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破除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

来源: 2016年12月27日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李光远通讯员钱洪波/文图

▶针对部分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近年来,新县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干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全年节约资金2300余万元。

▶12月11日,在第四届全国乡风文明论坛上,新县获得“全国乡风文明美丽小城”称号,西河湾获“全国乡风文明示范村”称号。

【新风一】移风易俗:婚庆新办、丧葬简办

12月15日下午,新县吴陈河镇陈洼村邹湾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一群人正忙着从车上卸路灯装备。

“这是大好事,都是红白理事会自己掏钱买的,不让村民掏一分钱。”说起邹氏红白理事会,村民邹庆朝顿时滔滔不绝。

今年年初,在浙江做生意的邹庆贵有感于老家春节期间婚丧事宜的铺张浪费、攀比,和家族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商议,决定成立邹氏红白理事会,办公和活动地点就在文化活动中心。

理事会发出倡议:婚事新办、丧葬简办、其他喜庆事不办;取消预热,统一标准。这一倡议,得到了邹湾全村人的赞同。

“以前娶媳妇嫁闺女,提前半个月进行预热,天天有来贺喜的;喜日子临近,要连庆三天,劳民伤财!”邹庆朝说,为了讲排场,你搞三百元一桌,我搞五百元一桌,就算借钱也要把标准提上来,“都是大鱼大肉,既不健康又浪费,就算有钱还怕劳神哩!”

邹湾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免费让办理红白事的村民使用场地、厨房、桌椅板凳和音响。按照理事会的倡议,一桌菜成本标准控制在300元以内,全村老少齐上阵当义工,不但减少了主事人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避免攀比和浪费。

陈洼村第一书记刘时春说,以前村里办丧事,鞭炮能从家门口延伸到山上,仅此一项就花费上千元。丧礼成了攀比的一部分,甚至成了办给活人看的。“理事会提倡简办,让大家减轻了负担。老人死了再大操大办,不如活着的时候多尽孝!”

从活动中心建成后,今年已经使用了7次。“大家都这样,不攀比,都轻松了,都夸这个好!”邹庆朝说。

【新风二】无烟婚礼和“黄金分割点餐法”

2014年10月1日,新县周河乡西河湾,合作社倡导发起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无烟婚礼”,拉开了西河湾移风易俗的序幕。

周河乡副乡长张一谋告诉记者,当时举办“无烟婚礼”,经历了很大的阻力。首先是新郎新娘的提议,但遭到了新郎父亲的强烈反对。

“我就一个儿子,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婚礼上不上烟,这不是让亲朋好友戳我的脊梁骨吗?”新郎的父亲老张坚决不同意,做生意多年的他,因为儿子结婚,早早备好了名烟名酒。

当时,包括乡领导张一谋、西河湾合作社、爱心大使叶榄在内,多人数次找到新郎官的父亲商量,最后老人才算答应在西河湾大礼堂举办“无烟婚礼”。

“当时的效果非常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得到了全体参加婚礼女性的支持。”对当天的情形,张一谋仍记忆犹新,“整个婚礼上,男同志进进出出,不抽烟憋得慌,都到外面去抽了,没有一个人在礼堂里抽烟。”

让张一谋等人遗憾的是,因“阻力太大”,“无烟婚礼”并没有在西河湾推广开来。“但后来每次大礼堂举行活动,抽烟的明显减少,大家的自觉性提高了”。

西河湾合作社除了倡导无烟,还成立了“村民议事会”,88户村民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大小事在会上说,不文明、不和睦的事在会上逐一发言讨论。

为了减少浪费,合作社对31家农家乐制定统一标准,倡导“黄金分割点餐法”,倡导“光盘行动”。“10个人点六七个菜,讲究荤素搭配。客人若是点多了,老板会提醒你‘点多了吃不完’,可以‘吃完再点’。”张一谋说,两年来,节俭已经在西河湾深入人心。

“我们在基层工作,各种接待任务重,感受最深。”张一谋说,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节俭,在西河湾甚至周河乡已蔚然成风。“村庄更干净了,更文明了,村民挣钱更多了,更按章办事了,这就是变化”。

新县文明办副主任吴刚告诉记者,据新县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大力倡导“破陋习、树新风”后,仅2016年1~11月份,新县5000余起婚丧事就节约资金2300余万元。

【行动】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文明样板

“全县‘破陋习、倡新风’,采取的是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办法。”新县文明办副主任吴刚告诉记者。

在新县文明办的直接指导、参与下,率先在泗店乡开展了“最美泗店人”评选活动、在浒湾乡开展了“创评星级文明户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活动、田铺乡开展了“最美家庭”评选、吴陈河镇开展了“四业同创”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由点到面,打造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文明建设样板。

泗店乡大畈村65岁的老中医朱振国,从医50年,一直坚守在村子里,从“赤脚医生”到村医疗室的负责人,他成为村里的“永久牌”医生。

几十年的从医经历,造就了朱医生丰富的从业经验,周边村镇的居民有什么病,都会第一时间到朱医生的乡村医疗站求医问药。因为乡亲们的收入不高,因此,他在给人治病的时候能用针灸解决的就不用药,争取减少患者的治病支出。

“我最快乐的,就是把病人治好。”朱振国说,行医50年,他给十里八村很多祖孙三代人看过病,“有的从县城里租车来看病,车费花了一两百块,药费才十几块钱。花最少的钱把病人治好,这是我作为医生的底线”。

2016年2月5日,“最美泗店人”颁奖暨新县首届农民春节联欢晚会在泗店乡一生态园举行,数百名附近群众观看了演出。共评选出“最美村医”“最美夫妻”“最美母亲”“最美乡村教师”“最美环卫工人”“最美爱心少年”等7个奖项,朱振国名列其中。当为“最美泗店人”颁奖时,看到他们的事迹简介,无数人潸然落泪。

“第一届评选活动非常成功,我们正在筹备第二届的工作。”泗店乡党委副书记杨祯告诉记者,从12月份开始,乡里正在征集第二届最美泗店人的人选。“和去年一样,不搞10人或8人,有多少典型就评出来多少,宁缺毋滥”。

浒湾乡郑店村的邬长华家,门前就是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不忙的时候,大家在广场上锻炼锻炼身体,跳跳广场舞,蛮热闹的。”邬长华说,她家的院子不仅成了村民们歇脚的地儿,有时还会留下来吃个便饭。

“就因为邻里关系处得好,乡里领导还给俺评了个奖。”在邬长华的院子大门上,挂着一个木制的精致小牌子,刻着“邻里友好星”。

就在邬长华家的不远处,70岁村民熊本元正推着小车打扫路面,从县公路段退休的他,回村后当起了村里的清洁员。“能为村里干点事,心里高兴。”熊本元笑着说,今年,他的家庭因干净卫生,被评为“环保卫生星”。

郑店村村主任刘全顺告诉记者,全村400余户、1500多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评选出了20多家星级文明户,赋予环保卫生星、邻里友好星、勤劳致富星等称号。“村子自从评选了星级文明户,环境更好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牌子虽然不值钱,但大家伙儿都想争这个荣誉!”

【行动】以文明创建倡导文明风尚

据新县文明办副主任吴刚介绍,除了在乡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在县城及各单位,也陆续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倡导先进典型、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系列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吴刚说,在县文明办的指导下,新县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省级带市级、市级带县级,逐级开展;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片长责任制,悬挂标语,竖立公益宣传栏、公益广告电子屏等,开辟“向不文明行为开拍”曝光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县级干部全部任片长,吕旅(县委)书记带头,任最难整治的片区片长。”吴刚说,全县28个片区,每个县领导都有“责任田”。

2016年,新县启动第三届新县道德模范评选,开展“信阳好人”评选推荐,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收集整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许光的先进事迹材料,编印“我们的榜样”许光同志先进事迹资料汇编,创作编排《忠孝无言,一生无悔》舞台剧,组建“新县敬业奉献先进事迹”宣讲团,先后深入文明单位宣讲60余场次。

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在新县文明新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关系一个人,更影响一个家庭。”吴刚说,新县文明办下发“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方案,动员广大学生、家长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强化《新县文明教育读本》教育学习,规范文明行为。

新县是革命红城,红色教育经久不衰。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新县都会在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网上祭英烈、优秀童谣传唱、“向国旗敬礼”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美德少年”评选。新县高中学生邹恒当选河南省、信阳市“美德少年”。

12月11日,在第四届全国乡风文明论坛上,新县获得“全国乡风文明美丽小城”称号,西河大湾获“全国乡风文明示范村”称号。

(部分图片来自新县文明办)

清明祭扫

邹湾文化活动中心免费让办理红白事的村民使用场地、厨房、桌椅板凳和音响


打开东方今报微信报阅读每天报纸