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河南姑娘的调查报告引发的广场舞“再认识”

来源: 2015年04月18日

别急着给广场舞贴上标签

“大妈”、“孤独一代”、“噪音”、“公共空间”、“十二套标准舞”……
这些名词一个个罗列出来,指向的是一个近几年屡见报端的名词:广场舞。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平平常常的名词被过度标签化,也迅速升温成人们莫衷一是、褒贬不一的话题。
2013年,一个叫王芊霓的河南姑娘花了半年时间,走访街头巷尾,写下篇名为《污名与冲突:时代夹缝中的广场舞》的调查报告,并于今年4月初发表在《文化纵横》杂志上。王芊霓是香港中文大学2012级人类学的硕士生,她的这篇文章令她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当我们的记者用了一天的时间联系到远在芬兰的王芊霓时,小姑娘说,她没想到一篇广场舞的文章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
与王芊霓同样的还有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师黄勇军,他对广场舞的调查更早。
对广场舞的认识,有人像王芊霓、黄勇军一样,理性分析。但更多人则是感性的印象——通俗的旋律,一致的步点,大妈的家园,甚至“扰民”、“噪音”……
记者走访了两个郑州广场舞的宗师级人物,她们经历的广场舞不仅是种健身方式,还是江湖和门派。
王芊霓和黄勇军则认为,广场舞是中国一代孤独母亲的情怀守望和精神家园。他们只是掀开了广场舞的面纱,让人们看到了面纱下中国社会的心理冲突、代际冲突。
然而,广场舞所带来并将影响的远不止此。
我们用这期专题,只想告诉你,广场舞远不止“中国大妈”一面,它是情怀、是江湖、是产业、是文化认知和代际心理的较量,它有可爱可亲的一面,也有可悲可叹的一面,它的存在,有“千机变”。
所以,别急着给广场舞贴上标签。东方今报记者 王会杰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