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眼耳鼻喉医院副院长刘亚东:一上午近20台白内障手术成习惯

来源: 2018年10月16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重磅推出的《大医问吧》栏目,推荐大家公认的好医生。很多读者反映,只看概括梳理不过瘾。听取大家建议,我们会将各个专业的好专家、好医生,逐一专访。本期专访嘉宾是河南看眼牛人里的“全球眼科医生”——刘亚东。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董彩红

    “习惯了,病人都等着呢。”

    提起刘亚东,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河南眼科界赫赫有名的“全球眼科医生”。懂行的人都知道,一名眼科医生能“从外做到内”才是行业里的实力代表。

    于他而言,近视手术、白内障手术、眼底病手术等,都可在一台手术上完成。尽管在专业技能方面已很权威,但他从不恃才傲物,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温文尔雅,谦和近人。

    他是医院的副院长,但从未脱离临床一线,除了外出学习、开会,刘亚东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

    专访他的时候,是一个周末。他一如往常,刚刚从手术室里出来,从早晨到中午,做了近20台白内障手术。

    “习惯了,病人都等着呢。”刘亚东身材高大,笑容温和,说话不急不慢。从业32年以来,刘亚东已经为4万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过手术。这还没算复杂的眼底病患者和近视手术患者。

    高考完填报志愿 

    他5个志愿全是“临床医学”

    回忆起当时的从医初衷,刘亚东说,还与自己的中学班主任有些渊源。

    上学期间,刘亚东就喜爱画画、文字,当记者曾经是他的一个梦想,但了解他的中学班主任则建议他学医,因为他的性格很内向。

    “只要认准一个目标,不想那么多,就去努力。”1981年,16岁的刘亚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医科大学,填报志愿时,他将5个志愿全填写了“临床医学”。

    1986年,刘亚东大学毕业,在医院系统选择了眼科专业后,一坚持就是30多年。巧的是,在这期间,刘亚东还为中学班主任的孙子做了眼科手术。

    因为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刘亚东在各类眼科疾病上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及黄斑病变等复杂眼底病;准分子激光及飞秒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及超声乳化治疗复杂白内障等方面,更是强项。

    为一位驼背白内障患者手术 

    他半蹲姿势坚持了半小时

    作为医院的副院长,平时忙于各类复杂的眼科手术和繁忙的工作,同事们说,从来没见他发过飙或有不耐烦的语气。更多的都是从工作角度出发,从其他人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曾经有一位白内障患者是严重的驼背,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无法顺利完成手术。刘亚东得知患者的情况后,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将患者上身垫高90度,他用半蹲的姿势坚持了半个小时,为病人做了手术。

    每当自己的患者出院时,刘亚东都会主动将手机号和微信号留给患者,并叮嘱医院的医生们建立“患者群”、“康复群”等,在患者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十多年前,曾有一个视网膜脱落的小男孩儿的父母,感叹跑了很多医院,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医生,所以在孩子出院之后,愣是要把他认作干亲。

    还有很多同龄的知己,也都曾经是刘亚东的病人,病好后没断了联系,渐渐成了朋友。

    “老爷子来住院了” 

    很多时候是从同事口中得知

    对工作付出了那么多,对家人的照顾自然就少了很多。尤其是80多岁的父母,有什么头疼脑热住院的话,从来都不跟他说。刘亚东在医院忙工作,见到医院其他科室的同事时才知道:“老爷子来住院了。”

    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很理解,也很支持他。刘亚东的妻子是河南省另一家医院的外科医生,工作也很繁忙。忙完工作回家后,夫妻俩就有一定的默契“从不在家谈论工作”。

    刘亚东的女儿,在美国留学,看多了父母的忙碌,从小也被迫早早独立,家长会、周末等,父母经常缺席。所以她长大后,坚决不学医。

    刘亚东说起女儿,也是满脸的慈爱,暖暖的父女情,但也透着满满的歉意。有一句话说得好,所谓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有了任何健康问题,无论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医务人员,正是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

    【人物名片】

    刘亚东:主任医师,教授 ,郑州大学眼耳鼻喉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眼科学会河南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司法鉴定专家,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郑州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