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豫北办事处 秘密交通线助刘少奇到延安

来源: 2015年07月02日

▶林州市任村占地20多亩的张家大院,曾经历过怎样的辉煌?

▶八路军豫北办事处为何设在任村张家大院?

▶经历过几次浩劫后的大院缘何能屹立至今?

▶左权直接领导的办事处,参与建成全长150公里的秘密交通线,又曾停留过哪些国家领导人?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八路军豫北办事处变迁史

74年前,也就是1941年的4月,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王百评受组织委托到豫北林县、安阳一带选址,为八路军豫北办事处(以下简称“豫北办事处”)安家。

豫北办事处对外是八路军总部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对内是太行军区第五分区的情报站,由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处长左权直接领导。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办事处机构逐渐扩展,人员逐渐增多。人员最多时达100多人。

那时,十几岁的张桃现,只知道张家大院住的是做生意的人,有时,他和小伙伴也会跑到院子里去玩。后来,他才知道这里是豫北办事处。

如今,在张家大院东屋内,有一张破旧的笨重老式木桌,这就是当年豫北办事处使用的办公桌。

1943年7月11日,伪军侵占林县县城,并在附近“扫荡”,豫北办事处移驻任村西北15里的穆家庄。1944年12月,豫北办事处由穆家庄迁回任村。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豫北办事处撤往河北省武安县伯延村。8月25日,随着豫北办事处大部分人员编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国家工作部,它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刘少奇经秘密交通线到延安

豫北办事处在任村时,向南7公里是国民党新五军的驻地,向东15公里是日军的据点。此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地方武装。豫北办事处制定的方针是“利用矛盾,恩威并重,各个击破,为我所用”。

1942年8月,豫北办事处与冀鲁豫军区在内黄县井店成立的冀鲁豫军区第一办事处合作,建起了西起林县任村,东至内黄县井店,全长150公里的秘密交通线。

同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中局书记刘少奇,通过秘密交通线抵达林县任村豫北办事处,后经太行山区去延安。1945年8月上旬,豫北办事处接待并欢送一批朝鲜“觉醒联盟”成员回国。

资料显示,从1941年10月成立到1945年8月办事处撤消的几年间,有5000余名团级以上干部以此为通道进入太行山区和延安,从未发生过意外,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我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在任村停留过。


豫北办事处是个四合院

如果你现在去任村,穿过一条青石铺路的幽深小巷,拐了几个弯后,一座已显斑驳的四合院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张家大院。推开大门,越过石拱门,便迈进了青石铺地的院内。

如今的张家大院共有14间房子,除东屋是一座二层建筑外,其余皆为土坯墙瓦房,其规模和气势已非昔日可比,但门楣上挂着的这块“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旧址”的黑色牌子,让这座院落透露着几许神秘庄重的气息。

豫北办事处为何设在任村

豫北办事处为何偏偏选在任村呢?原来,林县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是连接冀鲁豫、华中等解放区的重要通道。而任村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87岁的张桃现老人比邻张家大院而居,他眼中的张家大院可不是一般的院落。

清咸丰年间,村中靠买卖起家的张镇川的孙子张鸿逵担任刑部郎中。张鸿逵辞官后,就在任村修建了张家大院。当时的张家大院占地20多亩,分为六套院落,每个院落自成体系。

任村张氏一脉发迹于清朝乾嘉年间,到民国后期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张家大院虽然经历了几次浩劫,但由于张家大院与豫北办事处的渊源,部分建筑还能保存至今。

昔日太行大集市将建商贸“金三角”

豫北办事处成立后,先是在安阳城东门的杂货铺建立秘密交通点,主要接待、转送从北平、天津等地前往太行山或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学生。不久,在任村相继建立宏盛昌货栈、同仁货栈、德兴货栈等。这些商店和货栈,多集中经营山货,从日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换回根据地急需的药品、食盐等。

豫北办事处还在任村、安阳等地设立粮食交易所,在原林北县设立烟厂,在林北、安阳、平顺、壶关等地设立山货行5处,在涉县等地建有商店3处,在接近敌占区的边沿地带建立了流动商业网点,并派出一批人员到日占区安阳、北平、天津、上海等城市建立商业机构,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如今的任村,是一个拥有5500多口人的大村,村里引资5000余万元,正在建设任村商贸城,要将其打造成为三省交界区域最大的商贸“金三角”。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