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儿女”变“乔家倒霉蛋儿”?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9月04日

    作为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乔家的儿女》被观众寄予厚望,在江苏卫视开播之初,豆瓣评分有8.7分的高分,结果随着五个儿女成年,各自展开的生活趋向“狗血”,评分走低的同时也引来诸多吐槽,于是“乔家的儿女是中国版顶楼吧”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对于网友吐槽的“集渣于一身”的渣爹角色,“乔一成太圣父”,以及《乔家的儿女》变《乔家的倒霉蛋儿》等争议,编剧同时也是同名小说作者的未夕在接受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作品创作的初衷,以及人物塑造的缘由。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吴净净

    “渣爹”的儿子太“圣父”?

    不是“圣人”,没有坏人,都是复杂的人

    这部剧的开篇,“渣爹”乔祖望集中了网友的所有火力,他自私自利令人糟心的程度堪称“苏大强”plus,他的出场只会让观众血压升高,唯一让人心情好的就是前几集小演员之间兄弟姐妹友爱互助的温馨场面了。对于这些反馈,未夕和观众一样,也是开篇就被小演员击中了泪点:“我很意外,没想到小演员会这么出彩。这些00后、10后的孩子没有过那样的生活经历,怎么就演得那么好?我想这就是共情,虽然年代不一样,但共情能力是一致的。”

    至于“渣爹”乔祖望,未夕解释,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来自她对生活的观察,扮演者刘钧用传神的表演呈现了一个特别贴近现实的人物,“你会看到他有些时候流露出的‘父性’,比如对三丽的愧疚,送走四美时脸上的悲伤,一成考上大学时的欣慰,这些也都是真实的。我不是为了洗白他,这个人物就应该是立体的。”解读笔下的人物时,未夕称一成、四美像爸,二强和三丽像妈,“成长过程当中,父母一定会在孩子的性格上打上烙印,哪怕你想急于摆脱这种烙印,想去否认它,但它依然是存在的。”在她看来,《乔家的儿女》这出戏里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

    至于有的观众吐槽老大乔一成太“圣人”,她表示“他不是圣人,而是复杂的人。观众说他很会怼人,甚至有些阴阳怪气,这是我创作这个人物的特色”。未夕说,当初写这个人物时并没有把他往“长兄如父”的主题上去写,“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生在糟糕原生家庭里的普通人。他既讨厌自己的原生家庭,竭力想摆脱,但又在抱怨中,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奉献着。直到故事的最后,他才明白这个家庭才是他真正的归属和依赖。”而在乔一成的身上,未夕也寄托了她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理解,“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困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泥潭,为了一点点向上的光,我们都要不断努力。”

    乔家儿女领了民政局VIP卡?多点耐心,给人物一点时间

    对于乔家的五个孩子,网友是“小时候担心他们的温饱问题,长大成人了,又操心他们的事业和爱情”。只是人生中的狗血桥段全集中在这一家人身上了,五个孩子的婚姻生活也集满了所有的不幸和坎坷,让观众看得生气又憋屈。老大闪婚、离婚、再婚、再离婚、再复合,老二一直爱慕着自己的师傅,没有希望后就娶了别人“喜当爹”,自己与师傅藕断丝连,老婆怀的又是上司的孩子,也够糟心的。老三小时候被猥琐男猥亵留下阴影,还好老公不错,却因公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老四从小爱追星,这个“颜控”看脸找的老公还出轨。老五这个小暖男,早恋早婚早当爹,结果老婆不靠谱,也要离婚……

    所以,有网友吐槽,这完全就是中国版的《顶楼》,如果说《顶楼》是有无限复活卡——死了又活、活了又死,那乔家的五个“倒霉蛋”就是领了民政局的VIP卡——结了又离、离了又结。有的观众表示,这部家庭剧没有挖掘出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内核,只有鸡飞狗跳和矛盾冲突。对于剧中几个儿女的爱情戏,未夕坦言,这个戏总体来说不是爱情戏,但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无可避免会有爱情和婚姻,毕竟爱情和婚姻是裹挟在一起的。

    说到老大乔一成与居岸与初恋以及与叶小朗的“闪婚”,未夕解释,原生家庭对乔一成的影响太深,“他很自卑,谁能给他带来一点小快乐就觉得欣喜;跟他同命运的人,也会很喜欢。虽然居岸的家庭条件不一样,但她的原生家庭不幸福,她一辈子都在反抗母亲。”而与叶小朗早早结婚,也是为了逃离,“一成选择结婚,一部分是为了爱,一部分是想要赶快摆脱这个家,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但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婚姻观,包括他后续的婚姻,他的自卑、怯懦、怀疑,都是原生家庭给他性格带来的影响。但是好在最后,大家都能够慢慢走出来。”

    对于年轻人的情感纠葛和争议,未夕希望观众能多一点耐心,“我们不妨往下再看看,给人物一点时间,看这些年轻人的爱情到底往哪儿走。”

    已经比原小说温暖?现实困苦但还是要向着光亮前行

    在“乔家的儿女是中国版顶楼吧”登上热搜之后,有网友在吐槽剧情的同时,也有看过小说的网友介绍“其实小说写得更悲哀,电视剧里兄妹几个感情好了一点”。的确,小说里的人物都活在泥潭里,想要挣扎着出来,却越陷越深。未夕说,剧本在整体基调上做了调整,“观众会看到温暖多过阴郁,这是我们整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力量。”

    文学与影像是两种表达方式,如何在小说情节与影视合理化之间进行平衡,对编剧来说是最大的考验。“《乔家的儿女》是我自己的作品,改编难点其实不是特别明显。我的观点是,小说是小说、剧本是剧本,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未夕的改编理念是,首先故事主旨不能变,体现家庭团结的力量,展现时代环境下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抓住了主旨,情节是可以变动的,但人物的命运不能扭曲,我觉得可以大刀阔斧地对书的内容进行改编,突出戏剧的冲突和细节。”

    小说《乔家的儿女》以时间为线索,将30年社会发展变迁作为背景,乔家五个孩子的人生故事相互穿插,带给读者平常、琐碎而真实的感受。未夕说,剧本若循着小说的脉络去写,“生活流”就会变成“流水账”,况且这是一部群像戏,必须注重人物之间的戏剧联系,最怕把人物给写散。所以,经过细致的剧本讨论之后,未夕和导演张开宙确认了修改方向:“打破原先的时间线,在一个大的框架里虚化年代,把很多人物和事件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及人物关联。”以“二强挨打、一丁上门”这一情节为例,小说里是一前一后发生的事,“我把这两件事融在一块,写的是一丁上门那天正好二强被打,这样就把很多人物都串联在一起了。”

    而且小说里有很多隐喻,但电视剧需要的是更具象的解读。比如小一成举报父亲赌博挨打之后的那个情节,书里写他跑到一个废弃工地躲进了水泥管里,“一成害怕的时候想躲进妈妈的怀抱,但他没有妈妈了,这根水泥管其实是母体的象征。后来,还是小婴儿的七七爬进水泥管,完成了兄弟之间第一次的灵魂对视,也映照着之后救赎他的还是七七。”在剧中,就改成了一成往城墙上跑,而找到一成的人是最善良的姨夫,对他说“人的生命当中都有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一个希望,就是为了抓住这个光”。未夕发现,这一幕出来的效果是很好的,整个基调是往上的,“传递虽然困苦但还是要向上向好、向着光亮的内核”。

    对于看得着急上火的观众,她也透露,剧中人物终将慢慢走出泥潭,走到光亮中去。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