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传媒:欣欣向荣,冲向创新层

来源: 2016年10月27日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统计,上一个十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年均超过30%的高速增长。中国首富王健林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电影票房会持续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可以预见,整个电影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在未来十年内也都将熠熠生辉。

当每年成百上千部影片分食这一块大蛋糕的时候,除了电影好口碑带来的增益,营销推广环节也在激烈竞争中变得愈加重要。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在声音嘈杂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当你的声量在信息海洋里掀不起涟漪的时候,品质再好的影片能否获得票房成功都是要打个问号的。

就这样,伴随资本的进入,影视营销行业的竞争在大产业格局下愈加激烈,几轮厮杀下来,行业格局逐渐明朗,新三板影视营销龙头自在传媒(834476)脱颖而出。在深化影视营销主业的同时,自在传媒正加速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产业布局,目标直指创新层。

产业协同,深化布局

外界有声音认为,自在传媒是以分食者角色进入影视营销行业的,但自在传媒董事长朱玮杰并不这么认为。他坦言称,“可以说,自在传媒经历了这个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在2011年自在传媒成立之前,严格意义上讲,市场中所谓的营销公司基本都属于早期的宣传公司,当时的所谓电影宣传跟我们现在重视的电影营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营销不仅仅是宣传的升级版,更从本质上有了蜕变。”

朱玮杰指出,目前相对成熟和专业的影视营销是以大数据驱动寻找精准人群,进行全方位全渠道的社会化传播,以取得更好营销结果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一个具体影视项目或者影视产品,它包括品牌、内容、热度及口碑四部分,以往的宣传公司仅仅承担了内容等少部分的工作,并不足以支撑起完整的影视营销工作。

正是因为看到市场的需求和空白,自在传媒在建立之后就把重心放在了两大主攻方向上,一是整合资源,二是产业协同。“影视营销的核心之一,是将好的物料、好的传播及好的话题策划粘合在一起。目前自在传媒旗下有业内首屈一指的物料公司、行业第一流的预告片、海报公司以及新媒体营销公司、音乐公司、异业合作团队等。所以大家能看到自在传媒整合起更多资源,在业内率先进行了跨界营销、电影主题曲营销等新的尝试。”朱玮杰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丰富产业链的同时,自在传媒目前还在搭建影视生态消费营收模式,比如跟餐饮、服装等生活消费品牌实施战略合作,对购买影片的用户进行打折等。这也具有不错的想象空间。

跳出早期宣传公司的商业逻辑,自在传媒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公司规模、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等进一步提高。自在传媒是首先在业内提出并构建营销矩阵的企业,目前经营结构和收益趋向多元化。在主打全案营销的同时还推出了业内第一家定制化的营销产品系列,包括音乐营销产品包、异业营销产品包、新媒体营销产品包、海报营销产品包等。用朱玮杰的话说,这就好比是多个生产车间,各车间既能协同整体作战,也能分包任务支线突击,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在深化产业协作的同时,自在传媒继续拓展IP授权、衍生品等收入渠道。

而当某些竞争对手开始尝试跟上自在传媒的步伐、模仿类似企业架构复制类似服务内容的时候,自在传媒早已开始布局公司的转型升级:一是向上游即影视项目的投资和开发制作,二是向发行渠道靠拢。

朱玮杰的逻辑主要有四点考虑:第一,规避利益冲突风险,所投项目跟公司主抓的营销项目存将有更多前瞻性和主动性,更好在档期上进行安排与调和;第二,除了收取营销费用外,在未来的商业拓展中自在传媒能够获得更多包括票房及电影衍生品等相关收入;第三,自在传媒有超强的项目把控能力,使其在整体产业布局和市场竞争中拥有先天优势;第四,虽然电影投资风险较大,但凭借对上下游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敏锐的市场嗅觉及高效的执行能力,自在传媒能够最大化规避这类风险。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对自在传媒的商业模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财报数据显示,自在传媒成长十分可期。近两个会计年度,自在传媒的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72.21%;2016年中报显示自在传媒营收增长 219.50%,利润增长了336.01%,两项数据在新三板营销行业比较中均位居前三。

拓展资源,强化品牌

与早期的技术型公司相比,自在传媒最大的竞争优势源于资源和品牌的优势。正如朱玮杰所言,电影和电影营销本身也是一门资源的艺术,如何拓展、积累和最大限度利用好各种资源,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在资源的积累上,自在传媒已经取得了巨大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自在传媒体系各方面,包括知名导演、明星艺人、明星企业、权威媒体、IP授权、明星股东等。比如成为华谊、万达、博纳、迪士尼等大公司的重要供应商;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以及郑恺、李晨、张译、董子健、Angelababy等明星艺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无论是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还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自在传媒都掌握了高效的渠道资源,在传播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另外,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华谊兄弟全资子公司华谊经纪名字赫然在列,知名歌唱组合“羽泉”,演员、主持人董成鹏等均为自在传媒重要股东,由此产生的资源辐射和品牌效应不言而喻。

此外,自在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还包括对项目的把控能力。首先在项目选择上,自在传媒会坚守四个标准,第一是大公司;第二是大导演、大演员、大IP;第三是项目质量本身过硬或者具备强势营销演化的项目;第四是在疯狂生长的电影市场中每年至少服务一部高质量文艺片。

除了在资源上拥有绝对的竞争力,自在传媒的行业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从近来其全案及合作营销的知名项目票房数据上可一览无遗:《夏洛特烦恼》14.41亿元,《寻龙诀》13.73亿元,《煎饼侠》11.60亿元,《湄公河行动》10.71亿元,《盗墓笔记》10.04亿元,《绝地逃亡》8.89亿元等,即便类似《青春派》、《我们诞生在中国》、《山河故人》、《失孤》等文艺气息浓郁的项目,也都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和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自在传媒成立以来参与营销的电影票房已过百亿。

成功案例的积累,不仅建立了自在传媒的品牌效益,也让公司拥有了与上下游顶尖资源直接对话的权利。强强合作,优秀资源的匹配,是电影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就像最好的项目会找最好的导演,最好的导演会找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发行(制作)公司也会找最好的影视营销公司。

资源、行业地位及项目把控能力的三项优势叠加在一起,这就是一家影视营销公司最强大的竞争力。这不仅为自在传媒实现优质及差异化的营销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助力自在传媒实现了品牌塑造,以及成功问鼎行业头把交椅。

居安思危,加速前进

谈到公司的创业和发展历程,以媒体记者身份出道的朱玮杰感慨万千,作为影视营销的领军企业,自在传媒也感受到了市场竞争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压力。“身处一个快速变化、不断更新的行业和时代,你只能永远跑的比别人快,哪怕就快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保住市场的地位,获得更大的发展。”朱玮杰说。

虽然当下自在传媒以成熟的商业模式、全面的产业布局、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及细分领域龙头地位构筑了良好的远景预期,但十几年来目睹了业内太多兴衰成败的朱玮杰始终对危机抱有极高的警惕性。一面在加强主营业务,一面在加速资本市场的前进步伐。2015年11月自在传媒挂牌新三板后,于2016年6月份以每股55元的价格快速完成了第一轮融资,增发43.9万股,募资2414.5万元。在遭遇所谓“投资寒冬”的2016年,自在传媒在两周内高效完成募资,彰显了投资者对自在传媒成长性的巨大信心。

谈到当初选择挂牌新三板的初衷,朱玮杰总结了三个理由:

首先,自在传媒作为一家以人为本的轻资产公司,人是公司最大的财富。挂牌新三板,有利于公司进行团队激励,凝聚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团队资源,比如像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北京奇思妙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认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先声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小伙伴都在各自细分领域做得有声有色。“许大家一个精彩的未来,让所有小伙伴与公司共同成长”是自在传媒的心愿。2016年中报,自在传媒进行的分红派息力度位列营销行业第二名,这是从心愿到实现的坚定一步。

其次,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通过股改、上市等手段在公司内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公司塑造好的品牌形象,而且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挂牌新三板对自在传媒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自在传媒得到了资本市场更多关注,借助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得到了更多资金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股东对公司的预期回报要求更高了,这对公司经营是不小的压力。将这些压力转变为动力,一往直前继续前进,成为公司内在和外在的共同需求。

按照自在传媒2016年中报业绩推测(中期营收3165万元),一旦公司在下半年营业收入超过1739万元,自在传媒就有机会在明年5月份股转系统进行层级调整的时候进入创新层。以自在传媒在今年暑期档和国庆档承接的多个大项目来看,进入创新层的希望非常大,公司也有望因此享受到创新层更多相关利好政策。一切都在轨道上安全平稳加速,这是自在传媒的现状,也是自在传媒的经营正道。文/吴棋凡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