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80后教师唐建卫:50多亩麦地种着上万种麦子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6月04日

    【编者按】

    粮丰农稳天下安,芒种将至,风吹麦浪。作为我国夏粮主产区的河南,经历200多天的成长周期,8500万亩小麦正从南到北开镰收获。

    河南和全国不少地方一样,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60后农民逐渐老去,农村面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00后从未下过地”的问题。作为中原粮仓,河南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谨记总书记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新时代河南农业 “再出发 ”呢?

    在河南迎来夏粮丰收之际,东方今报·猛犸新闻策划推出《中原新农人》特别报道,通过中原大地这片热土上5位年轻的新农人与小麦故事,来看“粮安天下”的河南答卷,如何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南“粮”。

    唐建卫在选育新品种的同时和小麦病菌赛跑

    五月中下旬,小麦进入收割期。然而,受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在大部麦区发生。

    日前,农业农村部下发紧急通知,针对大部麦区收获期雨水偏多等问题,要求各地加强小麦后期田管,做好收获期小麦赤霉病防控等工作。此时,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的试验田迎来不少观摩者。该校团队研发的新品种,展示出对条锈病、赤霉病高抗、中抗的同时,还呈现出适合黄淮农民需求的大穗、方穗、矮秆、高产等性状。

    “和小麦病菌赛跑,要比它领先五年才能保证安全。”正如该校80后教师唐建卫所说,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他们一直在为粮食安全奋斗。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王姝/文 记者 邱琦/图

    为黄淮麦区选育新品种

    打破种质资源单一现状

    5月27日,豫北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走进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的试验田,看见麦田被分为条条块块:有的个头矮小、颗粒饱满,有的个头高大,却呈现倒伏之势,有的细看带有黑色斑点,有的略带青色,有的没有麦芒,有的麦芒特别长……一些麦秆上还绑着标签。

    “我们这50亩麦地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有上万种麦子。有一些不是用来育种,而是用来种质资源创新的。”唐建卫的上衣兜里揣着五六支不同粗细、颜色的记号笔,用于标记特殊小麦。他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走进麦田深处:“你看,这是周8425B,周麦的核心种质资源。近20年来黄淮区域的推广品种,有60%以上是由它衍生的,是它们的‘亲戚’。”

    一个小麦品种长期规模化种植,有时意味着稳定,有时则暗藏着危机。唐建卫告诉记者,目前黄淮整体面临着小麦种质资源单一的问题,一旦有某种新的病菌变异或侵入,而该品种缺少相应的抗体,可能殃及整个“家族”。

    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创新品种,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资金,种粮户不可能承担,企业也难以决断。一些高校的科研团队扛起了责任,河南农业大学的小麦研发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南方的小麦品种,这是攀大穗品种,我们还引进了国外的抗源,利用了wheatear,小黑麦等,针对本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杂交培育出和周麦后代有明显性状和抗性差异,并适合我们推广种植的品种。未来万一有新的小种变化,我们就可以及时应对。”唐建卫说。

    向赤霉病“宣战”,健康的小麦还能实现“定制”

    种质资源创新圃、抗赤霉病鉴定圃、抗条锈病鉴定圃、新品系比较试验圃……迎着干热风,走过一块块试验田,最终到达新品种展示区域。

    “这是我们团队这几年的成果。近年一个最难攻克的任务,就是研发出像这样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唐建卫脸上露出笑容,用手抚过麦田:“你看,这些小麦不仅很健康,而且颗粒饱满、抗倒伏能力强,能够在我们这里推广。”

    赤霉病对小麦生长有多大影响?唐建卫解释,这种病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影响产量,更可怕的是会产生DON毒素,影响食用安全。这种病菌原本主要在南方,近年随着气候和耕作模式变化,已经向北方推移,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流行。

    十年前,唐建卫和同事们发现赤霉病北移的趋势,就开始了抗性研究。他们引进了南方抗赤霉病的品种,同时结合降低株高、引入抗条锈病等北方种植需要的特征,进行鉴定、育种。

    赤霉病不是常发性病菌,对环境要求很苛刻,发病之初也难以辨别。为了充分研究,唐建卫和同事们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小麦尽可能“发病”,在田间鉴定的同时,送到实验室进行分子标记检测。他们白天为小麦做杂交,夜晚加班加点,用上所有的鉴定方式,摸索形成鉴定本地赤霉病的方法,筛选出可用的种质资源。随后,结合DH等快速育种技术,筛选出种子基因的优势组合,实现了一年基因型稳定,第二年完成了种质鉴定,很快进入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最令唐建卫高兴的是,他们研发出了高抗赤霉病的豫农903品种,在南方的“病窝”地区种植,都表现出高抗性能。

    紧接着,他们开发并推广了适合北方不同种植需求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为茅台酿酒“定制”中抗软质的豫农901,符合豫南晚播早熟的豫农902,以及目前热销的豫农908……还有一批小麦正“整装待发”,等待推广,在抗病菌的基础上,它们比第一代的农业性状更好,能够实现高产、优质、抗逆,甚至在减肥、减药、减水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品种性状。

    “和小麦病菌赛跑,要比它领先五年才能保证安全。等到本地发病再去想办法肯定是来不及的。”唐建卫说。

    带着学生“扎进”麦地,让粮食安全事业后继有人

    河南小麦的种植周期是230多天,唐建卫和学生们就守着麦地230多天。

    正是小麦成熟收割期,麦田里十分热闹。试验田无法机械收割,都是师生带着村民人工抢收;组团来参观、采购的机构企业工作人员,也络绎不绝。

    5月17日中午,忙了一上午的师生和村民们从麦地出来,黑色泛红的脸上,都挂着汗水。

    许豪是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研一学生,他收拾完工具,和唐建卫聊起前几天在河南信阳查看麦地赤霉病的情况。谈及当时下雨,同学们干脆脱了鞋,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麦地里,师生两人咧开嘴笑了起来。

    “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参与选育、推广、示范的整个流程,感受到付出劳动研发出新品种,产生了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能实现小麦安全、增产,为企业、农民带来效益。这样也能很快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唐建卫说。

    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做好科研,唐建卫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带好该专业的学生。

    接待观摩的人员时,唐建卫喜欢带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劳动被认可的喜悦。他坦言,农学劳动量大、任务重、时间长、环境恶劣,但相对收入偏低。作为基础行业,对学生吸引力没那么大。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热爱并从事这份事业,老师们一直在努力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实践学习,农学院的学生们被分到各个基地进行实践。在小麦基地,老师们给每位学生都分了一小块田,指导他们种植,带他们反复比较每一块的细微差异。

    唐建卫说,其实和小麦相处久了,你会发现它们的美感。他告诉记者,经常有农业专家来看麦子,要走了,又转回来,站在麦田中久久不愿离开。

    “这沉甸甸的麦穗,看着就高兴。”他说。

    唐建卫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颗粒饱满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