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年轻诗人牛大了 席慕蓉都写信赞他写得好

来源: 2015年10月15日

这个对书信已不感冒的时代,家住孟津县城的杨水林,却因收到一封信激动不已。这不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件,而是当代著名诗人席慕蓉从台北给他寄来的,还专门称赞他诗写得好……席慕蓉为啥要给并不出名且素未谋面的他写信,他的诗怎样打动了席慕蓉?这里面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东方今报记者付首鹏/文图

小县城里的一封来信

10月4日,今年国庆长假的第四天。

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幸福的孟津县作协副主席、青年诗人杨水林,意外收到了一封信。

虽然和外界也有一定书信往来,但是寄到家里的信并不多。这封信的邮戳上,还打着“台北”字样,地址并不熟悉,他也并没有台湾的亲友,这让杨水林很纳闷。

稍稍疑惑之后,信末落款那手写体的“席慕蓉”三个字,瞬间让他心头“亮”了。这时的他,已经无暇考虑为何有了这封信。

“欣闻您的诗作《共同的期待》在大陆荣获国家级大奖,实属难得!我特在台北为您送上真诚的祝福……这首诗很漂亮,很出彩,颇具亮点,也颇具文采,充分表达了两岸民众的心声,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且语言清新自然,脍炙人口。”

信中,席慕蓉对杨水林创作的一首诗《共同的期待》进行了点评,还表示要将这首诗交到岛内一家报纸刊发,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安排其入选两岸文化交流的特集,信的落款时间是“2015年仲秋前夕於薹北”。

席慕蓉“老乡”牵诗线

事实上,杨水林与席慕蓉也并不相识。

原来,能收到席慕蓉的信,这都得益于孟津县教育局已退休工作人员李孝斌的帮助。

李孝斌和席慕蓉,同为蒙古族人,两人也因此有过交流。

今年5月份,李孝斌和席慕蓉书信交流时,将杨水林的三首诗《蒙古马》、《昭君,北方的恋歌》和《共同的期待》一同寄给了席慕蓉。

然而书信寄出后,关于这三首诗的情况,杨水林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直到国庆期间收到席慕蓉的来信。

李孝斌之所以选择这三首诗寄给席慕蓉,也正是因为这三首诗或与蒙古族的文化,或与两岸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关系。

诗情发于两岸交流增加

那么,三首诗中,席慕蓉为何只提到了《共同的期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又是什么呢?

这从席慕蓉的信中或许能够得到一些解释。信中,席慕蓉还写到,近年来,两岸之间的各类交流互动日趋频繁,两岸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这让两岸民众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她也借此想了解一下大陆文艺界人士的看法,听听大陆民众的声音。

说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杨水林说这还要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海峡两岸交流增加,深有感触的杨水林在奥运会开幕当晚写下了这首题为《共同的期待——写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通航之际》的诗歌。

其中,诗里那些“掬一把故乡的泥土飞向日月潭/乡音,至此在台北的上空兴奋不已/血浓于水,真情传递/潮涌的思绪在心灵深处起伏跌宕……”也正反映出了海峡两岸交流增加的境况。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