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中国气质

来源: 2015年05月21日

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我们,是院子里长大的一代,一个大大的院子,承载了我们成长的点滴温情:

晚上院门口的大灯下一起捉蛐蛐的小伙伴、邻里之间的无所不帮和借来借去的油盐酱醋、爱织毛衣的大婶、葡萄架下坐在马扎上对弈的伯伯们,还有夏日里爷爷奶奶手里的蒲扇,以及八月份枣树上甜甜的脆枣。

记忆中的20多年前的老郑州,满是沿街肩挨肩的红墙灰瓦的院落,满是院子里的市井温情。

而这些斑驳的童年回忆,正渐行渐远。在商业气氛喧嚣的新时代里,院落文化被钢筋水泥森林覆盖,成了无法找回的记忆碎片,被定格在了奶奶家茶几上的相框里……

虽然,有建筑界的大师试图找寻失落的庭院文化,有了别墅、花园洋房,可在这些舶来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回儿时记忆里的那份亲切。

于是开始有人说,庭院文化才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

长大的我们,开始怀念那个院落时代,怀念院子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怀念它围合而成的那一方天地,更怀念它所包容的自由与快乐,它所承载的成长记忆,它所折射的地域文化。

一处院落,其所体现的地道中国气质,在现代社会显得如此弥足珍贵。 【详见B06、B07版】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