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领军人李树建:戏内“忠孝节义” 戏外“身体力行”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年10月22日

    20多天前,“守正创新——豫剧人李树建‘忠孝节义’四部曲暨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进京献礼”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亮相北京,尤其是《义薄云天》更是首次与首都观众见面。有评论家认为,李树建戏内“忠孝节义”,戏外“身体力行”,为豫剧生态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树建直言:“当年我去看望病中的常香玉大师,她曾问我‘豫剧还中不中了’,我回答常老师,我相信豫剧一定中。我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继承常老师的遗志,促进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

    【艰辛付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为李树建“忠孝节义”四部曲的完结篇,《义薄云天》一亮相,即让观众眼前一亮。

    “《义薄云天》我看了两次,有两个感觉。第一,不简单。李树建今年58岁,武戏演员从40岁以后,体力、各方面功力都开始下降, 58岁还敢于挑战关公,不简单。第二,不容易。戏曲人在舞台上怕的就是表演时给你很多束缚,比如我们的盔是硬盔,演员最怕硬盔,李树建做到这一点,实属难得。”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中心主任杨帆说。

    北京市剧协副主席李龙吟说,“忠孝节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这四部戏是豫剧发展上的里程碑,尤其是表现关公的《义薄云天》 ,李树建以近60岁的年纪每天苦练武功,终于拿下这一难演的历史角色,值得敬佩。

    豫剧表演艺术家修正宇说,李树建这种突破自己的精神,值得青年人学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事实上,为了演好关公,一年多来,李树建每天坚持练功,到处求教,请来了他在洛阳戏校的恩师谷桂红,还有河南省越调剧团的青年导演常文青给他指导,从跑圆场、耍大刀开始,一个动作一个细节,一遍遍练习,一刻都不敢懈怠。

    李树建此前从未演过武戏,面对各界的期待,李树建选择了“苦”字当头。

    为了弥补自身武戏方面的弱项,整个疫情期间,李树建天天都在练功。疫情缓解后,无论在家、在排练场还是在出差的酒店,他都在思考着关公的动作,随时随地练功,贴身的练功衣都穿坏了几件。

    【人物塑造】我笑观众笑,我哭观众哭

    谈及《义薄云天》中的关公一角,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说,李树建演得大气。“作为一个名演员,你可能有塑造人物的能力,但是你不一定有塑造人物的功力,李树建能力和功力兼而有之。”

    表演要走心,要有人物的内心体验,这是表演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在不同的表演领域,内心体验的表现形式是有侧重的。新加坡一位老艺术家的总结是:“内心体验在电影上表现为表情,在话剧上表现为动作,在戏曲上表现为程式。”

    “李树建的豫剧表演,以程式为主,有动作又有表情,生活戏真实自如,该发力的地方则激情四射惊天动地。真可谓‘曲径通幽、异峰突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李龙吟称赞。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认为,李树建的“忠孝节义”四部曲立足地域文化,充满了浓郁的豫剧风格、中原文化风格,提升拓宽了豫剧的表演艺术,发展了这个剧种唱念做打的表现形式。

    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志敏认为,在角色塑造上,衰派老生李树建挑战红生关羽,融武生勇猛威武的气派、老生稳健凝重的风度、花脸刚健的工架于一体,允文允武。

    对于大家的褒奖,李树建说:“我演戏,要达到和观众同呼吸、共命运,我笑观众笑,我哭观众哭。”

    【扎根传统】演“忠孝节义”,要“尽忠尽孝”

    在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看来,“忠孝节义”四部曲进京演出,展示了李树建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中原戏剧的新面貌。

    李树建是当代艺术家中非常有时代责任感的一位演员,有一种纯朴的人生理念。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扬不是概念化、表面化的,而是他的人生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所以在他的戏中看到的不是空的思想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在中国传统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现代感的“忠孝节义” 。

    “他的戏可看性非常强,有比较浓的技巧性,同时又有艺术家独特的追求和风范。”崔伟说。

    而李树建说:“我在58岁这样的年龄,跨行当‘折腾’自己,下定决心去演这个一般人都不敢碰的‘老爷戏’,许多人都认为李树建疯了!”

    李树建说,多年来,一些专家和铁杆戏迷一直呼吁豫剧擅长的关公戏、袍带戏,认为他演好“忠孝节义”才算是一名戏曲人真正的“尽忠尽孝”。但作为一个老生演员,他是被关心和支持戏曲事业的亲人们“将军”,然后用抛砖引玉般的“自虐”精神站出来排演这部戏。希望通过这个戏,能有效带动更多豫剧传统袍带戏的回归。

    【守正创新】创新无止境,走出新路子

    “李树建在继承前人扎实、成熟的豫剧表演体系基础上,创造了李派豫剧表演艺术。” 李龙吟说,李派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守正创新。

    “守正,就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功夫扎扎实实的继承;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迎合时代和观众,让今天的观众接受、爱看。李树建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的正路。”李龙吟说。

    北方昆曲剧院原书记凌金玉说,“忠孝节义”四部曲都做到了既坚守豫剧和戏曲的传统表现,又在创作展现上运用了新的手段。

    而李树建认为,创新无止境,他力争做到古典、现实、浪漫主义三结合,戏里有影视、戏里有舞蹈,只要观众接受就值得探索,他想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

    自从《义薄云天》搬上舞台,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周保全就分外激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50多位学生和十几位教师参与演出,促进了戏曲教学的整体提升,对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我们最初的思路,就是培养青年演员和专业院校学生,用传帮带的形式打造一部能永远留在豫剧舞台上的传统剧目。” 李树建透露,剧组还专门准备了关公的B角演员,他们有信心在合适的时机为大家呈现一台青春版的《义薄云天》,展现中国豫剧的后继有人和青春魅力。

    李树建回忆,2003年他去看望常香玉老师,常香玉问他:“树建,豫剧还中不中了? ”

    “我回答常老师,我相信豫剧一定中。我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继承常老师的遗志,促进戏剧的发展和繁荣。”李树建说。

    【敢为人先】身为领军人,敢为天下先

    值得注意的是,李树建的“忠孝节义”四部曲,受到了首都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票难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志敏说,《义薄云天》作为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中华美德四部曲”的收官之作,与《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构成了“忠孝节义”的完整体系,戏内“忠孝节义”,戏外“身体力行”。《义薄云天》剧目不仅仅是个体编剧、演员的选择,也是豫剧坚守传统文化的责任使然,更是中原儿女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李树建谦虚地说,作为一名从艺45年的豫剧老兵,他有责任和义务与河南省豫剧二团一起演好这部发生在黄河岸边的关公大戏,在舞台上讲好黄河故事。

    近年来,在豫剧领军人李树建的统领推动下,通过中国豫剧节、全国豫剧院团长工作会、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以及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开展的多个公益活动,让豫剧在全国戏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夸赞,在李树建身上,有一种“滚石上山敢为人先”的“亮剑”精神,这是李树建带给豫剧乃至中国戏曲的一笔财富。

    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则感慨,李树建的“忠孝节义”四部曲呈现了专业状态,看到了河南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李树建引领着百姓看豫剧。

    无数褒奖和“敢为人先”的背后,则是李树建的无悔付出。

    李树建说,过去他只演文戏不演武戏,是个“刀枪不入”的人,而这次,虽未焚身,但“碎骨”了。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