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坐佛”背后的文物追索路

来源: 2015年04月10日

最近,一尊在欧洲巡展的“肉身坐佛”引起海内外关注,经过新华社海外记者细致追访和文物部门调查,初步确认这是1995年从我国福建大田县阳春村盗出的“章公祖师”像,连当年的报案记录也已经找到。接下来问题来了,这件特别的文物还能回来吗?怎么才能把流失海外的文物要回来。□铁永功

随后的进展让人惊喜,佛像的藏家通过媒体表示,如果佛像确实是福建阳春村供奉的祖师,他愿意归还。而且他不希望佛像进入博物馆,只愿意把佛像归还原本所属的村庄。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机,是因为佛像被盗线索清晰,人证物证俱在,而且这不是普通的佛像,而是一具人体遗骸,让他回到故里也合情合理。而且,严格来说,这尊坐佛并没被认定为文物,也称不上有多高的市场价值,更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

备受关注的“肉身坐佛”,也让人们再次关注海外文物的追索问题。

世界上文物流失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印度、土耳其、阿富汗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曾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多数曾经历殖民和战乱,文物流失现象严重。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也显示,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所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

根据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签署的国际间共同保护文物与合法管制文物进出口协定,私藏赃物者必须将文物归还原主。

虽然追讨流失文物“回家”有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在操作中,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更多的人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回归所属国,而不是成为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

除了主权争议,还有不少商家乘机抬高价格,牟取暴利,人为提高了文物回家的难度。以圆明园兽首为例,1985年兽首首次拍卖时,价格不过每具500美元,而后其价格却一路飙升。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拍回猪首斥资700万港元,2007年何鸿燊再度拍回马首的价格已经到了6910万港元。到了2009年,鼠首、兔首在巴黎佳士得拍卖时成交价格分别为1400万欧元,再加上手续费,总买价更是高达3140万欧元。

近些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成功索回部分流失海外文物。如1998年从英国追回走私文物34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回五代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2003年从美国追回陕西西安汉墓中被盗掘的6件陶俑;2010年4月30日从美国追回唐朝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

但与数以千万计的流失文物相比,能够追回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且,通过国家和民间高价购买的方式回购文物,也引起不少争议。对此,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建议,应对流失文物进行登记和分级,一般文物视情况而定,不一定要收回;对于珍贵文物,只要能收回就一定要收回,但也不能老是“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长期的过程,但对非法出境的重要文物,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

据了解,国外跨国追索文物的方式,主要有依法索回、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等。其中,按照国际公约依法追索,是最合理、最经济的办法。在这方面,埃及、阿富汗、柬埔寨等国,都有追索成功的例子。

在海外文物追索方面,埃及有更多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到目前为止,埃及已经从美英法等国追讨回6000件文物,另有约1200件由文物发现者赠送给埃及供研究之用。

为追回文物,埃及首先会选择外交谈判、与博物馆合作等方式,另外有15%至20%的追索求助于司法。埃及还坚持一条原则,绝不会以市场价格购买外流文物,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国家需要为自己的文明买单”。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