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专访 丨《女心理师》制片人:恭喜杨紫!塑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年11月26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

职场戏不专业,恋爱戏不真实,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以往的很多国产职场剧的通病,而且大多拍成了披着职场外壳的偶像剧。所以根据毕淑敏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女心理师》在优酷播出前,会有不少书粉担心。毕竟除了杨紫、井柏然两位人气主演外,这也是国产剧中少有聚焦当代人心理问题的剧。还好,开播以来这部剧还是给观众不少惊喜。这部剧讲述了杨紫扮演的心理咨询师贺顿,在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疗愈他人的同时也获得自愈的故事。在首播的剧情中,贺顿作为自杀干预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接到女高中生尤娜的求助电话。危急时刻,尤娜的代课老师钱开逸(井柏然饰演)也及时赶到了现场。为打消尤娜自杀想法,探寻事件真相,贺顿和钱开逸两人上演了一出紧急救援的戏码。

职场部分是否专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的看法是“一开头自杀危机干预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贺顿在对自杀者尤娜(有自我伤害倾向)的情绪问题处理上,有尽量复原热线危机干预话术中的重要部分。在尤娜个案咨询部分,展示了女心理师专业分析的视角,探究了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家长反思层面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和警示价值”。

那么改编后的剧网友是否买账?有网友认为这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剧集,在解读各种心理疾病的过程中,也引导大家了解或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难题。当然,也有人不喜欢把温暖的心理题材拍成悬疑剧。但在主创看来,悬疑只是一个包装,只是希望观众看得不要那么沉闷。总制片人郭峰在接受猛犸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做好准备,“肯定会有一些人觉得不够好,都是很正常的,影视作品是遗憾的艺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好”。剧中也会涉及到一些灰色话题,郭峰直言“我觉得首先做心理题材,如果你一点灰色的东西都不碰,就不真诚了”。

说到人气演员杨紫扮演的“女心理师”,郭峰直言“恭喜她,至少从制片人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塑造”。至于是不是“披着职场外壳的偶像剧”?郭峰说了,这部剧中爱情戏不是特别多,而且所有的情感发展基本上是跟心理问题连接的,女主角贺顿的心结也是贯穿全剧的心理案例。就是说,这部剧不是单纯谈恋爱,但正常的情感也不会刻意回避。

关于改编

主角人设改编很大,案例选择与时俱进

问:据说这部剧筹备了四年左右,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

郭峰:其实最难的部分是把这个小说影视化,写成剧本的过程是最难的。因为是心理师,很多是心理咨询方面的问题,如何把这些咨询过程视觉化?是对编剧以及整个主创团队来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另外就是心理咨询,肯定是涉及到心理有一些问题的人,现在网友们也在讨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之间的区别。比如心理咨询师其实是没有处方权的,他们接待的这些人也叫来访者,不叫病人,现在已经有剧粉开始科普这些核心的概念,这也直接决定了这部戏的一个走向。

但即便如此,我想说的是,来访者始终是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包括有抑郁症的倾向啊,有家庭矛盾啊,工作职场的压力呀,所以这些案例势必是会有一些负面在里边,这也是我们筹备时期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去挑选这些案例,既能够有最广大人群的一个普适性,同时也能把握好这个剧整体的调性。

问:从名字看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职业剧,但剧方的定位是都市暖心疗愈剧,差异在哪儿?

郭峰:我们不觉得它是一个职场剧,因为它带有的职场属性并不是特别强。我们是一部疗愈剧,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其实是剖析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发现问题,然后提供解决方案的一个过程。

问:当时是怎么考虑做这样一个题材的作品,和原著作者毕淑敏做了哪些沟通?

郭峰:这个选题我们盯了差不多有十年了,四年前参加一个节目又看见了毕淑敏,我们在回程的飞机上聊了一路,这才得知这个小说的版权已经回到毕淑敏本人手里。辗转了几次,这本小说的影视化进程是非常曲折的,即便是我们买了小说之后,也有很多业界的同行告诉我们,这是很难做的一个项目。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也跟毕淑敏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她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我们也得到了相当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毕淑敏这本小说是写在十几年前,写的是非常狠的,关于贺顿的这个人设,应该说影视作品和这个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相同的话,我想大家很难见到影视化了,所以改编是很大的。另外在这个案例的选择上,我们也非常注重与时俱进,比如14年前还没有微信,还有物质生活的进阶和改变,带来精神世界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选择案例上更贴近于当下的案例。

问:剧本改编是否存在难度?原著中的一些比较灰的情节,是影视化的障碍吗?

郭峰:影视化的改编难度是非常大的,之前也谈了几轮,人家买的这个小说都没改下去,小说也不便宜,应该说是非常昂贵,可见这个改编的难度还是挺大。确实涉及到一些灰色的东西,我觉得首先做心理题材,如果你一点灰色的东西都不碰,就不真诚了,像产后抑郁症,职场性骚扰。这些应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很多电视剧的一些尺度,它一定是有一些灰色的东西,但是我们不是简单的去呈现灰色和制造焦虑。

比如说像有一些社会议题,可以拿出来,最后大家也没觉得提供什么方案, 有些东西可能也没法提供方案,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现实,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一样,因为我们是以治愈人心,温暖健康为主题和主导的,我们是提供解决方案的,我们没有去制造焦虑,而是把每一个问题呈现之后,我们在磋商,讨论怎样去改变,怎样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能通过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去改变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对这些所谓的灰色案件,是保持着一个正面的态度,但同时我们也是有一个很进取的姿态。

关于选角

在90后演员中,论演技的杨紫“首屈一指”

问:为什么会邀请杨紫井柏然等人来拍这部戏,选角上是如何考虑的,你们会如何评价他们的表演?

郭峰:《女心理师》里边最核心的人物当然就是贺顿。杨紫,我觉得她的演技是非常好的。我看过有限的玄幻剧和青春剧中,有她的“香蜜”和“亲爱的热爱的”,九零后演员中论演技的话,她是首屈一指的。她本人天蝎座,也是很喜欢探究人的内心,所以在上一部戏没杀青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看心理学的书了,她的这种专业的专注的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印象非常深刻。

另外,还有是角色的适配度。贺顿在我们这个剧本里,是一个非常阳光积极的正能量的人,她想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但与此同时,她内心由于原生家庭问题也产生了若干个心理症状,比如说密闭恐惧症,比如跟异性接触有障碍,比如她跟母亲的关系,也是由于童年的一些事故产生了强烈的应急反应,所以她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帮助了自己,在治愈别人的同时治愈了自己,是不好演的。我们最终选择杨紫,就是因为她的演技,她对角色适配度,还有她对这个角色的兴趣。

问:这个剧是井柏然三年来第一个电视剧,在角色创作上他和主创团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磨合过程?

郭峰:他跟团队的沟通也是非常紧密,整个的创作团队是非常和谐,大家都知道,首先这是以贺顿为中心的剧,贺顿身边最重要的人,就是井柏然扮演的钱开逸,他是一个永远的小太阳,是这部剧里唯一没什么心理问题的人。在磨合过程中,我们更多是在剧本上,就是想怎么样能让男主的表演会更出彩,这些确实有磨合过程,但都是非常顺利的。

问:很多人觉得这是杨紫的一部转型之作,与以往的甜宠、玄幻题材不同,你怎么看?

郭峰:是不是杨紫的转型之作,我觉得这个要请她的粉丝和观众去评判,但对于我来说,杨紫本身是具有认知深度和表演深度去塑造这个角色的,她给这个角色的加成是巨大的,如果真的有人看了这部剧,那可能一提到心理咨询师就会想到杨紫,这可能就是在未来几年之内都挥之不去的一个印象,应该说是一个深入骨髓的塑造。至于说转型,我觉得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肯定会接触到一些全新的角色,是不是转型,我也不好说,但对她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我也知道她一直在塑造新的角色,去挑战新的领域,一直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所以我觉得挺恭喜她,至少从制片人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塑造。

关于争议

做好了准备,有不同声音很正常

问:网友担心这又是一部“披着职场外衣的爱情剧”,你怎么看男女主之间的感情,感情戏多吗?

郭峰:我们不是一个职场剧,第二也不是一个披着职场外衣的爱情剧。男女主有时候确实是像战友一样,不能说一开始就是双向奔赴,因为是钱开逸先单向奔赴。我们的男女主之间的情感是一直伴随着心理问题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围绕着心理案件,以及贺顿自身的心理问题,去推进两个人的感情的。

大家会诟病一些职场剧其实就是两个人在谈恋爱,我们这个剧恰恰相反,我们这个恋爱本身的过程,全部是由心理咨询去推动的,没办法单独辟出来一个恋爱的过程,因为一直是一个超级正能量的两个人在互相帮助的过程。所以说他们是很不同的一款CP,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款CP。

问:剧中的案例有故事原型或人物原型吗?

郭峰:我们在选择案例上,注意的是两个方向,第一要有广泛的人群基础,比如说是我们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会把它选取出来,而不是一些特别稀奇古怪的问题。除了适配度之外,观赏性和这种趣味性也很重要。我们编剧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帮助,在写剧本的时候曾经数次痛哭流涕,就是把自己写进去了,我们的编剧有跟心理咨询师咨询,在咨询的过程过程中就痛哭,我本人都见证了一次,还挺触目惊心的,确实是在用灵魂写作。

但我们没有一个原型,因为心理咨询的一个伦理就是你不能披露咨询者的身份,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些案例,比如说抑郁症,可能找了十几个类似的,我们把其中戏剧性的东西,适合影视化的东西和情节抽取出来,而不是去真的去采访原型。他们是怎么治疗的,这些是无法触及的,也是不应该触及的。

问: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观众会很看重价值观导向,你会担心口碑上的争议么?比如首播剧集中女主角的危机干预事件,虽然有业内人士表示,女主在处理这件事件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遵循危机干预步骤,但也有认为主角光环太强,心理咨询师变“神探”……

郭峰:其实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有这个风险,能做这种题材真的是很有勇气。它一直在呈现问题,一直在去抓取社会上比较热议的话题。至于说这部戏的口碑是否有争议,我觉得我们是认真去做这部戏的质量,抛去一些非客观的因素,任何的争议,都是让大家去更深的理解这个行业,更深的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的话,我觉得这种争议我是持欢迎态度。

我也看到网上一些帖子,在说女心理师的社会意义,还有人去科普什么叫心理咨询师,什么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区别是什么……这些信息都源引自非常官方和权威的文件。这不就是我们想让这部剧达成的效果嘛,所以未来一直都是这样的话,我要开心死了。很高兴,那当然我们也做好准备,肯定也会有一些人觉得不够好,都是很正常的,因为电视剧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好,这就有点儿太自大。

问:随着都市人心理亚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受重视,心理师也是个热门的专业。这次以女性为题目,是行业里面女性心理师比例多的原因吗?

郭峰:为什么是“女心理师”,完全是因为原著小说的名字就叫《女心理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性别上的考量,但是确实在我们接触当中,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女性在这行业里比较多一些,而且来访者也是女性和青年人比较多一些,男性和老年人会比较少一些。

通过做这部剧呢,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咨询行业的一个认知。我们所有核心主创都因为这部剧对心理咨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像杨紫和王嘉多次去心理咨询机构做调查研究,采风学习,自己进行了很多次的这种心理咨询。杨紫她演的这个心理师,非常准确的呈现了现在青年心理咨询师的一个状态,这个准确就来源于我们都做过心理咨询。当我们做完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比如说我们剧跟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一个口号叫“心情不好?我们聊聊吧”其实是非常准确的,就是说有任何的心理问题,你都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聊天,话疗,就是说话这种聊天儿的方式,那你的心里的困惑可能就会被解开。

当你从心理咨询室走出来那一刻,会感觉内心更有力量,这些是我们眼见着身边的人发生的情况。所以我在想,这部剧如果能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起来身边的心理咨询机构去做心理咨询,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善举,也有非常大的社会意义。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