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正当时》之短视频② 3分钟带你看完垃圾“寻游记”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19年07月17日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夏萍/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视频 夏雨/剪辑

核心提示

城市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现实生活的困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省会郑州,平均日产生活垃圾6500吨,中原福塔钢结构总重量约1.6万吨。换而言之,郑州每2.4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相当于一个中原福塔。如果按照十吨的垃圾车来清运每天垃圾的话,那就需要650台垃圾车,相当于从东三环排到西三环。

这看似每天都消失无影无踪的垃圾都去哪儿了?79日,记者走访社区、楼宇以及垃圾中转站、末端处置厂还有即将运行的分拣中心,追踪了郑州生活垃圾处置的全过程,为读者寻找答案。

第一条线:通往现在

1

收集

“嘟嘟、嘟嘟……”7月9日,早上6点钟,郑州市中原区一个居民社区内便驶出了一辆小型环卫垃圾收运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夏季是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的高峰期,垃圾里瓜果皮多,容易腐烂变质,所以要及时收运。记者注意到,收运车是加盖密闭的,车辆也经过了清洗,但干湿垃圾混装后还是会飘出发酵的酸腐味道。

“这些垃圾会被运到哪里?”记者问。

“要送到垃圾中转站,在那里等待集中清运。”工作人员回答。

据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郑州市区共有固定或移动垃圾中转站近200个,专门用于收集、集中存放来自各个小区的生活垃圾,然后由大型密闭车辆进行清运。每个垃圾中转站每天能够“吃”进40余吨生活垃圾。

2

焚烧

不少郑州市民曾在街头与大块头的垃圾清运车擦肩而过,但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去了哪里。记者跟随一辆垃圾清运车一路向西,在荥阳市京城路附近驶入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里目前是郑州唯一投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约有2000吨生活垃圾在厂内被焚烧发电,其中来自郑州市区的约占75%。”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理刘咏介绍,通过焚烧这些垃圾,每天可生产30万度电和800吨热能,每年可节约填埋所需土地150亩。

记者在总监控室的大屏幕上看到,生活垃圾被集中倾倒进垃圾池,形成一座座小山,经过挤压滤水,由传送带运进高炉,之后经过4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焚烧,剩下较少的渣灰。

“刚建厂时,发电厂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吃不饱’,而现在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全面饱和,由于垃圾太多,4台高炉只能在非常急需的情况下进行轮检轮修。”刘咏说。

3

堆山

1500吨垃圾被焚烧,还有大约5000吨垃圾去了哪里?

跟随另外一辆垃圾清运车,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南部的侯寨垃圾填埋场。一进场区,抬头仰望,眼前是一座巨大的“山”,黑压压的,但没有太多异常的气味。

“那是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生活垃圾堆,由于达到了规定高度,已采取专业处理用膜将其全部封盖,看上去就像一座‘山’。”填埋场的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说,那里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垃圾“山”。

随后,记者跟随车子来到工作人员口中的“大山”,一路蜿蜒盘转,车子“爬”至距离地面35米处。记者下车穿梭在几台正在工作的运输车和铲车之间,满眼是看不到头的各类垃圾,空气到处弥漫着恶臭,刺鼻不堪。

这里就是目前郑州每天5000吨生活垃圾的“去处”,在铲车的碾压下,垃圾一层一层地相互黏合,坐等时间把它们腐烂,与远处繁花似锦的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4

饱和

侯寨垃圾填埋场是一个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垃圾沼气发电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规划面积超千亩,2005年投入使用,预计的使用年限是20年,但如今却已饱和。

“最初填埋场每天接收的垃圾约2000吨,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也一路高涨。场内原有5个填埋区,到今年3月份,最后一个可填埋的区域也已填满,不得已又‘挤’出一小块新的填埋区。”工作人员口中说的这个新的填埋区就是记者亲自登山的那座“大山”。

“才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占地20亩的填埋区就快饱和了。”看着不断“长高”的垃圾“山”,一名在填埋场工作十几年的工作人员直苦恼,“垃圾是城市的一种痛,应该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

5

现在垃圾“堆山”如何防污?

侯寨垃圾填埋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侯寨垃圾填埋场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计建设的,填埋垃圾的场地均做过防渗隔离措施,垃圾填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技术标准操作,最直观的是在垃圾堆放区设有渗滤水引流和处理系统,并安装有沼气收集发电设备,一方面防治污染,同时还可进行中水与沼气的再利用。从垃圾中渗出的液体经过生物和超滤、钠滤、反渗透等工艺处理后产出的中水可以养鱼浇花。

填埋场临近饱和,新产生的垃圾如何堆放?

“目前,正在使用的垃圾填埋区能够使用的时间已开始按天计划,为此,相关部门提前着手开辟了一处占地约130亩的填埋场,用于新产生垃圾的填埋。”该负责人呼吁市民尽快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将能再利用的东西等单独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废弃处理的总量。

现有的“垃圾山”未来将如何处置?

看到眼前这一座座的“垃圾山”,记者不敢想未来会怎样?

“现有的垃圾堆放地未来将建成绿色休闲地,这也是借鉴外地市的经验,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将地形再造,种植各类花草树木,‘脱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方案正在前期准备阶段,未来侯寨垃圾填埋场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城市景观。

第二条线:通往未来

1

垃圾分类 迫在眉睫

“你是什么垃圾?”谁能想到,这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有一天竟成了上海朋友的日常。而如今,也将成为郑州市民的社交新话题。

一边是垃圾填埋场面临饱和,另一边是每天的生活垃圾仍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这样直逼生活的窘境如何破解?答案只有四个字“垃圾分类”。

7月10日,在郑州市中原西路啟福尚都小区,居民薛先生正在分类垃圾服务台“刷脸”积分,“从2017年10月起,小区就实施了垃圾分类收集,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早在2017年,郑州市列入全国46个重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后,郑州就出台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此后,不少小区都作为试点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截止到目前,试点小区已经达到1370个,且推行的都很不错。

“市民的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的前端,作为垃圾分类的中端——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也很重要,未来郑州现有的垃圾中转站也将重新‘装修’。”中原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主任张传冰说,垃圾分类会让我们大量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甚至全部“消失”。

2

分拣中心 让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7月10日,记者在位于中原区须水镇丁庄村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看到,厂房已露出地面,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加紧建设。据介绍,这里是河南省首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承担着垃圾分类的“分类处置”功能,计划今年9月底投用试运行。

“分拣中心的启用可实现对已分类投放的垃圾在后端进行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理,破解生活垃圾分类‘前分后混’的难题,为郑州生活垃圾处置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实现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升级。”张传冰介绍,分拣中心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垃圾进行细化区分,并采取不同处置方式,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

“目前中原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正在进行垃圾后期资源化的方案设计,对进厂的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废纺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后续焚烧总量。”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有数据显示,生活垃圾中超过60%是厨余垃圾,分拣中心安装有进口专业设备,通过分选、压榨、脱水,可将厨余垃圾“变”为肥料、燃烧棒、微生物培养剂、高燃值发电焚烧品等有用的“宝贝”,其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液体可以处理为中水,“吃干榨尽”后所剩的废弃渣料不多,原有的垃圾会大大减量。

“另外,玻璃、金属、纸张、木头、塑料、棉麻制品等也将被分拣出来回收利用,原有的‘垃圾’还能再减重。”张传冰补充说。据悉,郑州正在加快分拣中心建设的脚步,预计今年年底全市9个中心将全部投用。

3

垃圾发电厂 “终结”垃圾山

“垃圾发电厂将‘终结’垃圾堆山,填埋的处理方式将被逐步替代或取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问题,郑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已布局规划建设新的垃圾发电厂。除正在运行的荥阳垃圾发电厂外,一座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新型垃圾发电厂已在郑州东部区域建成,并计划在近期投入使用,届时可为侯寨垃圾填埋场“减压”。

该负责人还介绍,目前郑州市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公用设施承载力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城市发展,郑州市已选址城区南部,计划开建一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垃圾发电厂;同时计划在城区西部再建一座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垃圾发电厂,目前该厂正在加紧完成选址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垃圾发电厂将与分拣中心“抱团运转”,通过分拣中心的细选与加工,进入垃圾发电厂的“原料”将具有高燃值和高纯度,无须使用助燃剂,更有助于提高电量和热能的生产。

4

垃圾分类呼吁全民“分一分”

“分拣中心与垃圾发电厂‘抱团’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并最终‘吃掉’所有的无害垃圾,但最关键的前提与环节在于垃圾的分类收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福深强调,伴随分拣中心与垃圾发电厂的陆续投用,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会随之提高。只有从垃圾分类收集做起,生活垃圾才能进入新的处理程序,“垃圾山”才有可能消失。

因此,他呼吁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助力生活垃圾新的处理路径形成“闭环”,“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

点击查看视频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