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流的踪迹,鱼禾《大河之上》品读会在郑州举办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09月26日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陈柯旭/文图

(朗读者刘阳)

吟诗益友,茶香围绕。9月25日下午,鱼禾作品《大河之上》品读会在郑州市瓦库17号店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鱼禾在现场分享了该书的创作灵感及写作心得,众多作家、文学爱好者前来聆听感悟。

(孙会侠、鱼禾、曹亚瑟在对谈)

当人们凝望河流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一条简简单单在大地上奔流入海的河流,这条河流里蕴藏的巨大情感,需要人们用心去理解感受。“它的存在还有更为广大的意义,有属于自然本身的目的,我必须放下全部成见,以赤子之心去领略它的密语。“在鱼禾的书中,字里行间彰显着极具深意的文化与生命意识。在品读会现场,多位朗诵家选取鱼禾《大河之上》的15篇节选,结合民乐进行朗诵,带领聆听者感受黄河的魅力,品味古老神秘的华夏文明。

(鱼禾)

黄河作为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进行构架?鱼禾在品读会上提到,“读书”和“漫无边际的出去跑”是她无比热爱的两件事。她直言,2018年开始有写黄河这个念头的时候没想那么复杂,“原以为走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资料就可以构成一本好看的书,但当真正形成文字打提纲的时候,着实犯难了。”之前写黄河的书有很多,“观景台”都被占满了,“这本书如果对读者没有意义,无非就是多了一个复制品、拼凑品而已。”鱼禾表示,当一种构思无法进行下去时,可以去看看别的东西,似乎与文字无关,但都可以受到新的激发。

一在选材,二是视角。“我要选只有黄河有、其他河流没有的东西,这就是黄河独一无二的水系,轮廓有了,细节也不会少。”鱼禾在分享中提到,想要写的独特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观景台”,“我用卫星图,高空俯瞰的方式,把整个水系微缩为‘一棵树’或者‘藤蔓’,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呈现黄河。”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在现场评价,在鱼禾的书中感受到了情感所在,“任何一部作品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灵魂,在鱼禾眼中,黄河是母亲河,更是父亲河。”《大河之上》这本书通过别致的视角,带有诗意的文字风格,将人与河流、河流与文化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孔会侠讲到,《大河之上》体现出鱼禾的写作追求,密集的知识点让人们充分了解黄河故事,同时作者又给出读者一个思考的“空白地带”,是今天的人们需要深思的部分。

文学史研究学者、文化随笔作家、东方今报副总编辑曹亚瑟在分享中提到,黄河作为一个宏大的主题,鱼禾能够把自己的十几年的行走史与家族故事相结合,使得这本书既有论著的一面,同时作者又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放在其中,又有散文性的一面,“在鱼禾所有作品中,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