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除了块头再大些还有许多事要做

来源: 2016年12月27日

▶国务院确定支持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喜讯传来,人们在高兴之余,也有专家学者表示,这并不是说郑州已经成了国家中心城市,而是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给予这个目标。那么,郑州距离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多远?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李凌/文记者邱琦/图

◎高兴之余的冷思考

被国务院确定支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对郑州,而且对河南意义重大,怎么解读都不过分。

“但不是说郑州已经成了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距离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还很大。”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表示,郑州是河南发展的龙头,这个龙头大不起来,带不动河南发展,起不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领头羊的作用,这是郑州的现状。

“郑州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太小,实力太弱。”他说,以距离我们较近的武汉为例,武汉有雄厚的底子,不仅从洋务运动就开始发展工业,到了民国时期就是重镇,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经济还保持在全国前五。武汉在其省内的首位度比较高,而郑州是被确定为河南省会之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

“总体上说,郑州的发展步子还太小,思想还不太解放。应该承认,武汉和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认知比郑州更突出,其优势也比较明显。科研、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等是武汉和成都优于郑州之处。”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表示,另外武汉成都的产业层次感较好,产业与市场链条的构建比较完善,也比较牢固。

◎差距在哪里?

那么,郑州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的差距在哪里?

具体来说,郑州城市规模还不大、人口还太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河南的中心城市——郑州的规模不大,所带来的影响。”王永苏说,“所以,郑州首先要有大块头。”郑州不要站在郑州论郑州,而是要弄成中原城市群的郑州,“要从全省的角度,中原城市群的角度,规划、设计、考核自己的指标,打破自己和自己比的传统,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发展,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他说,在产业布局上、招商引资上,郑州没有和其他的省辖市错位发展,你有的产业我也要有,你上的项目我也要抢着上,这样的竞争不是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像四个大学城,就是郑州的败笔,不要平均发展,这是思想不解放的具体表现。

宋向清也表示,能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两个指标值得关注,以2020年为限,一是常住人口总量能不能突破1000万?二是经济总量能不能达到10000亿?“如果这两个指标实现了,那么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底气就更足”。

◎努力方向是什么?

在王永苏看来,郑州首先应该扩大规模。按照人口、GDP占全省1/3的标准来规划。

“首先,郑州应该利用这个契机,按照3000万甚至3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规划。”他说,只有在规模带动下,服务业占比才会有较大比例的提高,“服务业必须在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发展,规模越大,占比越高,行业越多。”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服务业的发展只有和大城市、中心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比较优势。

“可以把郑州的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医疗机构迁往周边地区,全省的人口、生产要素要尽量往郑州集中,在郑州周边搞智能化的工业;搞服务业,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王永苏建议,建成大的都市区、中心城市,地铁发展要再快一些,把郑州的地铁和到开封的城际轨道交通连接起来;还要和将来的到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的城际轨道交通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体系。

“几个城市一定按一体化发展,搞成一个大的多功能区,洛阳可以建成装备制造集群,新乡建成电池生产基地,开封建成教育基地。郑州建成服务基地,服务这些城市。”几个城市错位发展,形成合力,可以发挥比较优势,让郑州尽快形成超大城市、中心城市。

◎大城市一定有城市病吗?

在郑州生活的人,都对生活生存现状不满意:到处挖沟、修路、拆迁,交通拥堵,这就是典型的城市病。那么,郑州要建设中心城市,城市病会不会更严重呢?

“其实,郑州的城市病,是因为规划落后导致的。”他介绍,多年来,自己参加了郑州四届城市规划,每次规划都是滞后于实际发展水平的,“因为规划没有超前意识,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在管理水平上也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速度,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可以请一流专家来做规划,往3000万甚至4000万的规模来搞。”

“京津冀都是按照1亿~2亿人口来规划的,长三角、珠三角都是按1亿人口来规划的。”王永苏说,“我曾经去贵阳考察过,他们是严格按照贵州省人口和GDP的1/3来规划的,全省的资源都向贵阳集中,优先支持贵阳发展。所以,郑州也要超前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大郑州。”

“只要规划好了,管理搞上去了,大城市也没有病。规划、管理水平不高,小城市也有病。”他说,“我们要建成交通通畅、没有污染和雾霾、社会管理合理,又大、又有效益、又没有城市病的中心城市。”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