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两院院士论道传感器未来 抢抓机遇凝聚“郑州共识”

来源: 2018年11月13日

    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会展中心开幕

    展会上的产品展示

    “国际郑”再次迎来世界级会议。11月12日,由工信部、中国科协、河南省政府指导,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外侨办、省科协和郑州市政府主办的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会展中心开幕。

    作为全球首个传感器行业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和顶尖企业参会。美国加州大学教授、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等国际知名传感器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等11位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顶尖学者纷纷现身大会。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宋迎迎/文 沈翔/图

    河南将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

    用三到五年打造国际影响力产业高地

    据悉,本次大会以“感知世界、智赢未来”为主题,旨在交流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媒等环节的合作;打造全国传感器领域品牌生态盛会,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人参会,大会期间,主论坛和多达20场分论坛同期举办。

    开幕式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伟代表省政府向参加大会的来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河南省将把智能传感器作为全省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专项行动,强化政策支持,围绕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协同升级和产业生态完善,着力推动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分装、测试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推进郑州高新区中国智能传感谷以及洛阳、新乡传感基地“一谷两基地”建设,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产业高地。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市在智能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涌现出以汉威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郑州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着力助推郑州高新区“中国传感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断推进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郑州千亿级国家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

    专家论道传感器产业未来:

    郑州应抢抓机遇构建产业链

    开幕式之后,大会主论坛——世界传感器科技高峰论坛召开。论坛由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主持。IEEE传感器委员会主席Fabrice Labeau,《Sensors and Actuators》期刊主编 Paddy French,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和执行器中心主任林立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声表面波世界级专家千叶大学教授桥本研也分别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

    在当天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发表了题为《从新一轮科技革命谈我们的机遇、挑战及创新》的主题演讲。他对郑州市举办此次会议提出赞赏,同时建议郑州市尽快抓住机遇,打造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传感器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在演讲中说,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一次技术革命对应一次产业革命,理论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而传感器是面向未来的产业,也是各国必争的关键性产业,包括英美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其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考量。当前,中国的传感器行业仍呈现“小、低、散”态势,如海洋探测等尖端领域所需的传感器仍有95%依靠进口。因此,加紧步伐、深耕传感器行业十分必要。希望郑州市以本次大会为纽带,整合研发资源、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研发基地和产业链,为我国传感器行业“弯道超车”作出应有贡献。

    “郑州共识”决定

    连续3年在郑州召开国际传感器大会

    主论坛之后,大会发布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郑州共识”。“郑州共识”决定,从2018年开始,连续3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国际性的传感器大会。大会将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共同构建全球化的交流平台,推动全球化的传感器产、学、研、用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融合,促进世界尤其是中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次大会将持续至本月14日,其间,2018世界传感器博览会同时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5楼展馆举行,380多家国内外企业组织参展,展示了新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最新成果及系统集成应用。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举行了决赛,并进行了颁奖。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