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籍台胞“唐三彩”时隔66年 首次回乡探亲

来源: 2016年01月20日

▶不经意的一别,却是长达66年的离散。1月19日,“盛世风华——两岸唐三彩交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台北·历史博物馆携馆藏的10件(组)三彩器,跨越海峡,与我省馆藏的部分三彩器重聚首。这也是这批离散文物自1949年之后,时隔66年首次回归故里。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梁新慧/文记者邱琦/图

【现场】

10件唐三彩分离66年后回乡

1月19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与台北·历史博物馆及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合作举办的“会古通今——两岸唐三彩暨低温釉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博物院隆重举行。开幕式后,“盛世风华——两岸唐三彩交流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幕。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说,此次展出的45件(组)三彩器中,有10件(组)来自台北·历史博物馆,其余三彩器为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的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三彩器均出土于河南,而来自台北的三彩器,也源自河南博物院,这是它们自1949年分离后首次在故土相聚,意义重大。

【事变】抗战爆发文物珍品大迁移

河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成立于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1923年新郑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等百余件重器,成为河南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此后,洛阳唐代三彩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与青铜器等文物陆续入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保护好馆藏珍品,河南博物馆精心挑选文物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其中包含新郑郑公大墓、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等出土的铜器34箱,以及三彩器、玉器、甲骨等重要文物。

1937年11月24日,这批文物西行郑州,南下武汉,存于汉口法租界和美国花旗银行金库内。1938年10月6日,在汉口装船,经水路运往重庆。

【别离】38箱河南文物从此只能隔海相望

伴随着时局的变化,1949年,河南的38箱文物被运往台湾。1955年,入藏台北·历史博物馆,其中就有诸多唐三彩。从此,河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历经传奇般的颠沛流离,离散海峡两岸。

此次台北·历史博物馆来我省展出的三彩器中,都曾是河南博物馆的馆藏,有5件相传为1928年出土,河南博物院特意选取了同一批出土的三彩器共同展出。

展厅内,这批唐三彩文物虽历尽磨难,但釉色依然鲜艳,静静地述说着大唐盛世的繁华,以及经历的这段曲折的迁徙故事。

■评价

“在两岸文博界的努力下,我们以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将分藏两馆的旧藏三彩器同时展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重逢。”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说。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表示:“今天的展出是开创性的举动,为两岸文物交流打开了一扇窗。”

■展期

据悉,“盛世风华——两岸唐三彩交流展”展期两个月,3月20日闭幕,可免费参观。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