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再赴贫困县调研 叮嘱“第一书记”带着感情来扶贫

来源: 2016年05月09日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讲理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5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专程赴洛阳调研,在一天半的时间里,省委书记走村入户,看创新企业,谈基层党建。而此次洛阳之行的第一站,选择了洛宁。□东方今报记者肖萌/文张晓冬/图

为啥选择洛宁

还记得今年4月20日,省委书记谢伏瞻履新后首次调研去了哪儿吗?兰考。兰考是谢伏瞻的扶贫攻坚联系点,在那次调研过程中,谢伏瞻就兰考的脱贫工作走村入户并召开座谈会。

时隔半月,5月5日至6日,谢伏瞻专程前往洛阳调研,而第一站他选择了国家级贫困县——洛宁,主题还是脱贫攻坚工作。

这个地处豫西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至今还有贫困人口35000人,全县扶贫开发重点村还有98个。全县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洛宁风景秀丽且历史悠久,县内有不少中国传统村落,且至今保存完好,而且传说河图洛书出自此处。在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之际,洛宁在脱贫工作上也不断创新,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成了洛宁多个贫困村摆脱贫困的主要方法。

5月5日上午,省委书记谢伏瞻首先来到洛宁罗岭乡讲理村进行调研。这个村庄起源明朝,村中族人利用春节清明节祭祖扫墓之时,由德高望重者调解村中各种矛盾和纠纷,因此而得名“讲理”。

教育乃脱贫之根本

讲理村如今还有28户111人没有脱贫。谢伏瞻在讲理村先后来到部分贫困户家中慰问走访。

韩少武家是因病致贫,今年52岁的他靠种地维持全家的生活。至今全家还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两间土坯房内。去年,驻村帮扶的干部为韩少武协调来了10头仔猪,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出栏,养猪让他家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谢伏瞻在走访后对乡村干部说,不仅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基本生活,还要认真研究扶持项目的可持续性,彻底解决贫困户的长远生计。

贫困户宁振武家是典型的因学致贫。谢伏瞻说,要把孩子培养出来,最低也要供其读到上职业院校,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教育是一个家庭的“长远大计”,也是最根本的脱贫方式。他还叮嘱要办好乡村中学,让孩子们寄宿就读,让家长腾出手来安心生产、放心打工。

省委书记还叮嘱了啥

要守得住青山绿水,也看得见金山银山。在讲理村这样的丘陵地带山峦叠翠,靠天吃饭的百姓如今以发展新型农业来应对脱贫大任。

讲理村家家户户种植核桃,如今全村有1100亩核桃林。村支部书记金相超说,1斤核桃少说能卖两块钱,“现在核桃林下又种上了牡丹,今后牡丹籽、牡丹油都是百姓的收入来源。”

讲理村用扶贫资金改善了基础设施,在村里的小水库旁修了水泥路、护栏和栈道,了解到讲理村正在积极筹划发展乡村旅游时,谢伏瞻对村支部和对口帮扶干部积极想办法脱贫的做法表示赞许,并叮嘱要提前搞好市场调研,规划先行,确保项目充分发挥后续效应。

在洛宁调研之后,谢伏瞻一行又来到宜阳县韩城镇五岳沟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除了调研脱贫工作,基层党委换届、老工业基地创业创新也是此次省委书记谢伏瞻调研的主题。在洛宁县长水乡政府,谢伏瞻主持召开了基层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5月6日上午,谢伏瞻一行来到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与归国人才交流创新成果,和科技企业负责人探讨加快创新之策,勉励年轻创业者不断实现新突破。

■新闻述评

带着感情驻村

帮扶由心而生

5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洛阳调研。在宜阳县韩城镇五岳沟村,得知这里的驻村干部帮助村里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谢伏瞻表示“帮扶单位只要肯动脑筋、带着感情来扶贫,就一定能够找到好的扶贫办法,每一个帮扶干部都要用心来做好脱贫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带着感情去扶贫。”其实这话已不是谢伏瞻第一次强调。2015年10月,时任河南省省长的谢伏瞻在主持召开省长议事会时就强调,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广大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浮和应付。

去年8月,全省1.2万名党员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到村进行2至3年的帮扶。如果说精准扶贫是要到户、到人,那么“第一书记”就是精准扶贫“滴灌”的管道。

农村有句俗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好的带头人至关重要,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帮扶单位。村里的干部和群众,都看着“从上面来的”省派、市派、县派第一书记,如何带给自己走出贫困的希望。

真扶贫、扶真贫,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工作的动力就有多大。如果不带真感情,就会把职责当成任务,应景作秀,在扶贫过程中只是嘴上说说、乡下转转,就不可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更不可能取得脱贫攻坚的成效。

“真抓实干,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察实情、出实招,带头承担责任,带头解决问题,一件事一件事地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真正甩开膀子,干出样子。”这是今年4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兰考针对脱贫工作调研时强调的。

在谢伏瞻此次调研的洛阳市宜阳县,洛阳师范大学教师李玉林作为第一书记来到五岳沟村,驻村后,他寻找致富项目,发现了五岳沟村临近高速口的优势,便搞起了蔬菜大棚。

面对老百姓对建棚没信心、缺资金、难施工等问题,这位第一书记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经常聊到半夜,甚至自掏腰包垫付承包费,从镇里请来了蔬菜种植技术员指导种菜。

洛阳理工学院结合本单位在宜阳县的驻村扶贫实际,一方面帮助农民建设农业大棚,一方面把大棚蔬菜供给学校食堂用,可谓一举多得。

这一切,若是对村子与村民没有感情,是做不成,也做不长的。而通过采访,记者也遇到过一周在村里待不上两天的驻村干部。

对比一下,不难发现。作为驻村干部,在农忙时搭把手,有好门路好信息时捎个话,逢节日、婚丧嫁娶送上祝福问候。农村的事情有时真的得用农村的方法办,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也正是让驻村干部感受、贴近基层的最好时机。因为心越走越近、人常走常亲,拉家常、诉苦衷、掏心窝、递真情,当驻村干部们对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投入感情,帮扶自会由心而生。

东方今报记者肖萌/文张晓冬/图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