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麦种子研究员李甜:想像袁老一样培育出高产小麦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6月04日

    6月1日,走在新乡县七里营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基地里,5000余亩小麦在阳光下翻滚着麦浪,空气中满是麦香。清晨7点,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李甜就和其他8位研究工作者一起下麦田,采集麦穗种子数据。“样本较多,人员有限,麦穗给我们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所以我们每天都是从早晨7点采集到下午6点。”李甜介绍道。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冯晓玉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刘素云

    通讯员 魏国武 余晓健/文图

    【机缘巧合】 来到新乡与小麦结缘

    新乡的田野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自1957年以来,中国农科院6个院属研究所先后在这里建立试验基地,70多位各领域农业顶级专家带领60个课题组,在此开展科研工作,80后小麦种子研究员李甜就是其中一位。

    谈到与小麦结识,李甜说也算机缘巧合。他的家乡湖南郴州主要种植水稻,来北方上学前,没见过小麦。大学期间,读生物学专业的他,就以袁隆平为偶像,期待投身农业研究,提高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

    2011年,李甜从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当年5月,他跟随课题组长、全国知名小麦专家张学勇老师来到了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新乡小麦基地。一到基地,李甜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大片麦田,一眼看不到边。走近看,饱满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等着他去发现、去探索。

    【为麦痴狂】 为等待一个实验结果工作到凌晨

    每年小麦成熟时期采集到的样本和数据,研究工作者会带回北京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实验室里,对比选出的优秀种子,来年再播撒到基地里,观察它的成长和结果。

    在试验田里发现籽粒饱满、粒重较大的小麦材料,对于从事小麦产量基因研究的李甜来说,是无比兴奋和幸运的事。“我们经常会为了等待一个实验数据,加班到凌晨。”李甜说,虽然有时候感觉很辛苦,但这种付出还是值得的。

    2015年,课题组在“周麦18”群体实验中,采集到了较优良的样本数据。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对比实验后,来年又在试验田里播种验证。最终在“周麦18”的基础上培育出了小麦新品种“中麦66”,它具有矮秆、多抗、高产的特性。并于2017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4年来,中国农科院持续深耕新乡县希望的田野,先后有1000多项新成果在这里诞生。

    “小麦是一个基因资源很丰富的作物,它的多样性使它可以通过杂交获得许多优异性状从而一直延续下去,非常值得研究。”从2011年,跟着张学勇老师来到新乡基地,十年来,虽然从事的都是略显枯燥的田间工作,但李甜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

    【接力传承】 希望像前辈一样影响更多年轻人

    60多年来,齐兆生、郭予元、吴孔明院士等,中国农科院一代代“大腕”在此深耕,薪火相传,几代人在新乡县长期驻守。新乡县成为中国内吸剂农药的发源地、中国抗性棉花的发源地、县乡村三级农科网的发源地。

    目前,新乡县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月23日,中国农科院与新乡县正式签署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乡村振兴。

    谈及前辈,李甜说,张学勇老师2009年就到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基地了。他见到这里的小麦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李甜感慨,正是有许多这样的前辈,让他们这一代研究工作者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李甜说他会把研究小麦一直进行下去,这也是他大学时的梦想,他也会把这份热爱和坚持带给更多年轻人。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