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对症下药 脱贫增收的同时呵护绿水蓝天

来源: 东方今报 2017年11月07日

20个脱贫攻坚专项指挥部日夜鏖战,每周一道“战令”急催。叶县,这个正在脱贫攻坚战道路上“蝉蜕蝶化”的“中国岩盐之都”,热火朝天寻找着对症之药,把产业扶贫的目光,投到了循环农业、光伏发电等兼顾绿水蓝天的项目上。□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陈思/文记者邱琦/图

干不了重活的贫困户“零成本”拿分红

10月25日,秋日浮起,渲染着叶县洪庄杨乡的田畴沃野。38岁的洪庄杨乡白庄村民高军鹏走过光秃秃的田垄,朝不远处的河南国润牧业走去。

两个月前,他从这家企业领到了1125元的分红,这次,他想去问问有没有什么轻松简单的活能做。当然,他不是想偷懒,而是确实干不了重活。在他厚厚的毛衣下,身上有一条长长的手术疤痕,从锁骨一直蔓延到小腹。三个月前,他还在一筹莫展:两个孩子快开学了,他们的生活费怎么办?“还好,8月份收到的1125元分红帮了大忙。”高军鹏说。

据国润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县财政和国润牧业各出资300万元作为铺底资金,叶县农商银行将这600万元放大5到10倍,为想养牛的贫困户提供贷款。而像高军鹏这样体弱的贫困户,也可以把获得的贷款入股企业,每年能得到4500元(按季度分四次发放)的分红。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又给贫困户提供了可持续性的帮扶,可以说是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探索出一条“双赢多赢”的新路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2日,洪庄杨乡的贫困户已分红525人次,共585450元。

农村管理公益岗既“兜底”又“激励”

高军鹏告诉记者,他除了能拿分红外,还是农村管理员,每月都能拿工资。

所谓的“农村管理员”,是从今年5月开始,叶县推出的财政购买公益岗位扶贫举措。“县财政每年支付2000万元,提供4761个农村管理员岗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贫困家庭劳动力为‘三农’提供公益服务。在全县所有含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选聘农村管理员,主要从事保洁、护林、治安、禁烧等农村公益事业,每月由县财政统一发放350元工资。”县委农办主任时长河向记者介绍。

叶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补充道,公益岗可不是“铁饭碗”,叶县农村管理员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选聘一次。如果管理员没有尽到管理义务,那随时可能面临下岗。

叶县扶贫办主任贾俊杰说:“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的‘兜底’,更是助推劳动技能提高的激励机制。”

循环农业“千头线”生猪出栏也能兼顾绿水蓝天

养殖、畜牧,是在贫困地区生活的劳动者们想象力的有限延展。而根据2015年媒体公布的调查数据,畜牧业已成为国内第三大污染行业。怎样能使贫困户凭着这一传统劳作方式果腹、掘金,又兼顾绿水青山,守住叶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招牌?

“千头线”工程应运而生。所谓“千头线”即“百亩千头生态方”——在100亩土地上利用3亩左右修建猪舍,年出栏生猪1000头,养猪粪污被100亩土地作为有机肥料消纳,进行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叶县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叶县计划今年建设100条“千头线”,目前已建成44条、在建6条,全部建成后可以带动贫困户1000户以上。

在春晓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园区工作的月庄村贫困户张会真告诉记者,她在园区做些保洁和养殖的零活,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资金互助社+光伏发电

让村民看到希望

叶县老青山脚下的常树乡西刘庄村,是距离洪庄杨乡约120里的一个闭塞村庄,“路是曲拢拢,地是自来行,干了是铁蛋,湿了是泥蛋,不干不湿是肉蛋!”这段顺口溜说的就是西刘庄村以前的路况。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不仅用上了自来水,修了大马路,还建立了可以容纳40多人的养老院。而促使西刘庄村完成这一美丽蜕变的一个‘法宝’就是‘贫困资金互助社’。”

2007年,西刘庄村成为国家贫困互助资金运行首批试点,国家先后投放种子资金50万元,周转使用480万元。2016年,叶县在资金互助社的基础上,再次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作为风险基金,叶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金融部门安排近亿元的信贷规模,启动“互助社种子资金﹢低息贷款”项目,可以向每个贫困户提供2万至5万元贷款。

据了解,村里有人用互助金开小卖部,有人用互助金养蜂,而最直观的数据显示,资金互助社成立后,西刘庄全村,羊从600只增加到3000只,牛从20头增加到160头……据刘随伸介绍,目前,该村贫困互助资金规模、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位居全国首位,为国家扶贫办此项目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称为“叶县模式”。

“西山坡上刚建成的光伏发电站马上就要并网了,并网后每年能给村里带来20万元的收益。村里第二个光伏发电站也正在筹备建设。”刘随伸说,“村子里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俺们村将来大有希望!”

除了西刘庄这种集中建设的光伏发电站,叶县还有不少建在贫困户房顶的“小型光伏发电板”。生活在孤石滩水库旁的葛河村的郑明理,他家房顶安装的小型光伏电站就已经投入使用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叶县产业扶贫的一个项目,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免费发放4万元贴息贷款,由合作的比高公司安装家庭式光伏发电装置,所发的电全部卖给国家,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26元钱。”用当地村民的话说,“相当于不流一滴汗、不花一分钱,每年白白挣了4亩地的收成”。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