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名校蝶变新生 “改”字定格幸福教育

来源: 2015年05月13日

▶“外部打破是一盘菜,内部打破就是生命”,如同校长赵永念念不忘的这句话,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河科大附中”)的课改之路正是从这里开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这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主题和提升的方向。□东方今报记者王丹/文李新华/图

【编者按】

改变,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原东方高中,1957年建校,一所迄今已将至60年历史的学校,正是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勇于推陈出新,在“改”字上做好文章,才收获了今天的成功。

2014年,洛阳市区课改表率、业务排名第一;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的高考平均增长率为洛阳市区第一;在2014年洛阳市教育局对各高中进行的教育教学目标考核中,东方高中以总分910分(满分1000分)的成绩位居市区高中榜首……

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新课改之路上,新的理念为课堂教与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变得“高参与、高活力、高效率”,使学生“会学了、学会了、成长了”,使教师“进步了、提升了、幸福了”。

这是一次艰难的探索,更是一次成功的“改”变。通过东方今报记者的视角,我们试图为您探寻这所洛阳“课改第一校”背后成功的密码,并分为上、下篇为您细致解读。5月8日,东方今报刊发了上篇报道。今天,请看下篇。

山东杜郎口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西太谷二中……持续的学习之后,河科大附中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此,学校教师在课改学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观摩中也留下深刻印象,西峡一高课堂上孩子们的大胆展示,每个孩子站起来都口若悬河地跟别人讲解,素质能力可见一斑。

外部打破是一盘菜,内部打破就是生命,这就是破壳理论。同样的道理,将学生心中的学习潜力挖掘出来。赵永清楚地记得西峡一高校长说的一句话,“让南阳山区的孩子今后找工作的时候不输给北京、上海的孩子。”

赵永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零风险,是因为它减少了大量的教学浪费。

传统的课堂为什么低效?其一,原因就是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课堂以讲授式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

其二,教师单兵作战现象严重,老师教学水平差异较大。课堂的效率取决于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个人教学水平的差异造成课堂水平参差不齐,形成巨大的教学资源浪费。根据有效教学理论,教学不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而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方式。

其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以被动的听为主,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依赖思想严重。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认知过程,而缺乏“社会过程”和“内省过程”;此外,还因为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班级对于学生存在的意义不大,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造成学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河科大附中而言,课改的“改”字落实在了四个减少方面。

首先,课改要改的就是教学的浪费,减少教师的单兵作战导致的教师资源的浪费,如经验丰富的教师影响力有限,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要经历独自摸索的漫长的成长期。

其次,减少学生的单向式学习导致的学生资源的浪费,如每一个学习的主体之间互不来往,学习之间缺乏交往。

第三,减少学习的过程缺乏精确的设计导致的学习环节中的浪费,如学习目标设置不合理带来的浪费,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的校正、缺乏对“习”的反复带来的浪费,学习结束后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带来的浪费。

此外,减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习能力缺乏提升带来的浪费……

正如赵永所说,减少浪费就是提高效率。

老教师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怎么改?就是让他们走进课堂去听,拿学生的成绩和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说话,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开始反思自己以前只重视单方面的“教”这一问题,并由此开始转变。

每一个建校史长的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改变很难。

课改之前,有的老师觉得自己讲得好,课堂上没学生睡觉就算不错,这也是一种固有教学观念。“你让他改变,首先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改变。我们当时就跟老师灌输一种观念,老师教得好不是真正的好,学生学得好才叫真正的好。”赵永介绍。

在这一点上,河科大附中为转变教师观念下了很大功夫。走出去请进来,外出学习,也请外面的教育专家来讲座、研讨,这个过程历经了一年多时间。

“我们学校以前跟大多数学校一样就是满堂灌,开始改变这里面就要有一个抓手。”赵永坦言,这个抓手不局限于认识层面的改变,要转变就是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认识课堂结构,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转AⅡ13版】

为提高和创造学生高效率和活泼的学习氛围,进行分组学习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