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舞一墨 肆意挥洒 都是传承之美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9月22日

  《中秋奇妙游》再次霸屏,亮点频出,10个节目各有特色,每个画面都颇有深意,把传统文化含蓄内敛又饱满热烈地表达出来,不少网友感叹节目“长在了自己的审美点上”。在创意舞蹈《墨舞中秋帖》中,网友们更是惊喜地发现了“彩蛋”。对此,《中秋奇妙游》总导演路红莉表示,我们想讲的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吴净净赵丹

  记者:10个节目各有特色,有没有隐藏的细节?

  路红莉:拿周深的节目《若思念便思念》来举例,通过画面、场景的设置,通过诗词,我们实际上给大家讲述的是客出河洛、根出河洛的文化。可以说,我们现在客家文化研究出来的结果,在这个节目里也都有呈现。

  比如武术节目《少林·功夫》,一开始以中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再比如创意舞蹈《墨舞中秋帖》,实际上是以中国书法三大名帖之一的《中秋帖》为契机延伸而来的一个节目。

  事实上,每个节目都承载着很多这样的细节,我们也希望大家看到感兴趣的节目之后,可以去深挖一下,扒一扒背后的文化知识。顺着《墨舞中秋帖》去了解书法,看到创意节目《和》去了解太极文化。

  记者:创意舞蹈《墨舞中秋帖》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网友们很惊喜看到这次还请到王羲之第75世后代表演……

  路红莉:这其实也是一个传承的概念,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还有他们的后人,他的存在告诉你,我们的文化不是虚的,我们的传承者依然在。这次我们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和弘扬书法的艺术,邀请王羲之的后人,首先他非常合适,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其次我们认为他这种身份,也代入了我们对于文化传承的一个解读,因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就是在我们后代的传承中得以体现的。

  ■文化密码

  “四阿哥”一笔书成的《中秋帖》写了啥

  《中秋帖》有多珍贵?

  提笔有神,入木三分,王献之指尖划出令人痴迷的弧度,旋转在中秋画卷,在如雪的宣纸上落下每一笔重墨;待笔墨风干,持笔而立,一幅《中秋帖》如跃鲤,有外形不失风骨,墨香四溢,历史如微风般吹拂,艺术如浓墨般浸入……

  你知道吗,“中秋奇妙游”之夜,写出《中秋帖》的这位玉树临风、能文能舞的“王献之”,是我们熟悉的“四阿哥”王文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王羲之第75世后代。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据传为东晋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希”。

  乾隆帝对三希极为珍重,在养心殿专门隔出一间书房,御书“三希堂”匾额。就在这间书房里,乾隆皇帝经常坐在窗前临摹这三幅书画作品。《中秋帖》更是被乾隆皇帝视若珍宝,并在卷前引首书题“至寶”两字。

  《中秋帖》到底写了啥?

  王献之的《中秋帖》是最早出现与中秋相关的书法作品。《中秋帖》共写了3行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大概意思是:中秋却不能见到你,不知道要如何度过,也无心欢庆,只好等待大军归来之日,再一起庆祝吧。

  《中秋帖》虽然因为残缺后人断句困难,理解也各不相同,但不难看出字里行间的思念之情,也不妨碍它的大家手笔。

  《中秋帖》虽仅22字,但变化万千。

  王献之是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在他之前,草书的样貌大多是瘦劲遒拔,字与字之间彼此独立,连绵较少。而王献之则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加强了纵势的连贯性,极草纵之致,似一笔写成,这种笔风丰润妍美、散朗多姿,在当时掀起了一股风潮。

  《中秋帖》于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虽然,很多人认为现存《中秋帖》不是王献之的真迹,但作品很准确地将王献之那种连贯纵引的特点传达了出来,让后人赞叹不已。宋代书法家米芾这样评价《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据河南信息广播

  ■热评

  天哪!#王羲之第75世后代墨舞中秋#居然用的是《中秋帖》为契机!还请来了王羲之的后人,河南卫视有心了啊!可以可以,这很中国风!多多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势在必行!#你永远可以相信河南卫视#

  ——网友“娱乐当家人”

  中原宝地真的是满满的文化厚重感,《墨舞中秋帖》以丹青水墨为主色调,舞蹈和书法结合刚柔并济酣畅淋漓,一撇一捺皆是文化自信!

  ——网友“圈大神”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