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长江学者廖可斌: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7月05日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而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廖可斌则是全国顶尖的专家。

    今天的廖可斌是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日,廖可斌莅临郑州讲学,其间,他接受了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的专访。他说,他就是一位普通老师,年已花甲,渐入老境,深感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其意义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因为不管你获得了多少,最终都将失去,而经历已沉淀为人生的历史,就是人生本身。□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廖可斌何许人也?

    “廖可斌要来郑州了!”今年5月初,省会郑州不少高校中文系老师的朋友圈里,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消息。

    廖可斌何许人也?

    高等院校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学习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基本上都知道他。

    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等。

    此次来河南,做客天一文化讲坛之前,他先去了一趟郑州大学。

    “我来河南的次数不算多,但洛阳、开封都去过,欣赏过龙门石窟的精妙,感受过嵩山少林的习习禅风。当然,第一次来河南,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92年,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年会在开封举行,古都的厚重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1961年出生于湖南安乡的廖可斌,在更早的年代乘坐火车去北京,就由南至北穿越河南全境。透过斑驳的车窗,目光所及之处,均为一望无际的平原,走上几百里,地面无起伏,让他惊讶万分: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地形地貌!

    后来,廖可斌才知道,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更是粮食大省,国人的口粮大部分出自河南。这些年,河南发展变化很大,尤其是省会郑州发展迅速,令他印象深刻。

    “以前,我只知道郑州大学是一所新的大学,学校规模、教师数量、学生数量都很庞大。这次来郑州,特意到郑州大学逛了逛,学校布局非常合理,花草茂盛,绿树成荫,尤其是建筑,没有高楼,风格沉稳,凝重大气,出乎意料。”廖可斌说,近年来全国高教大发展,很多地方建设新校区,有些学校布局混乱,也不愿留白,与郑州大学形成了巨大反差。换句话说,郑州大学的变化,就是河南变化的缩影。

    33岁晋教授,做了14年管理工作

    1989年,廖可斌获得杭州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这一年他只有33岁,创了当时浙江省文科教授晋升的一项纪录。

    到了1995年,廖可斌开始做学校的基层管理工作。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大学。1999年上半年,学校聘请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而廖可斌则被任命为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直到2008年年底卸任。

    “从1995年到2008年年底,我做了14年管理工作,结果,我的学术研究也耽误了14年,我一直觉得得不偿失。但所有的事儿都有两面性,承担一点管理工作,可能对生活和社会多一点感悟,对文学研究不无益处。也正是有了这段管理工作经历,才得以追陪金庸先生数年,亲闻教诲。”

    2009年,廖可斌选择北上,结束了在杭州23年的学习、工作生涯。回顾14年基层管理得失,廖可斌始终认为:管理工作很重要,总得有人去做,但每个人都要慎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做,否则会对自己的学术之路产生深远影响。“我一做,就是太投入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坚决回头了”。

    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民众读书

    今天的社会,古代文学距离大家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始终认为,当今的国人不爱读书,阅读量在全世界比较靠后。尤其是现在,进入了流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都在刷视频,即便是阅读也往往是浅阅读,太过喧嚣,大家已经没有耐心去阅读一本书了,而古代文学距离大家越来越远,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廖可斌说。

    前两年,作为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编委,廖可斌承担审稿工作,又重温了《孟子》《楚辞》《西厢记》《桃花扇》等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这些作品在刻画人性、人生、人世,表达思想情感,追求艺术形式的精美和表达方式的巧妙,充分挖掘和尝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等方面,真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一天,这些文学经典就将像闪耀着无比光华的日月星辰,高悬在天地之间。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和网络争读者,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民众读书,让普通的民众产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做一个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的人。”廖可斌说。

    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三十多年来,廖可斌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讲得最多的课程之一就是“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廖可斌说,从个人角度看,加强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健全人格。文学就是描写人性、人生、人世的,能在今天仍然流传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千百年历史筛选,都是精品。它们往往触及人性、人生、人世的某些本质的东西,揭示了人性、人生、人世的某些奥秘,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我们阅读这些作品,通过了解古代的人性、人生、人世,就能加深对一般人性、人生、人世的理解,进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生道路和生活状态有更清醒的认识。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也就走进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我们每一次以宁静的心情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都是在反省自己,都是在重温做人的感觉,都是在一点一点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多少具有一点诗意。”廖可斌说,在这个喧嚣嘈杂、容易让人迷失、忘却自我的商业化时代,这尤为必要。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