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厚德心 才会拥有幸福人生

来源: 2015年05月13日

▶在很多人的书房或办公室内,会看到“厚德载物”字样。它提醒人们道德高尚者才能承担重大任务,做人要有一颗厚德心,表现了人们对美好道德的追求。那么,怎么样才算有一颗厚德心,怎么去践行厚德心呢?今天,我们来听听洛阳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孟津县道教协会会长岳世明的见解。□东方今报记者夏秀琴/文李书宝/图

贪欲和邪念会给人带来灾殃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刚出名就飞来横祸?为什么有些人一有钱就招来灾难?”岳世明说,这其实就说明了四个字“德不配位”,贪欲和邪念会给人带来灾殃。只有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即使身家上亿,仍然健康长寿,“厚德才能载物”。

厚,就是深厚的意思;德,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的话,则叫做“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就是这个福报来的时候,这个人消受不了,他会出现灾祸。

“金钱、权利、名声等都是自己的福报,这些靠什么来承载?能承载得了吗?”岳世明认为,这就要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来承载。

今天,有些年轻人有时候羡慕别人有个有本事的老子,羡慕别人住好房,开好车,也想要拥有。但是他们只跟人家比结果,却不知道人家光鲜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需要多大的德行。如果只看结果,没有德行的种子,即使这些福报来了,他也享受不了,也会“趴架”的。

在他趴架之前,会有很多先兆。“上天想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很多人出事之前,会有很多疯狂傲慢的举动,比如说话狂妄、做事疯狂、目中无人、目无尊长等,这些都是灾祸要出现之前的表现。

“人生没有回头路。”岳世明说,人活百年,三万六千天。活不了一百岁,也就两万多天。要珍惜生命。30岁以前,你的感情事业不能确定。50岁以后,你精气神、力量不充足了,所以,30岁到50岁正是干事创业的时候,如果不正干,走了邪路,有了邪念,违背了人性,就会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锒铛入狱,最后后悔也晚了。

有才智还要增厚福德

才能上通下达

岳世明介绍,人们通常将厚德载物的德理解为美德,其实,“德”的本真含义是指对“道”的规律的把握。“德”含规律之德与美德,也就是人的智慧与美德两方面。

“厚德载物”也就是强调人要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前提下去行动,唯其如此,才会内外皆有所得,此意是强调个人的才智。另外,从美德的角度来看,“厚德载物”指个人的美德达到一定程度,他就能驾驭万物。

所以,综合观之,“厚德载物”是作为一种处世哲学,其真实意思是要求人们德才兼备以处世。它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才干智慧,还要不断增厚福德。只有二者兼备,人才能真正做到上通下达。

人生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天地境界”,即为“天人合一”。正确运用“厚德载物”,终极目的就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要求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指君子干事应像天一样,不停地变化,不停地折腾,跌倒了再爬起,不屈不挠、刚健、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是天之本性,也不是君子与生俱来的德性,因此,君子“只有经过长期的艰难修养之后”,才能达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君子应以大地一样包容、承载万物,修养自己的品德。

“厚德载物”意味着一个人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前提下不断累积善德,当规律之德与善德增厚至一定程度,人就能承载、驾驭万物。对“厚德载物”本真意蕴的理解建立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人们增强才干,多做好事、多行善事,累积善德之后就能驾驭万物。

这就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处世的智慧,更要有妥善处世的能力。君子应努力做到兼具智、仁、勇三者,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纵观我国历史,政治清明、繁荣的时代,其社会多有通过“举孝廉”与文官考试制度选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弘扬并宣传美德与智德的重要。

唯有德才兼具之人,其事业和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顺利。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智商已不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功的唯一要素,个人要取得大的成就,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唯有德才兼备,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厚德积福

多行善将拥有幸福人生

厚德如此重要,怎么样才能拥有一颗厚德心呢?岳世明认为,这就要求人们做人要讲品德。作为普通人,首先要忠于家庭。家庭是一个人的奋斗归宿,没有家庭,便没有了奋斗的动力。因而,无论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私利而毁坏家庭,破坏自己家庭的利益。

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我国自古以来,家国同构,对国忠诚,就对家忠诚。反过来,对家的忠诚,也能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厚德之心,是施人的美德。要好事、喜事想着别人,做人讲品德,做事讲道德,处世方圆得体,待人宽严相宜。

做厚德之心的人,要有厚德的品。待人接物时就要像大地一样,有宽宏大度的胸怀、包罗万象的气魄、悲天悯人的情怀。老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为自己处身立世的准则,讲的就是做人要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但宽容也不是无原则地任其肆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

“《太上感应篇》所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是说,如果人起邪念,心态就变了,就会带来厄运。如果人行善,就会心安理得、心平气和,就能带来富贵。福祸常在一念间。所以,道教提出‘广修道德”、“积善阴德’的劝善伦理。”岳世明介绍,这就是要求人们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伦理规范,弃恶扬善。强调人人崇尚道德、人人诚信不欺、人人众善奉行。

对于富裕者来说,应该主动去关心贫苦之人。对于聚财过多者,要“行仁好施,周穷救急”,多做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要求社会公众有慈爱之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社会公益事业。

人们积极向善、乐善好施、行善积德,始终保持一颗纯洁、善良之心,积极向善,乐观豁达,真诚待人,感恩社会,那么,自然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岳世明介绍吕祖庙时如数家珍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