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从啥时候开始 变得爱打小报告

来源: 2017年01月19日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过去年俗里,黏黏甜甜的灶糖是小孩的最爱之一。先秦时期,祭灶是五祀之一,灶神也一直都是民间十分尊崇的大神。既然如此,怎么又有用灶糖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乱说话的笑谈呢?□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袁伟平

小说家笔下的人物爱在元宵节“整事儿”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两个都在年庆当中。人们对元宵节的重视,仅次于春节,而其热闹场面,甚或超过春节。

据说西汉时期,汉文帝为庆贺大将军周勃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就把这一天定为与民同乐日,是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在古代,夜同“宵”,而正月即元月,这就是元宵节及闹花灯的来历。到了唐代,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兴盛,诗人卢照邻在诗中这样赞道: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人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一般要持续5天。

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就描写有宋代元宵节盛况,“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一节中这样写道:“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书中均有元宵节相关的情节,小说家们似乎颇为青睐以元宵节铺开故事脉络,估计一方面应与这一夜街上人多拥挤容易出事有关,所以很多章节目录里会出现一个“闹”字,另一方面恐怕就是夜间花灯明灭,易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峰回路转的感觉吧。

灶神啥时候变成了开玩笑的对象
在笔者的印象里,除了正月十五的花灯、正月初一的压岁钱,小时候最爱的就是甜死人的“灶糖”了。民间有“二十三,祭灶官”的俗语,而黏黏的灶糖就是为了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后在玉帝面前不能乱说话。这自然是神话传说,但祭灶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呢?

早在周代时,祭灶就已经成了习俗,不过那时叫“纪灶”,是为了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根据历史记载,先秦时期,祭灶即为五祀之一,而灶君也是民间地位非常尊崇的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说法,西汉典籍《礼记》也有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大概是从晋代起,民间对灶神的敬畏程度越来越低。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有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个时候,灶神已经成一个爱打小报告的神了。自宋代以后,灶神已经成了人们开玩笑的对象,宋代人开始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作为祭品,意为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胡说,而且灶神的形象也开始一变再变。这也许是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神仙的缘故吧,所以就让他变得更接地气一些。

朱元璋帮屠户写春联,写的啥内容

俗语说,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门口。那你知道,春联是谁发明的吗?

在春联出现之前,早在周代,人们每逢过年,就在门旁挂上两块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名字,叫做桃符,用来驱灾辟邪。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则是在五代时期。

后蜀国主孟昶是个思想活跃的主儿,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在964年的除夕,孟昶突发奇想,让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祥话贺岁,但是嫌弃辛学士的作品对仗不够工整,就自己提笔重新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诞生了。

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一种雅事,这个风气就慢慢流传开来。不过一直到宋代,桃符才由桃木板渐渐改为纸张,才有了“春贴纸”和“春联”的叫法。

用红纸书写春联真正普及成为一种风俗,则是明代之后。据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之后,忽然在除夕前传旨,要求家家户户门口都要加贴一副春联。据说,朱元璋第二天微服出行,发现有家门口没贴春联,一问方知这家主人是杀猪的,不识字,于是朱元璋欣然挥毫,为其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就这样,经过朱元璋的提倡,春联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习俗,一直到今天。

今人拜年有微信古人拜年有飞帖

我们今天的拜年方式已经多样化,对于不能当面拜年的亲朋,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拜年,但是要知道古人可没有这些便利,那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历史记载,从宋代开始流行一种“飞帖”的习俗。如果邻里亲朋太多,自己实在难以一一登门,就会派一个仆人带着名片前去拜年,这就叫“飞帖”。清人《燕台月令》就有这样的描述:“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只是不知后来的贺卡是不是起源于古人的飞帖呢?

古时拜年,也有严格的规矩。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拜年的礼节也颇有讲究,比如作揖手势要男女有别,男子要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如果手势做错了,那差别就大了。不过时至今日,旧时的一些繁琐礼仪,已经大大简化了,礼在心意而不在形式,这也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吧。

年画是最早的“明星海报”

所谓过年“贴花花”,除了门神和春联之外,还有年画。笔者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张贴的主席像和总理像,而在此之前,更多的则是一些抱鱼胖娃娃和大头神仙之类的年画。年画和春联一样,也起源于桃符“门神”,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门上贴门神,以增添节日喜庆气氛。

年画的历史也很悠久,如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而年画正式形成的年代则是在北宋,当时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

明代中期,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使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而民间流传最广的老鼠嫁女年画,即出自苏州桃花坞。到了清代,康乾盛世的出现,令年画的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这一阶段的年画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如今,年画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家庭,甚至在农村都很少见了。其实你细细留心一下或许会发现,不少年画作品已经与挂历、装饰画等相结合,以另一种形式依然存在着。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