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消双手合十 便将这世间万物拢于心中

来源: 2015年05月12日

▶一入少室山,花木皆通禅。

▶4月29日,待仙谷外的广场上夜色清凉,50多岁的马庄村村民耿建议和焦彦卿有些拘谨。十几分钟前,他们还身着僧衣,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现场打坐入定,再过几个月,音乐大典将满9周年,任身后浣女嬉闹、棍扫林涛,两人每晚在待仙谷内潜心坐禅也将近9载。

▶作为“元老级”群众演员,这里对于他们而言,毫不陌生,让他们拘谨的是记者提问:“在这里演了快9年,你们觉得自己有佛缘吗?”

▶焦彦卿生得剑眉方口,双手合十时,其状穆穆,还真有些说不出的禅意。此刻,他憨笑一阵,似是无从作答,突然双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说:“我就是觉得每晚坐在那儿,双手就这么一合,就像把这自然万物都拢到心里来了。”

□东方今报记者杨海霞

无名老僧“双手一拢,就好像把大自然都拢进来了”

这场演出有一百多个农民演员吧,他们原来晚上是非常寂寞的,有了这个演出之后,我觉得他们非常快乐,首先是精神上的,有很愉快的事情可以做。——音乐大典总导演梅帅元,受访于2007年

4月29日晚7点,少室山下的马庄村里,像往常一样,50多岁的耿建议和焦彦卿放下饭碗,骑着摩托车出发了。彼时暮色已沉,同村人有的正端着饭碗,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喷空儿”(聊天),有的家里则传出了搓麻将牌的“哗哗”声。

两人渐渐驶入山路,喧闹声在身后越来越遥远。十几分钟后,他们到了待仙谷。整个待仙谷就是音乐大典的舞台,谷内方圆5公里,山石错落,清泉淙淙,两人熟练地换上黄色的僧袍,即使摸着黑儿,依旧轻车熟路地各自找到一块儿大石,席地而坐开始打禅。

很快,灯光扫过山谷,600多名演员在他们的身后次第上场,演绎着各种场景。在近80分钟演出时间里,不管身后是佛光塔影、还是雪景寒林,他们饰演的无名老僧,打坐入定,心存物外、不为所动。

这一幕,其实已重复了近9年。9年前,音乐大典到马庄村招募群众演员,大概是有“眼缘”,两人被挑中,饰演入定老僧,从此风雨无阻。

演出结束后,灯光关闭、游客散去,整个少室山渐渐安静下来。记者和他们一起走出待仙谷,在广场上挑一石凳坐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他俩自称识字不多,也许是因为记者提的问题有些“文邹邹”,更多的时候,他们都答不上来,只报以憨笑。

“80分钟的演出,你们都坐着一动不动,会不会觉得时间很难熬?”

耿建议和焦彦卿对视了一眼,又是一阵朴实的笑,顿了几顿后,焦彦卿说:“不是,我喜欢听这里的音乐。有时候也会在心里跟着念那些词,像‘风风幡动、荡荡心空,天地真气、起于虚空,大象无形、来去无踪,心存物外、意在风中’什么的……”

“你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风风幡动、荡荡心空,就是说要放下,天地真气、起于虚空,大概就像现场的音乐一样。”

“你们怎么理解禅?在这里一演9年,你们觉得自己跟佛有缘吗?”

这个问题大概很难回答,焦彦卿想了想说:“俺们村里,晚上也没啥活动,我总觉得吧,来这儿坐禅总比打麻将有意思吧!”说到这里,他忽然将双手往胸前一合:“总感觉着在这舞台上一打禅,双手一拢,就好像把大自然都拢进来了。心里特别静,有啥烦心事儿慢慢都没了。”

始祖达摩“快乐的生活就是释放灵”

正因为禅意处处都在,正因为佛性处处都在,所以众生才能成佛,所谓普度众生的前提就是众生皆有佛性。禅在哪里?就在我们的世俗觉悟中。——音乐大典禅学顾问易中天,受访于2007年

就在耿建议和焦彦卿面对记者的镜头,做出双手合十的动作时,27岁的魏展正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走出待仙谷,结束一天的工作。

时间再倒退几个小时,仍是待仙谷内,魏展立于大石上,屈肘冲拳,呼呼有声。正午的阳光洒在他脸上,没有武者的戾气,更显那笑容的温和,面对记者的追问:“你怎么理解禅?”他想了想说:“晚上给观众表演,感觉是一种祝福。我自己上去打一路拳,也觉得身心都很舒畅。”

当晚8点,待仙谷内树叶沙沙,偶有蛙鸣。2700个蒲团面向大山设于谷中,游客座无虚席,却无人言语、恐惊高人。钟声悠悠响起,待仙谷内隐现飞檐壁角,菩提树娓娓唱吟,僧人们庭前洒扫。

追光灯聚焦于魏展上午站过的那方大石,原本静静坐禅的达摩缓缓而动,弓步冲拳、虚步亮掌,在仅容卧牛之地的石头上,拳风刚柔相济,拳势意境深远,这位“达摩”,正是魏展。

魏展身后,几公里外就是五乳峰,1500多年前,达摩曾在那里面壁。儿时的魏展也曾多次攀上山峰,到达摩洞里玩耍,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和达摩发生某种联系。

魏展是安阳滑县人,从小学习梅花拳。1999年,十一二岁的他慕名来到少林寺,开始了习武生涯。那时的魏展,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少林寺山门出发,一直跑到位于后山半山腰的达摩洞。洞中的佛像高大威严,如果时间还充裕,魏展喜欢在达摩像前打一段拳,兴致高时,甚至抱着达摩的手臂玩儿。

几年后,任职武僧团教练的魏展称为极少数的达摩拳传承者之一,最终在音乐大典中出演了达摩这一角色。

如果说从安阳踏入少林寺,是一个追求武道的过程,而饰演达摩,又是一份重要的工作,那么,这其中的过程,则更像一个禅武合一的修心历程。但工作也潜移默化改变着他。27岁的魏展微信名为“渔民”,微信封面为一尊佛像,签名则是“快乐的生活就是释放灵”。曾经一度喜欢的KTV和泡吧,成了不再涉足的喧嚣之地,钓钓鱼、喝喝茶成了如今的业余爱好。

记者采访时,魏展正在山谷中排练。他站在阳光下,就像一棵树。

牧羊女“我就是本色演出”

人在世俗的生活中同样可以觉悟,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表现世俗生活的美丽,只要他有禅意。——梅帅元,受访于2007年

记者见到杨玲霞时,阳光正好,她戴着一副太阳镜,坐在禅宗少林·照见山居的一处空地上,和一个孩子玩耍。看到记者,她有些羞涩,将太阳镜推至头顶,闪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杨玲霞就是音乐大典中的主演牧羊女的扮演者。

如果说达摩是音乐大典中的禅宗之灵,入定老僧是禅修的象征,那么,主演牧羊女则是世俗之灵。她在第二幕《木乐》中出场,唱着歌儿、赶着羊群走来,为这片佛国净土带来人间的美丽。

26岁的杨玲霞是土生土长的登封人,在北京学习了戏曲表演,毕业后回到故乡,成了音乐大典中的牧羊女。

“其实对于牧羊女,我就是本色演出。”这句话,杨玲霞几乎是脱口而出。她和音乐剧中的牧羊女确实年纪相当,性格也有些相像。她说话声音不大,但是绝不扭捏,爽朗干脆,喜欢抿着嘴儿笑,肤色不算太白,健康有光泽,脸蛋儿上微微有些晒红。

在音乐大典中,牧羊女在演出时要抱着一只小羊,记者好奇她是如何“管控”自己手里的小羊和身边那些羊群的:“你演出时有没有担心羊跳下来或者嫌弃羊比较脏?”

听到此话她笑起来:“没有啊,我小时候就放过羊的,对它们很熟悉。有一次小羊在演出的时候拉肚子了,拉了我一身。我也没觉得怎么样,有时候抱小孩儿,孩子们也会拉到大人身上的,没什么的。”

也许是相谈甚欢,杨玲霞的同事们也围拢过来,年轻人都十分健谈,不时你一言我一语,不知是谁提议,“唱个《牧羊曲》吧!”大家应和,她有些脸红,但爽快地答应,清了清嗓子,便沐着晨光,轻轻歌唱起来:“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

杨玲霞告诉记者,自己有的同学也走上了国家级的舞台,但她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山谷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没有雾霾,不必为堵车烦恼,我很享受这个状态。”

末了,记者仍然向她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如何理解禅?”她略一沉吟,“禅是放下,是心静。”

照见山居“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这个地方气候非常好,夏天的时候气温要比城市低五到六摄氏度,如果游客能够住在这儿,吃素斋,住禅院,习习少林武术,听听讲禅,这个是很有意思的。——梅帅元,受访于2007年

暮赶羊归,晨采青芽。杨玲霞除了在音乐大典里饰演牧羊女,还有另外一个岗位——照见山居里的“采茶女”,为游客进行茶艺表演。

照见山居中国首席禅文化体验主题酒店,也是音乐大典的配套酒店,白墙素瓦,依山而建。这一路问禅,如果说音乐大典是视听角度的看到、悟到,那么,照见山居则是于诗意的栖居中感知禅机禅理。

“照见”取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里,一切也如“照见”之名,无需修饰,自成风景。比如颇具特色的素斋,山上的花椒叶、杨树叶,稍加烹制就是人间美味,山菊花、酸枣叶,都可以泡出杯中香茗。葫芦悬于餐厅就是一景,一片素瓦,被厨师信手画上几株兰草,就成了妙不可言的摆件。

山居开设了禅堂、香道室、禅武堂、抄经室等,推出了早课、禅示、禅瑜伽、禅武、禅香、禅茶、禅乐、过堂素斋、抄经、福等近20项禅修体验项目,免费为入住游客提供体验。

4月30日,清晨6点半,记者和几位游客一道,身着居士服,体验了早课。只见大厅中高僧肃然,木鱼声起、钵音袅袅,大悲咒中,眼前有佛音、莲花、檀香,远方有高山、绿树、飞鸟。

早课完毕,又至抄经堂抄下一卷《心经》。260个字,边抄边念,不觉用去一个小时。其间,音乐空冥,袅袅绕梁,时间仿若静止,世界混若不在。

来这里体验的人,每个人对禅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说,禅是这里湛蓝的天空;有人说,禅不可说,只用心体会即可;有人说,禅是放下,因为他在这里放空了各种烦恼和欲望;还有人说,禅是山居里的老磨盘、石狮子、是床头那双舒服的僧鞋……

禅通蝉,蝉意则为“知了”,兴起时高枝鸣叫,疲惫时安静待眠,至于知了或者不知了,或许并不重要,一切顺其自然,快乐做回自己就好。

■节目揭秘

明月与大佛

音乐大典灯光惊艳、工程浩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参照了这里的部分设计理念。这里的不少创意和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每年也有大量演出团队前来考察学习,难怪这里被称为国内实景演出的黄埔军校!

对于现场一些特效,记者采访了禅宗少林·照见山居的总经理韩刚,韩刚同时也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最初的音响师。

记者: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舞台上,有一轮巨大的人造月亮在山谷中缓缓升起,还能达到月圆月缺的效果,这是怎么实现的?

韩刚:人造月亮的设置,前后经过了多次设计修改,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首先,山上没有路,将材料运输上去非常困难。同时,山上的风很大,怎么防止升到空中的月亮被刮坏,也是必须解决的难题。最终,我们研发出了特制的、镂空的LED屏的月亮。镂空保证了山风可以通过、减少阻力,而特制的LED屏则顺利实现了月圆和月缺的变化。

记者:在演出的后期,山中隐隐出来一尊与山比高的大佛,这是真佛还是影子,是怎么实现的?

韩刚:这尊宽900米、高850米的大佛,是目前世界实景演出中最大、最形象、最逼真的灯造佛。这尊佛和月亮不一样,月亮是我们做出来的,而佛就是一个影子,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设计出来的。不过说着容易做着难,由于灯和佛像之间的直线距离就达1200米,不仅灯的功率要足够大,更需消除消防安全等隐患,绝对国内首创。

记者:演出时,有一个场景是全身闪烁着银光的闪电人在154米高夜空中翻腾跳跃,这是真人还是假人?

韩刚:不少游客猜测闪电人是假人,其实这确实是演员在半空中上演了世界上难度最大、飞腾最高的真人武打表演。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精湛的武术,我们看不到的是,每一个表演者下方都有大约十名工作人员在拉着威亚奔跑。为了保证演员的人身安全,因此这里弃用了机器,而用人工来代替。

■节目介绍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由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演出项目投资1.15亿元人民币。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城市文化名片”、“2008中国创意产业先进单位”,并在全国“最美的五大实景演出”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网络投票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国实景演出的扛鼎之作和河南文化旅游“新名片”。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