写得很顺利,写一个发一个。

两年后,王跃文调到了省政府办公厅。“市里领导觉得我是个人才,但省里并不知道我的文学成就,调动只是正常的调动。”

◎《国画》

1999年,《国画》出版轰动文坛,王跃文一夜成名。有人认为《国画》令人耳目一新;也有人认为,《国画》颠覆了旧有塑造官员光辉形象的叙事模式。近20年过去了,直到现在,《国画》还是畅销小说。目前,总印量超过200万册。

2000年,在政府机关工作了十几年的王跃文,离开政府机关,到湖南省作协成为专职作家。这更合他的心意:从此,更加自由了。

不了解王跃文的人,会觉得这个人很可怕。同他打交道,很可能被他写进小说里。“而我想,只有坏人才这么怕。我的朋友多,他们不会怕我把他写进小说里。但是,作家平时无意间都在观察生活,这倒是真的。”王跃文坦陈,他的写作没有任何取材于现实生活,没有一个同事作为他的描写对象,因为自己是反对照搬生活写作的人,照搬生活写不出好东西。

王跃文的小说《朝夕之间》,描写了一个老地委书记的退休生活。很多人都说他写的是某一个退休的地委书记。结果,“这老爷子看了小说后说写得好,他自己都没有说我写的是他”。

王跃文说,小说家要把真实的生活描述给读者,但小说中的故事与真实的生活是有区别的。小说中的故事一定要有文学性,要通过故事完成作家对生活的思考。

◎标签

南方某市一位老板曾经给王跃文打电话说,就是看了他的小说,才学会了怎样同官场打交道,做生意相当顺畅。“他一再说,我去他所在的城市时一定要和他联系,要请我吃饭。我不相信我的小说有这作用,也从来没同他联系过。”

也正因为如此,王跃文的小说,通常被人说成是官场小说,而他也常常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

“我不同意这种简单粗暴的类型划分,它伤害文学的丰富性。”王跃文说,虽然他的小说给人感觉很真实,但绝对不是所谓对身边的“写实”。虚构是小说创作的命根子,如果不这样就是报告文学了。

“我熟悉这个环境,对这种大氛围的描写是对的,官场中人性、行事方式、思维方式,我很了解。因此,我只需要虚构一个人物出来,比方说握手,官场中人跟领导握手,就会很用力。要跟一般人接触,握手时往往轻轻带一下。”

身为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目前正在创作一部乡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对于小说的内容,“如你非要我说的话,我一句话都不用,只有两个字:梦想。文学是关于梦想的事业,要么是寻找失去的梦,要么是向往未来的梦。”王跃文的话意味深长。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