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河大“功勋外教”吴雪莉 扎根开封60余载

来源: 2015年07月13日

在开封这座千年小城,有一座百年老校——河南大学;在这所百年老校,有一位美裔中国人扎根在此60余载。

她的人生经历被奉为一段传奇,她的教育思想在这段传奇中始终闪闪发光。她就是全国“十大功勋外教”、河大外语学院学子心中的“美人外教”吴雪莉。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来到中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把开封当成了家乡?究竟是怎样的成就,让她获得了全国“十大功勋外教”的称号?7月11日,在河南大学为她举办的“吴雪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上,记者走近了这位老人。

□东方今报记者张静通讯员路畅董兰兰/文沈翔/图

90岁的“younglady”

7月11日上午,百年老校河南大学明伦校园绿植青翠,祥和宁静。

上午九时,小礼堂前,一辆轿车缓缓停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走下车来。

她拄着拐杖,下车时有些不便,却固执地不让旁人帮忙。身旁她的学生关合凤打趣地说:“Aprettyyounglady。”“哦,Ayounglady!”她也幽默地迅速回应。

其思维敏捷和乐观心态犹如一位90后的年轻人。确实,相对于她对自己设定的活到“二百岁”的目标,在90岁生日面前,她还真的只是一位younglady。

赶过来的她,是来参加学校为她组织的“吴雪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

这天,她的好多学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好多人已白发苍苍,且很多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博导。

扎根开封60余载

为什么她能受如此爱戴?这还要从1946年说起。

从1946年,21岁的吴雪莉跟随丈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从“金发碧眼”到“鹤发童颜”,她见证了中国的峥嵘岁月与繁荣富强;1953年,她开始在河南大学做一位外语教师,从“传道授业”到“桃李满园”,她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1975年,50岁的她,经周总理批示加入中国国籍;90岁时,她膝下学子成群,儿孙满堂,几个子女都已定居美国,她却固执地要留在这里。

把她留在这里的,是她在这里的事业、这里的学生和这里的文化。她在这片黄河边的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她的心、她的情,早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血脉相连。

她珍藏着一面新中国成立前夕制作的五星红旗,每年10月1日清晨,都要在家门口悬挂起这面五星红旗,以庆祝祖国生日;她为英国的出版社写过一本介绍中国的书——《中国的一条街》,讲述一名住在中国的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新奇认识和新鲜感受;她为西方读者翻译了中国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苦菜花》;她曾在美国10个州14所大学讲学,介绍古老的中国文化;2014年,她成了全国“十大功勋外教”……

“大严就是大爱”

这次举办的研讨会,主要就是探讨吴先生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承先生严谨求实的教学精神。

吴雪莉的小儿子黄礼平说:“母亲的这一生,兢兢业业,她教会我们做事要专注,要用心去做。”

而在吴雪莉的学生看来,她是一位极其严厉的老师,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写论文方面。

吴老师对论文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从论文选题到定写作提纲,每个学生至少要面谈4次,文章在2万字以上,绝不允许抄袭。有时甚至其他的指导老师都看不下去,出面向吴老师求情,而她的回答都是“NO!这问题免谈”。

她是白皮肤的美裔中国人,怀着热忱的心在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竭尽毕生精力传道授业、学耕不辍,一个人带动了一个学科,这就是吴雪莉一生的生动写照。

正如河大党委书记关爱和致辞所说,先生不仅是一代代学子心中的精神象征,更是河南大学的一面精神旗帜。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