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光环+数字刺激=畅销创业书?

来源: 2015年06月08日

创业已成为年轻人词典里的关键词

全民创业的大背景催生了无数创业书籍

它们无疑扮演着心灵鸡汤的角色

缘起在2015年刚刚过去的近半年里,我们见证了“创业”从一个小群体的狂欢变成国家层面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政策层面对创业的重视基于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可加速国家发展,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的核心观点,这一政策的变化经媒体的广泛传播,逐步形成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创业成为年轻人词典里的关键词,如同万众挤考公务员时代的迭代升级。这份激动的背后,有份明晃晃的不安:创业怎么做?严重的同质化思维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痛楚之一,创造力教育迫在眉睫。

翻开已经出街的6月杂志,“创业”毫无悬念地占据封面头条,在书店畅销书榜上,各色创业书籍“雄霸”畅销书榜几个月。从表面来看,创业畅销书在万民创业的大环境中扮演了摇旗呐喊的鸡汤角色,然而这碗“鸡汤”的营养价值有多少呢?

广泛撒网

难以定位的读者群

在很多媒体眼中,创业书似乎可以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可以与小说、诗歌等类型的图书并列。事实上,出版商也在有意无意将这类书籍凑在一起,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标榜创业的畅销书的读者到底是谁?

先来看两本读者群体混乱的创业畅销书。《创业维艰》的作者霍洛维茨和《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都是从创业者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都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大泡沫。那么,这两位互联网老兵的书到底给谁看呢?创业者和投资人职业差异很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博弈与纠结。

这种纠结在彼得·蒂尔的《从0到1》里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创业者,他追求从0到1的本质创新,而他当年却还是投资了与Mysapce没有本质差异的Facebook;作为创业者,他希望自己和同伴拥有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和长远计划,但在投资人的角度,快速变现离场的诱惑同样让他做出了卖掉Paypal以及Facebook股票。

更进一步来说,这本谈论投资哲学的《从0到1》被生生包装成所谓创业圣经,只因为该作者是投资创业公司的投资者,尽管全书也在谈论所谓的创业公司与未来发展,但蒂尔已经脱离互联网产品第一线长达15年,他的这些创新、管理团队的经验能给连一个产品demo还没有做出来的创业者带来多少指点?

当下的这种定位错乱的创业书籍一股脑儿地摆在书架上,读者找不到自己想看的书,书籍也找不到自己的“主人”,出版商纵然可以嘲笑“互联网思维”的浅薄,但至少,他们做到了以用户(读者)为中心。

别样解读

当美国梦遇到中国大妈

前几年,一本叫《失控》的书出人意料地在中国走红,一时间,整个中文互联网的人都在谈论这本书,线上线下的讨论异常热闹,堪称年度文化事件。但这是一本写于1994年、长达700多页的大部头。在书中,作者凯文·凯利引经据典,横跨生物学、人类学、物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描绘出互联网或者说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

的确,凯文·凯利讲了很多东西,但另一方面,其实他什么都没讲。

创业者们从《失控》里读到了“外部式、边缘式创新的伟大力量”,并终将“颠覆”掉那些大公司;而大公司们则看到了“暂时性垄断”的合理性。于是,我们看到了凯文·凯利向创业者的金山网络CEO傅盛面授边缘性创新的秘诀,又看到了凯利与备受垄断指责的腾讯老板马化腾畅谈垄断的“好处”。

彼得·蒂尔所遭遇的则是另一番情形。头顶“Paypal之父”“Facebook早期投资人”的光环,这位特立独行的投资人崇尚的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也就是常说的颠覆性创新。

但从2月份的中国行开始,彼得·蒂尔的理论在中国式语境中面临着尴尬。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更推崇从“1到N”的创新。彼得·蒂尔可以轻松地列举美国的从“0到1”创新案例,比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但在最近一次公开活动上,当谈到中国的从“0到1”案例时,彼得·蒂尔一时语塞,然后极其为难地指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所有企业和创业项目中只有5%是从从“0到1”,而今天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5%。

彼得·蒂尔在过去几个月俨然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新“老朋友”,从各种创业大赛到行业大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慢慢地,他不会再一遍遍地解释从“0到1”的创新有多伟大,而是反复强调“从1到N”的正确性。

从《失控》到《从0到1》,纵然内容是以美国互联网为基础的思考和延伸,但在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则出现了另一番“别有用心”的解读。

渴望成功

数字刺激与名人光环

麦克卢汉说,数字是人类感觉的延伸。科技媒体们充分领会到麦氏这句话的真谛,他们用数字让创业者和准创业者们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当写到Uber时,科技媒体们从来不会忘记这样的描述:“2014年5月,Uber的估值只有100亿,而一年后的今天,Uber的估值增长到500亿。”

这些科技媒体一度作为新媒体的身份横空出世,也的确为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贡献了海量的编译内容,这些能够敲打到创业者内心深处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创业者。也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了提前注解,没有哪家媒体关心你的产品如何,他们反反复复地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做估值(市值)几百亿的公司?”

与科技媒体相比,伪鸡汤的创业畅销书不仅钟爱数字刺激,还用名人刺激——这里泛指自己创过业后卖掉公司或公司已经上市的人。

《从0到1》里的彼得·蒂尔1998年创立了Paypal,四年后以16亿美元卖给了eBay,实现财务自由的彼得·蒂尔进入创投圈,并先后投资了Facebook、LinkedIn、Spotify等企业,终成投资界一代枭雄。这样的数字刺激(16亿美元)和个人经历(从创业者到投资人)已经为这本书的畅销奠定了基础。

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创业维艰》《精益创业》《创客》这些书中,作者曾经的财富背景与个人背景反而成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但真实的情况则是,从第四章“陷入绝境”开始,该书的基调被调整到大多数泛商业类鸡汤辅导读物的范畴内,霍洛维茨用一个个疑问句式开始了“授课”过程,类似于“可以从朋友公司挖人吗?”“大公司高管为何难以胜任小公司的工作”等话题成为霍氏话题的核心。倘若抛去名人光环,这些书有值得一读的理由吗?

这是创业者最好的时代,也是创业者最坏的时代。在资本与技术的推动下,似乎每个创业者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摆放在书架上的创业畅销书让他们看到了未来,并完成畅销书社交的重任。

只是,这些伪鸡汤的创业书无法让创业者的成功时间超过15分钟。据新京报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