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种粮大户王雷:辞掉“铁饭碗”回乡种1600亩小麦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6月04日

    浇水,手机遥控即可;捕虫,高空昆虫控诱灯密布田间;气象,田间地头的监测站通过手机一切尽在“掌”控;病虫害防治,无人机编队来“帮忙”……“老一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对于我们80、90后真的渐渐远去了!”郸城80后新农人王雷站在自己承包的1600亩小麦田中欣慰地说道。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康

    年收入20万的80后国企员工回老家“种地”

    今年38岁的王雷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之后一直在重庆一家国企上班,早在几年前就已做到了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单论收入的话,我的工资真不算低,年薪加奖金一年到手差不多也20万了!”王雷笑着说,因为媳妇和孩子都在老家郸城,夫妻俩一直过着双城生活,颇为不便。2018年休假回老家的时候,看到了县里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就萌生了回家“种地”的想法。

    年薪20万,为啥萌生了“种地”的想法?“像我们村里每户也就三五亩地,在家种地的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像90后、80后甚至于70后基本上没人在家种地!”王雷算了一笔账,在郸城县农村一亩地按照冬种小麦夏种玉米来算,一年除去人工和成本到手也就1000多块钱,年轻人出去打工的话一个月最少也能挣个三四千元,一个月挣的钱赶上种地一年的收入了!

    “年轻人不愿种地,归根结底是种地不挣钱!当县里把‘春旱秋涝’‘靠天吃饭’的普通农田,变成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后,我真正看到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种植的机遇!”王雷说,“说干就干!辞掉国企工作后,我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100多万元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600亩地搞种植。很多亲戚朋友都认为我一时冲动,纷纷质疑‘真不知道这孩子咋想的’!”

    农村种地用上“高科技” 打药用上无人机

    郸城县的高标准农田究竟有多“高”?让国企工作的王雷辞职并投资百万成为80后新农人。

    王雷指着远处横跨麦田的“时针式自动喷灌设备”说:“种过地的都知道,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浇地,在高标准农田里这个问题解决了,县里配备的‘时针式自动喷灌设备’,不仅省时省力,还省钱!290米的喷灌设备上布满喷头,只要我一刷卡,再按3个按钮,自动喷水就开始了,我就远远地坐在树荫下吃着冰糕监工了!这个设备不仅能喷水,加入肥料还能自动施肥呢!”

    王雷算过一笔账:以前浇500亩地,得用10台柴油机抽水,浇一个多星期,现在只用一天就够;以前每亩地需要60立方米水,现在只用36立方米;以前浇地成本每亩合40多元,现在仅10元。“特别是到大旱天,自动化设备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不仅浇得匀,而且不容易干。不像以前,1000多亩地浇完一遍,最先浇的地又旱了。”

    在王雷的田间还设有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检测点和气象监测站。“农村有句俗话‘人勤地出宝,人懒地长草’,如今科技设施真的让我‘懒’了不少,不到地头也能在手机上查看地里的情况,地里有啥虫子,农村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比我知道的还快,解决方案立即就发到我的手机上了!”

    在王雷承包的高标准农田之上,县农村农业局还专门配备了大量的诱蛾灯等防病虫害设备。“相比之前的病虫害防治,农药真是少用了一大半!农药用的少了,不仅节省了成本,对粮食安全也至关重要。”王雷介绍说,现在喷洒农药全部都是无人机编队,“这1600多亩地的小麦,十架次的无人机编队一天就搞定了,要是放在以前,十个人十天也不一定能搞定!而且喷洒不均匀,弄不好人背着药筒,农药大量接触皮肤还有危险。”

    在王雷田间,还有一个高高耸立的摄像头,可以监控方圆几百亩耕地。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国家土地移动管理系统装置,可以24小时监控耕地情况,及时发现破坏良田、违规建设行为。

    据了解,如今,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已成为郸城县的一道风景。近年来,郸城县共投入3.8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1.5万亩,综合配套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物联网植保系统、智能灌溉系统。“十四五”期间,郸城县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

    1600亩地全部改种小麦

    今年已丰收在望

    如此“高”的高标准农田,80后新农人王雷的收益如何呢?“当初就是看到农田如此好的配套设施我才下决心投资种地的,但是多年在外打拼没种过地,也吃了不少苦头,第一年种花生因为种子问题外加经验不足亏了几十万,差点把我赔‘趴盘’,第二年听从县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开始种红薯,效益还不错但是太费人工!今年我再次征求农业部门的意见,1600亩全部改种小麦。”

    谈及改种小麦的初衷,王雷说:“咱们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中原粮仓’,郸城县又是河南省的超级产粮大县,说明小麦是咱们这里最适宜的农作物,虽然比不上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但是种小麦是最稳定的!”

    王雷走进麦田,攥着一个麦穗在手里揉搓开,他仔细数了一下总共48粒,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今年的亩产绝对要超过1400斤了!这一季的小麦就把我一年承包土地的费用都挣回来了,秋天收获的经济作物都是净挣的了。两季的农作物每亩地能净挣个几百元,除去人工和成本今年收入大几十万是妥妥的了!”

    “老一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对于我们80后、90后真的渐渐远去了!”王雷站在自己1600亩地的麦田中感慨地说,“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的种植模式真是实打实地提高了我们这些‘年轻’农民的收益!”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