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富人运动 资本才是真正的“领跑者”

来源: 2017年01月05日

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注册马拉松赛事306场,举办赛事116场,参赛的人数达到了231713人次。2010年,中国才一共举办了13场马拉松。

参赛人数同样直线飙升。如今想参加个马拉松比赛,报名的难度堪比北京、上海的车牌摇号。没错,想报名跑马拉松,请先抽签,中签才能报名。

是什么让马拉松忽然在中国热了起来?真的是全民健身的硕果吗?还是在马拉松背后,有只无形的手在助推?□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薛晨飞

马拉松也是富人运动?

跑步有多火?看看马拉松就知道了。参加马拉松的,大部分是“有钱人”。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和智美体育集团董事局主席任文均表示,马拉松爱好者大多为有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认为,现在的跑步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运动鞋、衣,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高端、专业的设备。

张庆说,一般来说一整套高端的跑步服装和鞋子加起来要五千元左右,普通的两三千元,“当然,也有‘光脚派’,不额外买装备也能跑,但是我们还是提倡要有相对专业的排汗、防护装备”。

美国权威杂志《跑者世界》估算,美国“节俭型”跑友一生的跑步花费为14358美元,“普通型”为56942美元,“奢华型”为212872美元。中国跑友也如法炮制,推出了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要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

跑步需要装备,商机日渐浮现。“跑了两年马拉松,我买了8双跑鞋,一块佳明运动手表,衣服、袜子无数。”曾在2015年参加过3场全程马拉松的陆军第14集团军某旅下士龙应红说,“一年花费几千元属正常,花上万元的也不少。”国内外品牌都纷纷将目光瞄向马拉松比赛,争夺市场份额。

可穿戴产品与社交媒体的完美结合,则使跑步的乐趣陡增。智能手表、卡路里跟踪软件、热量追踪器、智能手环、心率测量带……这些智能又时尚的产品,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生活中。跑友往往在交流跑步心得之余,给自己的运动装备拍个照,晒一晒自己跑步的成绩,成为朋友圈的流行风。

当然,整齐了行头这还不算,马拉松发烧友还要时不时飞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参加比赛,一旦出国比赛,花费就更大了。比如纽约马拉松外籍参赛者报名费就是266美元,这还没算旅途、住宿费。如此看来,跑马拉松倒也真的算是“富人的运动”了。

参加马拉松也得摇号

马拉松,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跑步带来的变化,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从更深层次来讲,跑马拉松的人,往往会被贴上勇于挑战、突破极限的标签。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马拉松迅速升温。

“在上海,车号摇不上也就算了,想跑个步也不给机会。”上海马拉松报名抽签又一次未中后,33岁的戴南德自嘲道。而2016年北京马拉松的参赛资格,甚至被“黄牛”炒到2000元/人的天价,网友无奈感叹:“北马一票难求,堪比春运。”

报名难,这两年在国内几大马拉松赛事中已司空见惯。北马、上马、厦马、广马、杭马……基本都需要进行摇号,幸运儿才能站上起跑线。

“当马拉松报名开始摇号,那么社会各界对赛事的关注度可想而知。”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说。有参赛的需求,就会有办赛的供给。

“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实际上就是借助赛事给城市打广告,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解释道,城市是马拉松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有力的推动者。

国外体育界存在所谓“马拉松周期”的一条经验,指的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就会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号称世界第一马拉松赛事的纽约马拉松,2015年完赛者多达50386人。而诸如半程马拉松与5公里跑等相对距离短一些的赛事,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种在欧美三四十年前曾经普遍发生过的“马拉松赛事现象”,近一两年正成为国内的主流时尚。

马拉松比赛的中国“教父”

从历史最长久的北京马拉松,到人数最多的厦门马拉松,以及种种崛起的二线城市比赛,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花,成了高端、时尚、流行的代名词。

陶绍明,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如今的中国头号马拉松经纪人。在中国当下的马拉松热潮中,把它做成了一笔成功的黑色生意。依靠旗下“圈养”的80名非洲运动员,他垄断了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前三名,甚至可以操控北京马拉松这种王牌赛事的赛会纪录改写与否,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背后的奖金链……

“2013年北京马拉松,前三名选手的完赛成绩全部突破由日本人儿玉泰介保持了27年的北马赛会纪录。”陶绍明说,这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传奇故事,而是一起由组委会和经纪人“密谋”策划的新闻事件。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赛的地位毋庸置疑,但随着中国各地马拉松的崛起,尤以同为金标赛事的厦门马拉松为例,大到大牌选手的邀请,小到赛事组织和服务水平,各方面都形成了竞争。2013年,为了突破尘封了27年的北马纪录,北马组委会有关人员向陶绍明寻求解决办法。

“实际上,高水平教练甚至经纪人对自己运动员的成绩是可以做到精确预测的。”陶绍明很清楚,在整个马拉松精英圈里有哪些人具备破纪录的水平,他早早地找到这些选手的经纪人表明了合作的意向。

谁也不是傻子,破纪录是一项向人体极限的挑战,加速的同时也要冒着体能不支的风险。陶绍明在最后阶段指挥自己的选手带头拉速度,带领第一集团和北马纪录线竞速——最终,当年北马前三名的成绩都突破了赛会纪录,组委会以及所有参与事件的国际经纪人都得到了各自最满意的结果。

赛事太多,非洲朋友快不够用了

全世界的马拉松奖金都被非洲黑人领走了,奥运会和世锦赛也基本是他们的舞台。面对蓬勃发展的马拉松热潮,有人不免要问:中国马拉松选手何时登上奥运领奖台?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城市马拉松赛事呈爆发式增长,随着马拉松赛事的持续升温,这么多的马拉松赛事,如果都要请高手捧场,会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非洲朋友快不够用了”?

放到职业“跑马圈”里,以上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在专业人士眼中,黄种人乃至白种人跑职业马拉松,只能是捡非洲黑人运动员剩下的。

“从马拉松项目的特点来看,非洲选手的身体条件比其他人种要好太多!”在陶绍明看来,非洲黑人的体脂比例、大腿小腿的长度比、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线粒体的数量和性能都比其他人种要优越。

全世界的马拉松奖金都被黑人领走了,在中国也不例外,有不少黑人运动员常年辗转中国各地参赛,依靠中国近年来井喷的马拉松热潮赚得盆满钵满。

在肯尼亚,跑步成为一条快速脱贫致富的道路。就像中国的打工潮一样,第一批靠跑步致富的选手带上自己的兄弟家人、表亲朋友,统统进入这些由欧洲经纪人打造的训练基地,这些身藏可怕跑步基因的“原材料”,一个接一个被送上马拉松职业选手的流水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商业马拉松赛事输出人才,一条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生产链条由此产生。

从赛事本身来看,马拉松赛可以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不过,马拉松热的背后,各城市对于举办马拉松赛事乐此不疲,既与赛事本身可以释放出多元化的效应有关,也与一些地方把承办马拉松之类的大型国际赛事作为“面子工程”有关。

全国注册的马拉松赛,从2010年的13场,到2016年的116场,国内赛事照如此的速度发展下去,恐怕就是“长跑运动员生产线”开足马力,“非洲朋友不够用”恐怕也不会只是句玩笑话。

马拉松在其顶端的生态系统中,职业化程度之高,是“门外汉”一般的中国普通跑者绝对无法想象的。

在普通人眼中神圣的42公里又195米,对于许多人来说,也不过是一门生意而已。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