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高考的妙方:勤奋、方法和心态

来源: 2015年04月29日

【开栏的话】

作为一名有着30余年经验的老教育工作者,洛阳市第二中学校长胡玉敏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学校、老师和校长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学生取得好成绩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在他这里都能找到独到的答案。即日起,东方今报将开设《胡玉敏说教育》栏目,每期围绕不同的教育话题,请胡玉敏讲讲他的理念。

如果您有关于教育方面的任何困惑,欢迎致信dfjblyjy@126.com,我们将选择您最关心的问题,听听胡玉敏的见解。

高考将至,如何决胜高考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洛阳市第二中学校长胡玉敏觉得,抓住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持之以恒地勤奋努力,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拥有好的心态,在高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胡玉敏将针对决胜高考、学习背后的动力、好习惯的养成三个话题进行分析,以期给学生和家长以启示。

□东方今报记者程慧娟/文

李书宝/图

【话题一】

决胜高考有妙方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胡玉敏说,最后这段时间相当于长跑的冲刺阶段,要特别注重后期的管理,学校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多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心理教育。

怎样在高考中充分激发潜能,发挥优势,从而考出好成绩呢?胡玉敏认为决胜高考有“三大点”和“三小点”,“三大点”就是勤奋、方法和心态,“三小点”是营养、睡眠和运动。

胡玉敏说,勤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离高考越来越近,也是考验意志的最后阶段,学生们要抱定吃苦的决心,对自己要求再狠一点,发扬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抓紧每分每秒,不让自己的努力打折。

同样在一个班级学习,为什么有些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胡玉敏认为就是有些学生在勤奋上打折了。平时养成的懒散思维习惯,学习时不能把全部脑细胞调动起来,因此,平时他就要求学生要勤奋对待每天的学习。

勤奋第一,方法第二。学生想要考出好成绩,要像鸟儿一样,有两个翅膀才能腾飞,一只“翅膀”是汗水,一只“翅膀”是智慧。胡玉敏说,方法也是智慧的代名词,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边学边忘,记忆不牢?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深度不够,知识没有内化成为能力和素质。

胡玉敏很反对死记硬背。他说大部分知识都是“陈述性知识”,通过文字的叙述,告诉人们一种道理和规律,是不需要大声背诵的。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背书,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误导。如果抓不住其中的精髓和规律,只靠背记一些表面的内容,考试时还是不能取得好成绩。如今的考试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之上,而不是背诵一些死教条。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需要情绪参与的,以什么样的心理面对复习和高考很重要。胡玉敏觉得,在学习过程中,有快乐的心境和良好的情绪参与才能有好的效果。影响学生学习心态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乐观和自信等。他号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在面对高考的时候,学生需要有两种心态,一是儒家的心态,即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达到目标奋不顾身的拼搏精神。二是道家的心态,接受现实的时候要泰然处之,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多纠缠结果。

越到高考最后阶段,睡眠、营养、运动就会越来越重要,这三点是如何在繁重的学业中保存体力和动力的重要因素。胡玉敏提醒,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一定要保

睡眠,补充营养,多加运动。

【话题二】

寻找学习背后的动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从而考个好学校,有个好的前途。其实,对成绩的盼望,是家长、学生、老师、校长共同关心的问题。胡玉敏认为,学生学习的成绩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没有动力。

学习背后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智力因素,即通常所说的情商。很多学生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不聪明,反而都是很聪明的孩子。这些学生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不行。胡玉敏说,老师、家长、学生都要读一读《弟子规》,《弟子规》开篇之处就告诉人们教育的顺序和真谛。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就是说,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孝”、“悌”、“忠”、“信”、“爱众”、“亲仁”这些非智力因素,其后才是学习知识,即“先做人,后学文”。这几句话就阐明了对于学生而言,到底是智育重要还是德育重要。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正能量和负能量,如果一个孩子身边的负能量太多,不知道做人的目标是什么,不去顾及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在学校就会捣乱、不学习。而一个有孝心的孩子,自然就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什么感受,学习时也会带着一种使命感。所以要让学生始终被正能量包围,这样他周围的负能量也会越来越少,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多年来,胡玉敏一直在积极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才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不光是说教,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如果父母用勤劳、朴实、善良、坚毅、刚强、勇敢的品格影响着孩子,孩子身上的正能量也会越来越多。学习背后的真正动力,在于情商教育、好习惯的培养,这种培养有学校的责任,更多的是家庭的责任。

【话题三】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西方一个哲学家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的大脑是个神奇的园地,播下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简言之,就是习惯决定命运,当然习惯也决定学习。

胡玉敏说,学生学习成绩差,背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好的习惯,如果没有认真听讲的习惯,没有预习的习惯,甚至没有好的作息习惯,自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什么是习惯?正确的动作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模式,并坚持做下去自然就形成了习惯。小学和幼儿园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限制以后智力的发展。胡玉敏认为,好习惯的培养,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千万不可忽视。即使到了高中阶段,依然要进行习惯培养。

习惯也是一种规矩的培养。《弟子规》中包含了人们一生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规矩,值得每个人学习。规矩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规矩能够产生正能量。规矩并不是在限制人,而是在保护人。如果每个学生都在规矩的范围内做事,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每个人都能守规矩,社会就有规矩了,从而变得和谐。

胡玉敏觉得,做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一定不能盲目,要选准方向。不能想当然,也不能靠老经验办事。教育是把一个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一项神圣的活动,它不等于教学,教学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实际上每个人时时处处都在接受教育,每个人都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教育是个慢事业,一定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尊重规律。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