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父亲照顾血癌儿分身乏术,病友接力暖心守护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6月03日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朱久阳 萌友 马振 刘珊/文图视频 张霓/剪辑

  “爸爸,你可算回来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的某出租屋里,11岁的宇鑫(化名)终于在等待中看到了爸爸的身影,开心的大喊起来。看到儿子如此兴奋,永军(化名)心里在感到一丝暖流划过的同时,又觉得愧对孩子。虽然奔跑了一天满身疲惫,但永军还是会优先坐下来,以父子之间特有的沟通方式与儿子交谈上一会儿。

  “2019年元旦期间,奶奶发现宇鑫脖子后面起了两个大包!”当时,在外干活的永军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随后,永军先是带孩子在老家开封医院做了抽血化验,并无异常。一个月后,宇鑫脖子后的包变得更大,永军便带孩子赶往河南省肿瘤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宇鑫被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自确诊之后,宇鑫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和出租屋成了他活动的全部。在不停的化疗中,宇鑫似乎坠入了痛苦的深渊,掉发、眩晕、呕吐等症状,深深地折磨着这个尚未成年的小男孩。在医生、家人、病友的鼓励和陪伴下,宇鑫闯过了一次又一次生命难关。

  在宇鑫生病之前,永军和妻子就已不在一起,他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宇鑫生病后,永军只能将大儿子放在老家由孩子奶奶照顾,自己带着宇鑫在外治疗。永军既要为孩子看病,又要想办法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于是选择跑起外卖。好在宇鑫相对来说还算听话懂事,能让他有机会在外奔波。

  每到接单的高峰期,永军就提前安顿好孩子,然后匆忙往外赶,正式开启工作模式。有时候,宇鑫在医院还需要输液,永军实在无暇顾及,便委托病友帮忙照顾。熟悉的病友大多都知道永军家的情况,也很愿意帮忙照顾,表示大家都是出门在外,能帮一点是一点,不仅帮助宇鑫换药,有时还会给孩子带吃的。

  “自孩子生病至今,这一路走来,我们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医生、病友,有的甚至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他们的一个善举都会让我心里温暖很久。”对永军而言,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他也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人,所以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献一次血。“接受爱心的同时,也将爱传递下去。”永军说道。

  由于病情的发展,宇鑫在治疗的过程中失去了听力。刚开始时,这一症状对宇鑫来说似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曾经那个爱笑、爱说话的小男孩,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闷闷不乐,一句话都不肯说。在永军的悉心陪伴和照顾下,宇鑫总算走出了这段痛苦的经历,慢慢接受了这一事实。

  宇鑫本该做人工耳蜗,但由于还需要化疗,便暂时佩戴了助听器,但效果微小。宇鑫只是偶尔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所以他与爸爸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就是用纸和笔沟通。不过在长期的相处下,父子俩人之间的默契在渐渐提高,有时简短的词语,宇鑫通过观察爸爸的口型,也能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

  对永军而言,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才是最放心的,虽然每天都在奔波、忙碌,但只要一回到屋里能听到孩子叫自己一声爸爸,他已心满意足。“我很珍惜也很享受每天回到屋子里,和孩子坐下来一起聊天、打闹的时光,那一刻,我脑子里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永军说道。

  如今,宇鑫还在继续接受治疗,而永军依然奔波在路上。不同的道路,但父子俩人却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他们要一起回家,相伴彼此。愿他们在这条路上,可以被温柔以待,也愿他们能始终保持一颗纯善之心,能接受帮助,也能将爱心传递。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编辑:王磊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