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叫曹庄的七里河 改名竟和清朝知州有关

来源: 2016年01月16日

这个名字究竟咋起的

▶人们耳熟能详的七里河,原名竟然是曹庄,因最早曹姓人在此居住得名。

▶清同治年间,盗匪四起,郑州地区秩序大乱,为保村子平安,曹庄人齐心协力修起高两丈有余的“同心寨”,但因修寨墙还得罪了官府。

▶当时的郑州知州王莲塘,是对该村建寨“下绊子”的主谋。他阻拦不成十分尴尬,看这里距郑州城墙七里地,村旁又有河,就给改名为七里河。

▶现在,七里河村康姓人居多,村中也流传着康姓先人初到此处,住“鬼屋”平安无事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七里河处处有果园,现在仍被村里人怀念。□东方今报记者章衡/文沈翔/图

小区里的上班族

“路边不让停车。”看小区门口路上一辆黑色轿车打算停车,李金成赶紧上前劝阻。

以前,这条路车停得消防车都过不去,现在七里河小区的村民们一起盯着,情况才得以缓解。

自2006年5月,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七里河村实施城中村改造后,村民陆续住进了七里河小区。

村里成立了物业公司,公司很多保洁、保安都是七里河的村民。他们在这里上班,每个月工资能领两千多元。

李金成、胡国伟等人负责的,则是专门辟出来的一个停车场。

除了白天要在停车场门岗负责,每天晚上10点以后每两小时巡逻一圈的例行规定,他们也要雷打不动地执行。

从城中村到住进高层小区,由农民变市民,村民原来忙着种田,吃饭在田间地头就凑合了,而现在,吃饭按上下班时间来安排非常准时。

村民常念“同心寨”

生活在七里河村的人们,每天都在感受着村子的变化。

说起从前的七里河,村中老人提起最多的,就是建于清末、曾护卫村子平安、闻名十里八乡的“同心寨”。

那时的七里河,还被叫做曹庄。之所以叫曹庄,相传是因明朝年间曹姓人最早在此定居。

据村中老人讲,“同心寨”整体寨墙呈六角形,底基宽三丈,高两丈有余,顶端宽一丈五尺,周长一里。用砖雕刻的“同心寨”三个大字分别镶嵌在东西两个寨门的上方。

当时建一座这么大规模的寨墙,是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有实力的村庄往往是自个单独建寨,实力弱的村庄,就联合起来共同建。

七里河的这座寨墙之所以能动工,得益于村中一位名叫马万源的监生(明清两代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清朝末年盗匪四起,郑州地区秩序大乱。马万源看到为防匪患,保乡邻平安,周边很多村庄都建起了寨墙,就下定决心要挑头为村里建寨。

生性侠义,在方圆几十里地都很有名望的他,动员各家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很快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他还串联附近的尚岗杨、岔河等村的大户也参与修寨,很快筹备到足够的砖块和石灰等材料。这让筑寨在同治四年冬(1865年)得以动工。

建寨曾招惹知州

七里河村志记载,曹庄修寨墙时,时任郑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或市长)的王莲塘正为加修郑州城墙缺钱的事而着急。

闻听曹庄修寨,他就想把曹庄修寨墙的材料都弄过去。寨墙开工一个多月后,王知州便派衙役到曹庄,说《大清律》明文规定,距城十里之内的村庄不许筑寨墙,命令立即停工。

马万源拒不听从,王知州便把他抓进监狱,称曹庄不停止建寨就不放人。

当时的马万源并没屈服,对前往狱中看望他的村民代表说,自己宁可死在狱中,也希望村民把寨墙建成。

在马万源的鼓舞下,又有村内曹姓人和张姓人出面领头筑寨,但是,他们也相继被抓进了监狱。

王莲塘对他们严刑拷审,可三个人宁死不屈。在三人的感召下,村民更加齐心协力,加快了筑寨进度。

王知州见曹庄人如此倔强,怕激起更大的民愤,没敢再抓人。没过多久,“同心寨”终于建成。

王莲塘见木已成舟,又不断有人前来说情,就想把人放了,但碍于面子想找个台阶下。

这时就有人对王知州说:曹庄距旧有城墙是不足十里,但一般计算里程都是从州衙门口算起,曹庄距州府门口有十里多呢,修寨墙不算违反律法。

王莲塘想想这个理也说得过去,就追问曹庄到底离城墙有多远?得到回答“七里地”后,王知州就说该给曹庄改个名了,村边有条河,就叫“七里河”吧。

改名的同时,被囚的那几个人也得以释放。而由于七里河的村名是知州改的,也就此叫了起来。

1913年绘制的《郑县七里总图》上,就标定该村为七里河。而在当时村民的习惯上,其实两个村名被同时使用。

康姓落户有传说

随着村子的发展,七里河村的寨墙逐渐消失,再后来,七里河慢慢成了都市内的村庄。

现在,该村有3500多人,其中康姓占了一半,张姓、曹姓也是村中大姓。

说起康姓落户七里河的故事,那要从明末清初时说起。

据村民康志成介绍,明末清初,有康家兄弟三人从禹州逃荒来到郑州,一人去了康庄,一人去了崔庄。

另外的那个人,则来到了曹庄,也就是现在的七里河村安家落户。现在,村中康姓人皆为其后人。

刚到曹庄,由于没有地方落脚,这位康姓先人就住到了村中“鬼屋”内。当时村里人都知道,住进“鬼屋”的人,第二天都会无缘无故地死去。

但第二天早上,村民到“鬼屋”看时,发现这位康姓人躺在屋子里呼呼大睡并无异样,都啧啧称奇。后来,这几间破屋就成了康姓人在曹庄的最早落脚之处。

康家第二代中兄弟渐多,一家人辛勤劳作,日子也好过起来。在这最早的立足之处,兄弟几人成家立业后,一人修了一个门楼,康家这几个门楼,在七里河村周边非常有名。

后来,康家兄弟开枝散叶,人丁日益兴旺,直到成为七里河第一大姓。

怀念上世纪的花果香

如今,七里河村民再也不用为农活忙碌,每天想的是如何高高兴兴地度过这一天。上世纪50年代村里就开始经营的果园,也早已消失不见。

说起果园,一般人想到的肯定是吃不完的果子和鸟语花香的美景。但村里中年人说起那时的果园,除了记忆中的花果香,也充满了艰辛的回忆。

“果园里夏天密不透风,人在里面闷得要死。”村民康志成说,那时看到城里人来村里散步就犯嘀咕,“园子都快把人给使(累)死了,咋还有人来这儿散步呢?有啥好看的?”

曾经的那个七里河村,也已在2009年7月全部拆迁完毕,全村每人两亩地的农耕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村中老人以前算着节气种小麦、种玉米打理庄稼的节奏,也在几年前被打乱。现在,他们忙得最多的是做饭、照看隔代的孩子。

这不,吃完饭,胡国伟和李金成交班时是中午12点,七里河小学的放学铃声刚好响起。

孩子们乐呵呵地跑着回家,两人的孙子孙女路过停车场岗亭时,也会喊他们一起回家。

这跟他们小时候放了学跑到果园里叫上自己的父母一样,也是手牵着手,一路走着回家。

李金成说,现在,如果能给自己一片夏天里闷热的果园,自己还是愿意在里面“出出汗”的。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