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标准缺失亟待规范

来源: 2015年03月31日

智能家居概念热了数年,随着4G带来的信息连接能力提升,正在“由热变红”。据悉,在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将智能家居列入9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不过,目前从事智能家居开发的厂商众多,产品差价可达百倍,由于行业迄今缺乏统一的标准,各种技术以及产品系统多样,兼容性不一,市场乱象有待规范。国内相关企业负责人对此发出呼吁,在手机厂商、家电企业、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力智能家居之际,能否尝试更多的开放、互通和兼容。

“大家能不能一起干,让智能家居标准化发展。”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日前表示,华为愿意做基础性工作推动产业升级,让“中国制造”的单一家电产品向智能化产品演进,提高中国智能家居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近来智能家居领域“大动作”频频,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微信在和智能家居结合,包括电信运营商、 设备商在内,各方争相开发智能路由器为智能家居构建发展基础。据了解,以往在“傻瓜相机”中常见的场景模式调节,目前已经应用到智能家居的高端领域,通过传感器、各种电源控制、开关等与楼宇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一键智能调节。智能家居的引入,可令建筑节能三成。智能家居系统还融入了网络技术,用户如果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了家居控制软件就可以实现远程操作,例如在办公室就可以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窗户的开合等。

城市5到10年内需求旺盛

业内人士介绍,智能家居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以及广东的广州、深圳逐渐普及。“像广州的珠江新城、深圳的一些高档写字楼区域,都有很多家庭使用。”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高档楼盘客户对安全性能以及住户的生活体验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对智能家居比较容易接受,某外国知名厂商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国内就有上百个楼盘在使用。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在国内的市场前景非常好,特别是广东等沿海的省份,客户对自身需求比较成熟理性,智能家居将各种系统整合后,比原来的单独配置节约了空间和成本。“例如,我们还在研发更好的系统,未来可以集成更多的第三方设备,如锅炉、地热等。”某知名厂商技术研发人士表示。随着技术的成熟,许多厂商开发出稳定无线技术的产品,这既避免了有线安装需要破墙的尴尬,令更多的旧建筑也可以纳入改造,另外从成本上也比有线产品节约。

目前一些厂商还尝试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把家庭电信业务与智能家居产品捆绑优惠销售,市场反馈较好。业内一位专家认为:“随着市场消费能力和意识的提高,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未来除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在5到10年内都会迎来智能家居市场的高速增长期。”

标准缺失行业乱象待规范

面对逐渐蓬勃兴旺的智能家居市场,各种层次、优劣各异的产品频出。对此,国内某知名厂家负责人表示,一个是功能上有所不同,同样是声称“智能家居”的产品,控制设备的数量有差异,有的虽然可以遥控,但不能智能化地根据人体舒适度调节温度。此外,无线技术等运用上,是使用稳定性较高的Zigbee技术还是普通的WiFi技术等成本上也有很大差别。

事实上,国内的智能家居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规范的标准。“目前业内一般是用国家关于楼宇自动控制或者绿色建筑的标准来参考,但这两个都是技术标准。对于产品达到怎样的效果才能成为智能家居,还没有这方面的规范。”据了解,对此一些地方已经制定了地方性技术标准。例如,去年年底,重庆已经先行先试,通过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和《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测试规范》两项地方标准的评审。首个地方性标准提前出炉,有望促进国家标准尽快颁布,为智能家居发展扫清道路。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叶晓华表示,目前智能家居行业面临两大问题: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从产业角度看,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有线产品不能升级扩容,无线射频产品(如大行其道的433M/315M技术)不安全、不稳定等问题,给整个智能家居行业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技术落后所带来的不良体验效果令用户大失所望;谷歌、苹果、三星、飞利浦、施奈德等外资巨头进入,国外高端品牌正在向大众推广。

此外,智能家居核心元件传感器领域国内技术仍比较落后。数据显示,国内传感器品种在6000种左右,而国外已超过20000种。国内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高达90%,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更是严重短缺。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应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着手应对上述问题。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本土技术的创新、吸引高端人才,以技术压低生产成本,提高体验感,完善产品的功能和品质;中国智能家居企业可以走出模仿时代,通过科技创新来创设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和品牌;中国有实力的物联网、智能家居企业应在技术等原始创新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质量、制定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或者积蓄相关专利。最后,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研发成果,并积极形成我国自主的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如此才能将产业和品牌做大做强。

还有观点认为,国内企业发展智能家居除了技术外,还需要缜密的发展计划,引进技术、人才,完善产品体验。而对国外企业应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依托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本文来源:新华网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