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重要的是村民思维 英雄有梦 新县也有梦

来源: 2016年05月03日

2014年10月,新县实施了“英雄梦·新县梦”的规划,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覆盖了全县50多个行政村、26个景区,西河就在其中。

去年十一国庆期间,整个村一下子来了五六万人,村民的思维被唤醒,如今,这里被“扫光”的食物、新建的“时髦”建筑,处处夹带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东方今报记者肖萌/文首席记者袁晓强/图

小山村被“打破”的宁静

剥开一层层裹着的叶子,鲜嫩翠绿的春笋还带着后山泥土的味道,王家梅将它们摆放在面前的简易桌板上,等待着当日第一位游客的光顾。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这首白居易的《食笋》,像是王家梅当下日子的写照。老伴用经验、胆识还有勤劳的双手,不断在山中发现上等山货,而她负责在村里小河旁,守着摊位,让游人带走这些大山的馈赠。

新县,王家梅的故乡,苍苍大别山中,奔流潢河水畔。板栗、茶叶、山野菜、猕猴桃、春笋、带着露水的水稻,这一切都成为山里人赖以生存千年的珍宝。

西河村,周家河与张家河交汇之西,小桥流水,卵石铺路,背依高山,夹带啼鸣的郁郁葱葱,古宅顺河而建,好一派江南风光的田园美景。

此类在中原大地不多见的“绝色”,对于在河畔长大的王家梅来说,已司空见惯。相反,对于这两年越来越多到村中拍照嬉戏的城里人,倒成了她眼中的“另类”。

5元钱就能从王家梅这里购买到七八根竹笋,这量足够做出两道菜品。王家梅认准了薄利多销,春天卖竹笋、秋天卖猕猴桃……不同的季节大山总能赋予她不同的厚礼。

伴随着游人如织,西河村的宁静被“打破”,但这给村里的25户贫困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机遇”。就像王家梅家,这些山货带来的“利润”远比在山上种那几分薄地要强,足够一家的生活。

“扫光”的食物是脱贫机会

西河村中那棵3000年古树,在又一个丙申年焕发新芽,这个拥有700多年历史和迷人风光的中国传统村落,将在近两年告别贫困,这种“告别”,预示着新的开始。

“仅去年十一国庆假期的前5天,村子就接待近6万人。”59岁的张孝翱在西河村当了17年的村支书,如此多的人拥进村子,这盛景远超他的预料,就算在西河村最辉煌的时候,那场面也远不及此。

“人太多了,村民们给游客准备的食物被一扫光,哪怕是村民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花生,还带着泥土,也有游客抢着买。”西河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一谋说。

从那个假期开始,王家梅在河边支起来桌板,出售老伴从山上挖下的山货。那些在城里人眼中的“稀罕物”,让王家梅看到了脱贫的机会。

2014年10月,新县实施了“英雄梦·新县梦”的规划,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覆盖了全县50多个行政村、26个景区,西河就在其中。

清华大学来此地设计规划,上海一家公司在这里投资开发实施,加上上千万元的扶持资金,这一切,让西河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开发”思维让观望变行动

人们总是将“旅游”与“开发”连在一起,这四个字成了西河村脱贫与致富的法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且独一无二的自然与历史优势,但我们所担心的“开发”,并没有破坏大山深处的原生态,更多被“开发”的,其实是村民的思维。

2015年的西河村已经开始打出“旅游牌”,名校来规划,名企来投资。“那一年,我和村委主任去家家户户拜年,呼吁大家开农家乐,谁带头开乡政府就奖励谁3000块钱,当时只有6户开了起来。”张一谋说,西河村民张思恩还从北京回乡创业,成立了“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想帮村民脱贫致富,但不少村民对这一切都保持着“观望态度”。

合作社用土地流转的方式,释放了西河的“闲人”、“闲地”。每亩山地260元、每亩田地400元给社员计价,折合成股份,每年按股份给社员分红。此外合作社还让村民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中,解决社员的就业问题。

“每月2日开会,合作社都会布置本月的计划,春节、重阳节都会给村里老人慰问,发慰问金。去年十一国庆期间,整个村一下子来了五六万人,这时候,那些对旅游发展不感兴趣的村民,发现了旅游这条路子是对的。”张一谋说。

时髦与古朴也能相互辉映

看着村庄被重视起来,处于宝藏之中的西河村村民怎会“耐住寂寞”。如今,西河村有三个村民组的4000多亩土地、140多间古民居全部都归合作社管理、经营。

一家古民居内部简单装修,就成了“复古”的青年旅社。“这家青年旅舍有20多个床位,全部租下来一天是1100元。”张一谋说,这样的房子也是村民流转,这户人家在县城住着,房子不利用起来就浪费。

酒吧、饭店、农家乐、青年旅社、帐篷酒店、高档宾馆,这些“时髦”均是通过村民流转,合作社运营,在没有破坏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现代与古朴相互辉映。

作为贫困户,76岁的张言霞和老伴由于年龄大,外出务工和田间劳作都成了问题,老两口去年年底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安排两位老人承担村里的卫生打扫,每月每人能有1000多元收入,加上每年分红,年收入能到两万左右。

西河村如今还有25户贫困户未脱贫,这个数字在2015年以前是115。“今年脱贫15户,剩余的明年全部脱贫。”张孝翱说,像张言霞这样的贫困户,合作社里还有很多,村里的旅游收入都归合作社集体所有,村民享用着红利。

家乡唤回了远方的游子

今年4月19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来到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调研脱贫工作。听说该村农耕园合作社负责人张思恩从北京回乡创业,通过合作社模式开发乡村旅游,陈润儿勉励张思恩:“山里资源丰富,关键是要有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希望你能带领大伙儿早日脱贫,让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社员每年除了参与合作社分红,平时还能在村里挣钱,通过旅游的带动,像王家梅一样出售些山货,或者有条件的可以自己经营农家乐,这同样有笔可观的收入。

如今,西河村有20多家农家乐,旅游的带动能力已辐射到了周边村庄。家乡的“觉醒”还唤回了那些在外打工的游子。“我家的房子也宽敞,和家里人合计合计做点什么,家乡现在这么好,有发展的机会。”48岁的夏宗芝,放弃了在韩国一个月7000多元的工资,回到了村里发展。

像夏宗芝一样从国外回到老家西河的,如今已有5人,这片清秀而厚重的土地将在这些“能人”手中再次焕发希望。

“现在脱贫爱讲数字,这说明不了什么,做任何事都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脱不脱贫、幸不幸福,你看他们的笑容就知道了。”张一谋说。

这种笑容体现在了王家梅的脸上,面对着桌板前的游客,介绍起摆放的山货,她总是合不拢嘴地笑。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