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专访 | 北大教授、长江学者廖可斌: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6月25日

猛犸专访 | 北大教授、长江学者廖可斌: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而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则是全国顶尖的专家。

从湖南师范大学到杭州大学,从浙江大学再到北京大学,40余年来,廖可斌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再到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步履铿锵,走向古代文学研究的“金字塔尖”。

在廖可斌的生命历程里,他创造了33岁被评上教授的记录,他还曾从事管理工作14年,直言因此“耽误了学术研究”并毅然离开管理岗位。

今天的廖可斌是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日,廖可斌莅临郑州,做客天一文化讲坛,以《由古典文学走进明清两代的世貌人心》为题,对明朝的社会情况特别是晚明的社会形态、社会思潮进行了分享。

讲坛开坛之前,廖可斌接受了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的专访。他说,他就是一位普通老师,年过半百,渐入老境,深感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其意义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因为不管你获得了多少,最终都将失去,而经历已沉淀为人生的历史,就是人生本身。

【一】廖可斌何许人也?

“廖可斌要来郑州了!”今年5月初,省会郑州不少高校中文系老师的朋友圈里,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消息。

廖可斌何许人也?

高等院校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学习古代文学的大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他。

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等。

此次来河南,做客天一文化讲坛之前,他先去了一趟郑州大学。

“我来河南的次数不算多,但洛阳、开封都去过,欣赏过龙门石窟的精妙,感受过嵩山少林的席席禅风。当然,第一次来河南,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92年,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年会在开封举行,古都的厚重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1961年出生于湖南安乡的廖可斌,在更早的年代乘坐火车去北京,就由南至北穿越河南全境。透过斑驳的车窗,目光所及之处,均为一望无际的平原,走上几百里,地面无起伏,让他惊讶万分: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地形地貌!

后来,廖可斌才知道,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更是粮食大省,全国人的口粮大部分出自河南。这些年,河南发展变化很大,尤其是省会郑州发展迅速,令他印象深刻。

“以前,我只是觉得郑州大学是一所新的大学,学校规模、教师数量、学生数量都很庞大。这次来郑州,特意到郑州大学逛了逛,学校布局非常合理,花草茂盛,绿树成荫,尤其是建筑,没有高楼,风格沉稳,凝重大气,出乎意料。”廖可斌说,近年来全国高教大发展,很多地方建设新校区,有些学校布局混乱,也不愿留白,与郑州大学形成了巨大反差。换句话说,郑州大学的变化,就是河南变化的缩影。

【二】33岁就晋升了教授

身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可斌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可谓国内第一人。

走过一个甲子,再回顾自己的来路,著作等身的廖可斌认为,既有主观的原因,亦有客观的原因。

廖可斌的童年,正处在文革年代。那时书籍很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来的“漏网之鱼”,往往让他兴奋不已。

“那时候没有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聊斋志异》、《野火春风斗古城》,搞到什么就看什么。”廖可斌说。

恢复高考后,廖可斌成为第一届大学生,迈入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校门。高考中断十年,当大家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昂。

“大厅里坐得满满的,一个教授讲课,下边能坐上千个学生,不像现在的高校,有时候听课的只有几十个人。”廖可斌说,虽然自己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但他对每一门课程都感兴趣,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美学、外国文学,科科都比较优秀。1982年毕业时,论文写的就是和美学有关的题目,因为上世纪80年代美学热,李泽厚特别火。

本科毕业就留校,那一年廖可斌只有20岁,一边做助教一边学习。后来,他又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他的硕士生导师是非常优秀的学者马积高先生。研究生毕业后,他留系任教。

上世纪80年代是觉醒的年代,更是向上的年代,而教育行业和全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一样,人才青黄不接,师资非常薄弱。

于是,廖可斌又考取了杭州大学的博士,他的导师是我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朔方先生。先生研究明代文学,重点研究汤显祖,成为汤显祖研究第一人,编过汤显祖的年谱,写过汤显祖的评传。

1989年,廖可斌获得杭州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这一年他只有33岁,开创了记录。

【三】获得的终将失去

“评上正教授,不能说明我有多厉害。因为当时注重提拔年轻人,而我恰巧得到了这个好处。”廖可斌一直比较谦虚。

到了1995年,廖可斌去做基层管理工作,担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1997年担任杭州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同年10月,他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1999年上半年,学校领导张浚生、潘云鹤等聘请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而廖可斌则被任命为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当时,浙江大学二十多个学院大多都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即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院长,另外任命一位本校教师担任常务副院长,辅助院长负责学院日常工作。

到了2005年,学校聘请金庸先生为人文学院名誉院长,院长一职空缺。而廖可斌继续担任常务副院长,直到2008年年底卸任。

“从1995年到2008年年底,我做了14年管理工作,结果,我的学术研究也耽误了14年,我一直觉得得不偿失。但所有的事儿都有两面性,也正是有了这段管理工作经历,才得以追陪金庸先生数年,亲闻教诲,是我此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到了2009年,廖可斌觉得不能再做管理工作了。此时,正好北京大学抛出了橄榄枝,他选择北上,换个环境而已。自此,廖可斌结束了在杭州23年的学习、工作生涯。

回顾14年基层管理得失,廖可斌始终认为:管理工作很重要,总得有人去做,但每个人都要慎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做。否则,会对自己的学术产生深远影响。“我一做,就是太投入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坚决回头了”。

进入北大,转眼之间12年过去了,今天的廖可斌已步入花甲之年。

“我年过半百,渐入老境,深感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其意义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因为不管你获得了多少,最终都将失去,而经历已沉淀为人生的历史,就是人生本身。”

【四】我就是个普通教师

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是全国顶尖的专家。但在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采访他之前,网络上竟然找不到一篇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报道。

“我就是个普通教师,上课也是很普通的事情。”廖可斌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

廖可斌说,大学的第一任务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他的日常工作,就围绕着教学和科研展开,普及古代文化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早在10多年前,以易中天、王立群、蒙曼、康震、鲍锟山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学教授,顺势而为,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迅速成为网红教授。

“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知识,有些老师适合做,有些不适合做。像王立群老师就很厉害,他会说话,讲得很明白。央视百家讲坛找过我两次,都被我婉拒了。”廖可斌透露,婉拒走向大众的机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说话语速太快,观众未必能适应;其二,自己的个性比较倔强,不喜欢受到束缚。不是自己看不上这份工作,而是自己确实不适合。

廖可斌认为,在此之前的学者,没有通过大众传媒同样被人们所熟悉,比如季羡林、钱钟书,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了极致。搞学术研究,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的,至于社会上的人认识不认识,并不重要。

“知识不是小圈子的研究,提升大众的整体素质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学者都适合。大众关注学术明星不奇怪,但学者不能完全以大众标准来发展。”

当然,廖可斌并不否认,古代文学研究者关注社会现实,不仅是大众的需要,也是学术自身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学者还是要勇于走出象牙塔,与社会现实生活良性互动,才能构建起健康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态。

“一个人,一辈子,研究的内容十分有限,也就是几个点。如果能把这些点拉成一条线,扩展成一个面,那就非常厉害了。”廖可斌感慨。

【五】确实是个大问题

今天的社会,古代文学距离大家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始终认为,当今的国人不爱读书,阅读量在全世界比较靠后。尤其是现在,进入了流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都在刷视频,即便是阅读也往往是浅阅读,太过喧嚣,大家已经没有耐心去阅读一本书了,而古代文学距离大家越来越远,确实是个大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我比较惭愧。”廖可斌说。

廖可斌认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文学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个亮点。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建筑、雕塑等或许比不上古代的西方,但哲学、绘画、音乐等可能与古代西方互有短长,历史学、文学则总体上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先秦两汉散文、六朝骈文到唐宋古文,从宋元南戏、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文言笔记小说、长篇章回小说到短篇白话小说,中国古代文学数量汗牛充栋,质量精美绝伦。

前两年,作为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编委,廖可斌承担审稿工作,又重温了《孟子》、《楚辞》和李白、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诗文,以及《西厢记》、《桃花扇》、《水浒传》等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这些作品在刻画人性、人生、人世,表达思想情感,追求艺术形式的精美和表达方式的巧妙,充分挖掘和尝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等方面,真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一天,这些文学经典就将像闪耀着无比光华的日月星辰,高悬在天地之间。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和网络争读者,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民众读书,让普通的民众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做一个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的人。”廖可斌说。

【六】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廖可斌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讲得最多的课程之一就是“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去年6月,廖可斌的《走近经典——古代文学名篇十八讲》出版,本书是廖可斌在北京大学的十八篇课堂讲义实录,讲述了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十八篇名家名作。有“敢于做自己”的陶渊明,大家都喜欢的“男神”苏东坡,“生活艺术家”关汉卿……从诗词文赋到小说戏曲,诸体皆备。

在书中,廖可斌以他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及深厚的学术涵养,用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语言,赏析十八篇古代文学经典名作,给出有趣有料的人文解读。深度剖析诗心文理,点出可供现代人学习的要点精华,尤重例示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读者发掘古典文学鉴古知今的乐趣与价值,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廖可斌说,从个人角度看,加强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健全人格。文学就是描写人性、人生、人世的,能在今天仍然流传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千百年历史筛选,都是精品。它们往往触及人性、人生、人世的某些本质的东西,揭示了人性、人生、人世的某些奥秘,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我们阅读这些作品,通过了解古代的人性、人生、人世,就能加深对一般人性、人生、人世的理解,进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生道路和生活状态有更清醒的认识。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也就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我们每一次以宁静的心情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都是在反省自己,都是在重温做人的感觉,都是在一点一点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多少具有一点诗意。”廖可斌说,在这个喧嚣嘈杂、物欲横流、容易让人迷失、忘却自我的商业化时代,这尤为必要。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