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户眼中的万通街“三变”

来源: 2019年04月19日

    如今的万通街,想找个纸片都难

    上午9点,商户赵红军像往常一样,甩开膀子拖地擦门,这家位于郑东新区万通街榆林社区旁的干洗店,已经开了十来年,经营有道的赵红军也被居民和商户亲切地称为“老赵”。

    自商都路办事处开展“路长制”工作以来,老赵店里的先进商户“流动红旗”就没拿下来过,他和其他200余家商户一起,亲身参与并见证着万通街市容市貌提升带来的新变化。□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付雨涵/文图

    【一变】 街道卫生变好了 心情舒畅了

    4月17日上午9点,记者到达万通街东周路,这里是万通街商户集中的区域,第三方机构正在对商户门前“四包”进行检查打分。“每个工作日都要检查打分,这是每月考核商户红黑旗的重要指标。”现场考核的工作人员说。

    打扫完门外的卫生,老赵又开始擦门窗玻璃,“做生意的,卫生是门面,自家卫生搞好了,心情舒畅,生意也好做。”赵红军表示,跟之前道路脏乱、垃圾随处可见相比,现在的万通街真是“大变样”,各家门前的地面、门窗玻璃都很干净,没有乱贴乱画的,想找个碎纸片都难。

    如今,老赵家被授予先进商户“流动红旗”称号,他每天打扫卫生更积极了,“荣誉是奖励又是鞭策,要起带头作用,得做得更好。”

    【二变】占道经营没了  营商环境好了

    万通街虽是条小路,但它横跨黄河南路、农业南路、东风南路3条主干道,北临商都路、南靠陇海快速路,又有五州汇富社区、榆林社区、小店社区3个村改居社区,还有医院和学校,常住人口近2万人。

    “万通街是典型的拆迁安置区道路,不仅人流量车流量大,沿街商户也非常多,有220家,主要以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为主。”二级路长王恒军介绍,要想环境变好,商户首先得“守规矩”。

    为促使安置区面貌大改观,商都路办事处推行“党员+物业+群众”互补型、立体式道路管理模式。同时,办事处动员发挥商户自治力量,每7家商户组成一组,每天依次轮流督促其他商户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做好道路问题自查自纠;对占道经营整治、道路环境卫生治理、非机动车辆规范停放等落实情况,每两天组织一次专人跟踪检查、动态监管。

    “现在商户们都不突店经营了,学校医院社区旁边,以前占道经营的也多,现在也没有了。”赵红军说,共同遵守经营秩序,营商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三变】商户共享共治  关系更近了

    另一个大变化,在赵红军看来,就是商户共享共治“路长制”带来的好处,让商户之间、商户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

    “谁家门前有垃圾了,顺手就扫扫了。”赵红军说,前段时间,他们向办事处反映道路垃圾箱少,两天就解决了。“有规定外放垃圾箱不能随便设置,办事处就为商户统一添置了内放垃圾箱。”榆林社区城管办队长陈胜勇说。

    现在,二、三级路长全员上阵、全时段在岗,有任何问题,商户们随时都可反映。“下一步,办事处还要用不锈钢支架,把空调外机统一支起来,不留卫生死角。”商都路办事处“路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大伟指出。

    自“路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商都路办事处形成以办事处“路长制”办公室、责任部门、分包网格3个主体部门为主导,交警六大队、综合执法局、公安派出所3个执法部门全程参与,环卫、市政、绿化3个管养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下一步,商都路办事处还将采取“一街一景一主题”的形式,对安置区道路空间立面进行提升,设置文化墙,打造内涵深厚的文化街区。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