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岳南:大师并未走远 依然伸手可及

来源: 2019年07月05日

早在读书期间,他就出版了《风雪定陵》,此后关于考古的一系列图书陆续面世,深受读者喜爱。后来,他笔锋一转,聚焦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李庄往事: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中心纪实》等一系列佳作出版,轰动一时。说到这里,大家肯定知道,他就是岳南(如图)。日前,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岳南来到郑州,分享新作《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背后的故事。其间,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因创作考古文学结缘李庄,继而开始关注那一批知识分子

    很多人认识岳南,是从他的考古报告文学作品《风雪定陵》开始的,而真正奠定其江湖地位的作品,则是他耗费八年心血创作的《南渡北归》。《南渡北归》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整部作品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等。

    “这部作品已出版八个年头了,目前发行量已超过一百万套。《亚洲周刊》把这部作品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非虚构类十大好书冠军。”岳南说。

    在聚焦这群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之前,岳南先后出版了《风雪定陵》《万事法门》等11部考古文学作品。一向擅长考古写作的岳南,又是如何转型,开始关注这批知识分子命运的呢?用岳南的话说,缘起还是考古。

    2003年,他到四川考古研究所采访三星堆文物发现、发掘的事。因之前写过的《风雪定陵》等纪实类著作,参考的文章和采访的考古学家,都会不时提到李庄,所以结束后,决定到宜宾市李庄镇看看。“在这里,我看到了当年流亡于此地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及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居住的地方;还有同济大学师生居住的几处庙宇楼舍等。”岳南说,听当地乡亲讲述大师的往事,在大震撼的同时,决定写一部书作为纪念,这便是《南渡北归》先声之作——《李庄往事》问世的经过。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只要有文化在就会复兴

    2011年,岳南到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担任驻校作家,开始筹备新书《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本来就对梅贻琦充满敬佩的岳南,得以在新竹清华大学里搜集更多关于梅贻琦的史料。“那段日子,除了讲课,我把精力都花在这本书上。”岳南说。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南渡北归》,都是岳南耗费多年心血的力作。

    写《南渡北归》时,他多次奔赴湖南、云南等地采访,遇到交通不便的地方,岳南就徒步前进。奔赴多地采访,多年才能创作一本书,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岳南说,他一直被这些大师的风骨和情怀所感动,甚至“爱”这些大师。相对于这些大师在战争年代的困难,他的困难不值一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后,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就走上了“南渡”之路。后来,继续南下到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诞生。在烽火连天的年代,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在岳南看来,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只要有文化在,就会复兴。那是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产生了像杨振宁、李政道等诺奖获得者,以及后来“两弹一星”的诸多功勋人物。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的产生,和梅贻琦先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是岳南对梅贻琦敬仰有加并要单独成书的初衷。

    “民国已成为过去时,但像梅贻琦、傅斯年、胡适、陈寅恪等大师级人物,并未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走远,仍然感到伸手可及。”岳南说。

    为什么现在没有大师了?

    那是因为“物质代替了精神”

    许多《南渡北归》的读者对岳南说,他们最先惊讶的不是书中描述的艰难与纷乱,而是感慨那个时代的大师之多。关于这个问题,岳南在书中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大师云集的时代共发生过两次。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二是清末民初,也就是书中描述的那些人物出生与成长的年代。

    岳南说,如果对春秋战国与晚清民国这两个大时代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大师的产生需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政治生活与文化氛围的宽松自由,即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以这样的精神支柱为依托,才有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老少两辈交相辉映的局面,才有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西南联大学子日后斩获诺贝尔奖的实力,才有了“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 的大学教育发展的神速与成果。

    如今,很多人都在感叹,现在已经没有大师了。而在岳南看来,大师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传承的,只是我们的传承断裂了。另外,那一代知识分子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即便当年那么贫困,他们也不曾放弃。

    费孝通这样评价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曾昭抡:他的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用“志”来表达,“匹夫不可夺志”的“志”。这个“志”,按费孝通的解释,第一是爱国,第二就是视学术为生命。这是那一代学人精神上的共同之处。而现在又有多少有这样想法的学者呢?

    用费孝通的话说,“现在的学者,当个教授好像很容易,搞教学可以,到科学院也可以,他已经不是为了一个学科在那里拼命了,很难说是把全部生命奉献于这个学科了。”

    物质代替了精神,这应该是现在没有大家都认可的大师的原因。

    从历史考古到纪实文学

    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出生于1962年的岳南,是山东诸城人,与作家王愿坚、臧克家是同乡。

    1979年高中毕业后,岳南没有考上大学,作为农村娃,他只能回家种地。1981年底,他报名参军,于三年后进入军校学习。后来,调到了山东武警总队宣传处,成为一名报道员,从此走上了写作之路。岳南记得很清楚,1985年8月1日,《武警报》发表了他的散文《我与祖国》。这也是他的处女作。

    1994年,岳南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当时,他曾先后师从王愿坚、童庆炳等教授,亦成为莫言的师弟,在读书期间也多次向莫言请教。之后不久便创作了影响颇大的《风雪定陵》,这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不承想,《风雪定陵》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至今畅销不衰。

    从岳南首次尝试创作开始,迄今已有20多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岳南著有考古、历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复活的军团》《千古学案》等十一部作品。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考古作品,让他开始关注民国时期这一批大师。先有《李庄往事》(现在改名为《那时的先生》),又写出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之后不断扩充,继而写成了百余万言的《南渡北归》。用岳南的话讲,从历史考古到纪实文学,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多年来,我写了20本书。这个数字不少也不多,至于它们的艺术水准乃至在文学长廊中的地位,那就交给历史来检验吧!”岳南说。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